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40例我院收治的子宫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次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而言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次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所以针对能够保留宫颈的患者,通常情况下,建议最好选择子宫切除术。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对照组65例给予经腹子宫切除术,观察组66例给予经腹子宫切除术,分析两组治疗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引起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窦卵泡计数(AFC)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对于女性卵巢功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经腹子宫切除术比经腹子宫切除术影响更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几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 卵巢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手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和对照组36例(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激素、雌激素以及预后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子宫发生良性病变的患者来说,腹腔镜下的子宫切除手术可以有效的避免对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腹腔镜下手术具有切口较小、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和并发症较少的特点,使患者在术中和术后的疼痛感得到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次全切除手术 开腹手术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除的疗效的对比。方法2013年01月—2015年01月我院对非脱垂子宫行LAVH和TVH2种术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AVH患者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治疗组,而LAVH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VH。其中盆腔无粘连的单纯子宫增大如孕13周以下的LAVH与TVH中,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无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等;但在其它病例中,LAVH组术后并发症为4%。阴式组术后并发症为14%;随访其中在单纯子宫增大如孕13周以下的TVH与LAVH无明显手术远期并发症,但其他的病种中阴式组出现肠梗阻2例,其中1例需手术治疗,阴道残端愈合不良1例;LAVH无出现肠梗阻,无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结论TVH和LAVH各有其优势,要根据患者的意愿、盆腔情况、经济情况和术者的手术经验综合考虑。鉴于LAVH视野清晰,对非脱垂子宫<13孕周合并盆腔粘连、附件包块、有手术史及子宫腺肌瘤的病人,LAVH为一种更安全、更容易掌握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全子宫切除 阴式全子宫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39例,采取子宫切术23例(A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16例(B组),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痛经、月经量、子宫体积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下降,并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无差异,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子宫次全切术 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下经阴道行子宫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需实施经阴道子宫切除患者570例,回顾性分析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在心里护理和疼痛护理等方面的工作。结果所选取的需实施经阴道子宫手术的57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在手术后,虽然有50例患者出现肩部疼痛,64例出现腹胀,但经过对症处理后已获得明显改善。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经阴道行子宫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痊愈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子宫切除术 经阴道行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作以评价。方法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共计开展112台子宫切除术,其中一半手术患者在出院前一天经由专科护理人员指导学习盆底肌锻炼方法,并在院后坚持开展为期半年的盆底肌锻炼,便于叙述以下将本组患者统称为观察组;其余56例未接受盆底肌锻炼指导同时也未在院后开展盆底肌锻炼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盆底肌肉肌力情况与张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盆底肌肉肌张力达2度、3度的患者所占比重为71.4%、16.1%显著高于对照组46.4%、5.4%,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肌张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张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底障碍性疾病,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全子宫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对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甲状腺腺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关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手术出血量(36.61±10.38)ml显著少于对照组(70.64±11.52)ml(P<0.05);术后并发症为3.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更大提高。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院5例于产科手术中及术后因产后出血而非计划再次手术急诊行子宫切除,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选择我院因难治性产后出血而行子宫切除的孕妇作为本次观察及分析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其中一例为3例为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切除,另外两例,其中1例为双胎疤痕子宫剖宫产术后1小时因子宫收缩乏力出现难治性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1例为二疤痕子宫粘连严重,术后1+小时因子宫收缩乏力出现难治性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结果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行急诊子宫切除术后,保证了患者生命安全。结论在基层医院产科手术急救中准确把握子宫切除时机,施行急诊子宫切除术,以保证患者生命。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2016年2月阶段来我院治疗的40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入组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组内2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相当,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的腹腔脏器损伤、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较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较短、住院治疗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的临床优势,可在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巨大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甲状腺结节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甲状腺切术、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剂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其安全性高,恢复更快。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腺叶 切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行腹腔镜(TLH)、经腹(TAH)两种切除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TLH组和TAH组,各42例。TAH组行经腹切除子宫术,TLH组行腹腔镜切除子宫术,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TLH组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均优于TAH组,TLH组发生并发症几率2例(4.76%)显著低于TAH组10例(23.81%),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子宫切除患者行TLH治疗,具有恢复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

  • 标签: 腹腔镜 经腹 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肠癌经不同手术方式(结肠系膜切除手术、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的所有患者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发现,在治疗结肠癌时,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恢复效果比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恢复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术前术后按抗生素的半衰期短疗程内用药能否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对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切皮前30分钟静脉点滴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头孢曲松钠1.0g,术后立即静脉点滴0.2%甲硝唑注射液250ml,8小时给药一,共用三,术后4小时静脉点滴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头孢曲松钠1.0g,术后16小时静脉点滴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头孢曲松钠1.0g。对照组术后给静脉点滴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头孢曲松钠2g及静脉点滴0.2%甲硝唑注射液250ml,均一日二,连用3日。结果两组在腹部切口感染,发热,白细胞升高,盆腔炎性表现,阴道残端愈合的比较上无差异(P>0.05)。结论短疗程,按抗生素的半衰期给药,可以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 标签: 抗生素 预防感染 短疗程 全子宫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8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患者满意较高。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分组治疗,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用时、手术出血、患者出院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均相对较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5.0%明显较低(对照组患者为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同时减少手术出血,使得患者的手术切口得以减小,手术后患者能够及时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巨大子宫肌瘤 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应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选取病例,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选出78例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切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和镇痛剂使用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采用甲状腺切术治疗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更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术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麻醉中实施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单纯组(n=40,舒芬太尼麻醉)和联合组(n=40,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12h平均动脉压、心率、疼痛评分与单纯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纯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麻醉中实施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2年内妇产科接诊分娩孕妇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产后出血组与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组(n=55)。回顾性分析孕妇一般临床资料,探讨孕妇病史、出血量、致子宫切除原因、子宫切除术后及预后效果,总结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选取同阶段住院90例胎盘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前置胎盘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胎盘前置、巨大儿、瘢痕妊娠、羊水过多、胎盘早剥、多胎妊娠是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讨论关注孕妇围产期整体情况对判断孕妇病情具有重要作用,防止产后出血,并做好抢救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有助于保证产妇生存质量。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子宫切术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1月—12月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在43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3.23岁。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结果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大大缩短,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通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术后干预后对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有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子宫切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鼓励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患者 子宫全切术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