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门诊退换现象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降低退率。方法分别以2017年5—6月和2017年11—12月门诊挂号患者作为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调查对象。分析退换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比较干预前后总退换率,干预前后退换率分别为3.9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因预检分诊未到位所引起的退人次所占比例(38.46%)低于干预前(47.58%)。结论通过培训并增加预检分诊护士,提高其主动服务意识及能力,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等措施,可降低退换率。

  • 标签: 普通门诊 退换号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经验处方咳喘2汤治疗儿童肺炎喘嗽的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儿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肺炎喘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口服自制咳喘2汤,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验处方咳喘2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有效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肺炎喘嗽 自制经验处 咳喘2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9例鼻咽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双腔PowerPICC导管堵塞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184例在我科经外周静脉置入双腔PowerPICC导管的鼻咽癌患者,其中9例发生导管堵塞的复通处理及护理。结果9例导管堵塞均复通成功,复通后通过有效护理保持导管通畅至治疗结束,平均留置时间为63d。结论加强鼻咽癌患者留置双腔PowerPICC期间知识宣教,针对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导管堵塞危险因素并正确处理,能有效预防PowerPICC堵塞风险。

  • 标签: 鼻咽癌 Power PICC 堵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予抗病毒,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治疗,对重症患者转入负压病房,采取单间隔离、PICCO监测、CRRT联合ECMO治疗、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2例男性患者康复出院,1例女性重症患者历经26天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于患者的救治,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的人力资源和物资物品的保障是关键;做好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和就诊意识是前提;加强对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救治能力,从而提高H7N9禽流感感染诊断率和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H7N9 禽流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利用骨伤1的处方进行工艺改革制成喷雾剂,制定稳定的工艺流程,保证产品质量,增强药物的吸收,效果显著,让患者使用更方便快捷。

  • 标签: 骨伤1号 喷雾剂 制备工艺 质量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门急诊及住院处收治的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共52例,拍摄胸部正、侧位X线平片并分析结果。结果X线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为96.15%,并可鉴别各类型肺结核。结论X线诊断肺结核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摄影中心线对准照射部位中心对DR摄影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90例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DR摄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两次DR摄影,一次为中心线未对准受检部位中心进行拍片,另一次为中心线对准受检部位中心进行拍片。结果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的DR摄片所摄甲级片比例明显高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中心的DR摄片,乙级片比例明显低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中的DR摄片,且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后无废片产生,而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产生较多废片,P<0.05。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的DR摄影电压、电流耗能明显低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的DR摄影,P<0.05。结论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可有效提高DR的摄片质量,减少DR拍摄时的耗能,临床拍片时需要严格掌握DR中心线的应用,提高DR摄片质量和准确率,从而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 标签: X线摄影 中心线 摄影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采用纯中药制剂内服外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进一步讨论中医医治骨不连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9例从2015年1月到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全部患者在1至2个月痊愈,且没有出现相应并发症,肢体活动都正常没有不良反应。结论骨不连疾病可以通过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穴位按摩而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受到的痛苦小,费用低,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骨不连 中药 内服外敷穴位按摩
  • 简介:摘要宣传载体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医院将宣传阵地转到新媒体,微信公众即是升级换代后的一大产物。本文通过对医院微信公众在宣传中的实际存在意义和创建过程中的切实体会与分析,来探索思考该宣传载体的品牌推广与未来走向之路。

  • 标签: 新媒体 微信 医院文化宣传 存在与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肺癌患者给予“元方消瘤Ⅲ方”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确诊的226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元方消瘤Ⅲ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近期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治疗组效果更优。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给予“元方消瘤Ⅲ方”质量能够显著提升近期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元方消瘤Ⅲ号方 晚期肺癌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X线片进行测量与分析,明确该组人群膝关节X线生物力学结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X光片分析,研究KOA患者膝关节X线片股骨角(F角)、胫骨角(T角)、胫股角(FT角)、髌骨位置测量。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X线片提示关节间隙有不同程度变窄,膝关节内翻畸形大于外翻畸形,特别是内侧关节间隙,生物力学失衡。结论KOA患者膝关节X片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及判定临床疗效。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X线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瘢痕疙瘩患者联合应用切除缝合术与浅层X线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5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为例,首先对其施行手术切除,术后则给予浅层X线放射治疗。统计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30例得到治愈,3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另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5.7%。经过为期一年的随访,未有一例发生皮肤放射损伤。结论通过对瘢痕疙瘩患者展开切除缝合术与浅层X线放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痛痒、皮损等症状,疗效显著,值得重视。

