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机械通气脱机患者治疗过程中高流量湿氧疗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于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出现脱机现象患者106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传统组应用传统人工鼻吸氧治疗,研究组应用高流量湿氧疗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均得到显著改善,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机械通气脱机患者而言,在其治疗过程中,给予其高流量湿氧疗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改善低氧血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机械通气脱机 高流量湿化氧疗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呼吸机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器械,而机械通气是患有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在患病期间最常使用的一种医学支持呼吸的方法,目的就是为病人原发性疾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达到正常水平的时候,医护人员就应该及时的撤离呼吸机。因为机械通气本身就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比如VAP、VAPL等,在增加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基础上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机械通气撤机的时机与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 撤机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由颅内大血管出现急性闭塞引起,且具有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残疾率高等特点,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加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在患者出现不可逆神经损伤之前,应快速对于血管再通,促进其血流的恢复,对患者缺血半暗带组织挽救,以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6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各31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显著,可加快症状缓解,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小儿肺炎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开展免疫组技术与特殊染色技术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肿瘤患者,分别行免疫组技术检查、PAS染色、网状纤维染色以及联合检查。对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免疫组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91.94,PAS染色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93.55%,网状纤维染色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90.32%,联合检测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100.00%,免疫组技术和染色技术检测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免疫组和特殊染色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联合特殊染色技术对肿瘤患者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最高,因此该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特殊染色技术 肿瘤 病理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患儿的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机械振动排痰)和对照组(手工叩背)各49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91.84%高于对照组的75.51%、每日排痰量(19.05±3.06)ml大于对照组的(13.62±2.74)ml;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95.92%高于对照组的79.5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症状完全消失时间,观察组为(5.19±1.35)d短与对照组的(7.05±1.28)d;观察组住院时间(5.62±1.27)d短于对照组的(8.04±1.45)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机械振动排痰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方法,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小儿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肺部感染1并发大咯血患者行机械通气的护理,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咯血量,颜色,动脉血气分析及观察有无早期休克和窒息的发生,准确落实护理措施并做好机械通气管理、咯血护理,营养支持和基础护理等。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个月随访,病情控制良好。

  • 标签: 肺部感染 咯血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中模块管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经我院研究决定于2017年6月开始运用模块管理模式对影像科技术检查及护理,将开展模块管理前后的39例术前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科室的安全核查工作准确率达100.0%,重复扫描比率大幅度降低,同时准备时间及时率和患者物品、药品准备准确率较开展模板管理前明显提升,差异性显著(P<0.05);影像科开展模板管理后,患者对影像科护理的满意度97.4%明显高于开展前79.4%,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模块管理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的开展应用,使影像科的工作效率及效果大大提升。

  • 标签: 影像科护理 技术管理 模块化管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中药制剂在制作过程中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基于此,本文从现代科技对药物制剂技术的影响出发,并分析中药制剂现代技术在流化床包衣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微型包囊技术以及透皮技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我国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药物制剂 新技术 中药制剂 固体分散 微型包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有创机械通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病患60例,按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NP(脑钠肽)为(1040.7±114.4)pg/mL,对照组为(1275.5±128.5)pg/mL。治疗后,观察组的BN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病情,为急诊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重症急性左心衰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机械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分类以及相关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机械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患者56例,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随访3年,分析其病因分类及治疗效果。结果对56例机械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随访3年,其中46例患者视力恢复正常(占82.14%),42例患者眼压恢复正常(占75%),均小于21mmHg。结论机械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较多,临床上根据病因分类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效果良好。

  • 标签: 机械性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 病因分类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ECMO联合机械通气在长途转运中的管理经验。方法转运前评估患者,做好转运准备,制定转运预案,转运时团队协作,途中保持各类管路畅通,确认安全性与稳定性,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确保转运安全成功。结果2例患者使用ECMO联合机械通气长途转运,均安全到达目的地。结论组建专业的转运团队,配备完善的医疗器械,能提高ECMO联合机械通气在长途转运中的安全管理。

  • 标签: ECMO 机械通气 长途转运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2017年9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的药品和治疗手段;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无创 机械通气 ICU重症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术的应用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保守组及机械取栓组,保守组选取发病6小时内入院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者,机械取栓组选取发病6小时内入院患者采用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者。比较住院时间;治疗前后NHISS评分以及SF-36评分;再次梗塞发生率。结果机械取栓组相比保守组患者,手术前NHISS评分以及SF-36评分更有优势,差异显著(P<0.05)。机械取栓组住院时间优于保守组,差异显著(P<0.05);机械取栓组再次梗塞发生率是2.00%低于保守组的1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 应用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加速康复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0例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入本院ICU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作对象,按气道管理措施差异分组,各3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管理,实验组于此基础展开加速康复管理措施,对比两组康复情况及APACHEⅡ评分。结果管理后,实验组机械通气(5.31±1.12)d,ICU治疗(8.16±1.00)d,分别比对照组(7.40±1.20)d及(11.14±1.60)d短,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APACHEⅡ(12.11±2.18)分,比对照组(16.27±2.79)分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展开加速康复管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其APACHEⅡ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气道管理 加速康复管理措施 常规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方案对ICU重症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分析。方法本文研究对象均为我院ICU在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选择66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有创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平均33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配合相对应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R、R和SPO2、左室射血分数、BNP等相关指标,有创治疗组明显比常规治疗组更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相比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更为有效,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快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心功能和血气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有创机械通 ICU重症心力衰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结合循证护理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7例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采用同一厂家密闭式吸痰管进行气管内吸痰,其中观察组给予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结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结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结合循证护理可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促进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密闭式吸痰护理 循证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镇静、止咳、平喘及抗生素等),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与统计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患者血气指标及哮喘缓解指标。结果经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等统计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HR(118.38±4.21),RR(25.83±4.21),PaO2(74.12±4.21),PaCO2(58.40±4.21)。对照组HR(124.26±5.10a),RR(32.36±5.10a),PaO2(65.13±5.10a),PaCO2(62.45±5.10a)。差异显著(t=6.2871,P=0.0000、t=8.4418,P=0.0000、t=11.5808,P=0.0000、t=5.2171,P=0.0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9.0909,P=0.0025)。经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0;对照组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安全性较高,且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提高机体通气量,减少肺泡等组织损伤,从而缓解哮喘、胸闷等临床表现,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辅助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急诊抢救的6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h后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FIC)对住院期间曾使用机械通气足月新生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7年11月—2018年12月住院期间曾使用机械通气的62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长是否能够配合施行家庭参与式护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撤离呼吸机后能够配合施行家庭参与式护理的27例新生儿入选观察组,其余不能配合施行家庭参与式护理的35例新生儿进入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撤机后新生儿后续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撤机后平均后续用氧时间173.2小时,对照组撤机后平均后续用氧时间185.0小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6.9天;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17.7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病例撤机后平均后续用氧及平均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说明FIC护理与未实施FIC护理的机械通气撤机后新生儿后续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基本一致。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新生儿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