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分别施予常规治疗和正压通气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4%(64/70)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1.4%(50/7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气指标PaO2(72.0±7.6)、PaCO2(42.4±7.5)和肺功能FEV1/FVC(67.0±7.1)、FEV1(75.4±9.5)改善优于参照组的(52.5±7.8)、(51.6±6.6)、(59.2±7.4)、(70.2±6.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正压通气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情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身体损伤。

  • 标签: COPD 急性加重期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治疗中正压通气的医学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组,每组4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与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与正压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前SBP、DBP、HR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和心率等显著优于常规组,且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正压通气,可改善患者缺氧状况以及心功能,且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治疗 医学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参照组(75.00%),肺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压通气法用于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给予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氧合指数、SaO2、PaO2以及PaCO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哮喘症状评分显著差异,在治疗后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减轻哮喘症状。

  • 标签: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重症支气管 哮喘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法,对老年慢阻肺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慢阻肺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结合患者入院尾号单双数分组,分为观察组(入院尾号单数)20例、对照组(入院尾号双数)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后2h,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治疗后72h、120h,两组PaO2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治疗后2h、72h、120h,两组PaCO2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临床效果较佳,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

  • 标签: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慢阻肺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称SAS)患者采用正压通气(简称NPPV)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组37例,参照组37例。组采用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参照组吸入噻托溴铵或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PaCO2、pH和PaO2以及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实施治疗前比较PaCO2、pH和PaO2,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的pH和PaO2值升高程度优于参照组,组PaCO2值下降程度优于参照组,并且组咳痰和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合并SAS的患者采用NPPV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各项血气值,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 阻塞性 肺疾病 睡眠 呼吸暂停 综合征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2017年9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的药品和治疗手段;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无创 机械通气 ICU重症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正压通气(NPPV)对慢阻肺(COPD)高碳酸血症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院慢阻肺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正压通气,观察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检测两组病人的动脉血气变化(PaCO2,PaO2),比较55mmHg≤PaCO2<70mmHg和PaCO2≥70mmHg高碳酸血症两组患者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PaCO2于55mmHg~69mmHg之间两组患者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PaO2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aCO2≥70mmHg高碳酸血症患者PaO2和P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PaO2和PaCO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应用于慢阻肺高碳酸血症患者,较NPPV相比,其PaCO2于55mmHg~69mmHg之间效果较好。

  • 标签: 慢阻肺 高碳酸血症 PaCO2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于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应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从我院挑选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0例,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将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应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63.67%,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均得到了改善,其中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应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呼吸 小儿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NIPPV/BIPAP/NCPAP作为初始呼吸支持模式治疗胎龄<32周早产儿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确诊为NRDS且胎龄<32周的早产儿。按初始通气方式不同分为三组(NIPPV、Bi-PAP及NCPAP)。比较三组患儿生后5天内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应用通气时间、使用PS比例及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1)NCPAP、NIPPV和BiPAP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模式使用时间、住院时间、PS使用率及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BiPAP作为初始呼吸支持模式治疗胎龄<32周早产儿NRDS较NCPAP可以降低机械通气率,但在减少PS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未显示优势。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气道通气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面罩吸氧治疗,干预组则采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比较两组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儿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血气分析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效果显著。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小儿重症肺炎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双鼻塞呼吸机辅助通气,比较干预后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气分析结果中动脉血氧分压及pH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生的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及高二氧化碳血症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行双鼻塞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经鼻塞 同步间歇指令 无创通气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有机械通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病患60例,按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机械通气,观察组进行有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NP(脑钠肽)为(1040.7±114.4)pg/mL,对照组为(1275.5±128.5)pg/mL。治疗后,观察组的BN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有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病情,为急诊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重症急性左心衰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aCO2、PaO2、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面向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血气指标改善时间缩短,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COPD合并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NA检测在诊断高龄孕妇胎儿非整倍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分析选取我院产科2015年1月-2018年10月接受产前检查2460例产妇,全部孕妇均接受DNA检测(NIPT),对NIP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IPT检测证实,42例性染色体高风险,其中4例21-三体高风险。检查结果阴性2418例,阴性预测值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90.91%,特异度为99.93%,敏感度为100.00%。结论DNA检测是一种安全、可靠、快速的高龄孕妇胎儿非整倍体检测方法,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缺陷率,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无创DNA检测 高龄孕妇 胎儿非整倍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8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呼吸机治疗,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41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85.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呼吸机治疗期间,给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将能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COPD 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机械通气方案对ICU重症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分析。方法本文研究对象均为我院ICU在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选择66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有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平均33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配合相对应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R、R和SPO2、左室射血分数、BNP等相关指标,有治疗组明显比常规治疗组更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机械通气治疗方案相比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更为有效,使用有机械通气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快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心功能和血气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有创机械通 ICU重症心力衰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78例OSAS患者,使用通气治疗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患者逐渐耐受,鼾声基本消失,偶有呼吸暂停等。结论熟练掌握BiPAP呼吸机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加强床边巡视,及时为患者解决困难和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使患者安全、舒适。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46例。A组给予呼吸机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HR、RR等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显著低于B组(26.09%)(P<0.05)。结论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呼吸机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标,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机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住院的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87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呼吸机治疗,观察组44例在呼吸机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ysC、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水平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s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再插管率、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与纳洛酮联合治疗AECOPD效果值得肯定,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