  • 标签: 瘢痕疙瘩 切除缝合术 浅层X线放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骨肉瘤的x线、CT、MRI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来我院进行检查的患有骨肉瘤的患者41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所有患者均采取x线、CT以及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三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率。结果骨肉瘤的基本影像表现为骨膜反应、骨质破坏、软组织脓肿以及瘤骨等,三种检查方法在瘤骨、骨质破坏以及软组织脓肿等方面的影像表现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组见擦汗方法在骨膜反应、Codman三角诊断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骨肉瘤的检查均表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上常使用X线检查对骨肉瘤患者进行诊断,而CT检查对于骨肉瘤的骨质破坏以及微小瘤骨检查等方面的诊断价值较高,MRI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于骨肉瘤的肿瘤浸润范围以及周围组织等方面的诊断价值较高。三种检查方式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价值以及准确率。

  • 标签: 骨肉瘤 x线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找到一种行之有效,且方便、简洁、安全,患者易于接受的中医特色技术治疗特发性耳鸣新方法。方法确诊特发性耳鸣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耳门、翳风、风池、太溪、肾俞、血海穴进行埋线,每周一次,四次一疗程。B组耳门、翳风、风池、太溪、肾俞、血海穴封闭治疗,注射维生素B12与利多卡因混合液。隔日1次。一月一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穴埋线组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体穴注射组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0%。埋线组疗效优于注射组(P<0.05)。结论体穴埋线治疗特发性耳鸣效果肯定,简便易行,且无明显副作用,可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特发性耳鸣 体穴埋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挂线疗法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肛肠疾病患者,患者均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到我院肛肠科就诊,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别采用单纯挂线法,切开挂线和挂线对口引流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挂线疗法的总有效率高达95.00%,三种治疗挂线疗法的疗效比较,切开挂线引流的有效率高于单纯挂线疗法,单纯挂线疗法高于挂线对口引流疗法,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挂线疗法是治疗肛肠疾病的有效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挂线疗法 肛肠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诊断青年型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及意义。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接诊并行X线检查的50例青年型颈椎病病人为对象,回顾性探讨这些病人的X线片影像学特征。结果经分析50例青年型颈椎病病人的X线片影像学特点,表现为颈椎生理曲线异常改变的占54.00%,钩椎关节增生占12.00%,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占20.00%,椎间孔变窄占10.00%,颈部韧带或软组织钙化占4.00%。结论X线片能够较精准地反映青年型颈椎病病人的颈椎病变状况,在疾病诊断及治疗工作中具有显著参考价值。

  • 标签: X线 临床诊断 青年型颈椎病 征象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两种不同的免疫检测系统测定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结果的可比性,以评估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ProGRP是否能够满足临床需求。方法以罗氏Cobase601电化学发光法(ECLIA)为参考方法,安图AutoLumoA2000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MIA)为待评价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新指南EP9-A3文件的要求,对两种方法学检测ProGRP的结果进行方法学比对和偏移评估。结果在6.73-4536.65pg/mL范围内,两种方法学的ProGRP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75,截距4.185。结论安图AutoLumoA2000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罗氏Cobase60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roGRP结果具有可比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患儿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流行特征,为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已经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常见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年份、季节、年龄段9项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结果40259例患者中,病原体检出总阳性率为28.55%,检出率最高的前4种病原体分为MP(16.35%)、IFB(6.16%)、PIV(4.32%)、RSV(0.88%);4~≤7岁年龄组中感染最常见;且不同季节的检出率有差异。结论MP、IFB、PIV、RSV是儿科常见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主要病原体在4~≤7岁年龄组出现感染高峰,近3年来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种类和流行季节有所改变,因此加强9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检测有助于儿科急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和X线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诊断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08月—2018年04月,将本院收治的89例小儿肠梗阻患儿作为本文实验的诊断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X线、超声检查。结果超声与X线的定性诊断结果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但是超声的病因诊断、定位诊断结果显著高于X线,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X线而言,超声早期诊断小儿肠梗阻的效果更佳,尤其是在病因诊断、定位诊断方面,确诊率更高。

  • 标签: 超声 X线 小儿肠梗阻 早期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并作对照分析。方法选取收治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临床证实为肠梗阻患者(有完整病历资料而且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工作)50例为研究对象。50例研究对象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均给予腹部X线平片检查和西门子6排螺旋CT检查;手术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两种检查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对比,腹部X线平片检查梗阻、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绞窄检出率明显低于西门子6排螺旋CT检查梗阻、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绞窄检出率,P<0.05。结论肠梗阻疾病应用CT检查诊断的临床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使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的临床检出率,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辅助检查中加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肠梗阻 腹部X线平片 CT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