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合理的肛瘘核检查序列、扫描方法及优化的扫描参数以获取优质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方法通过选取不同扫描方法及扫描参数不同,从图像显示肛瘘内外口及瘘管走形情况方面来分析图像质量。结果肛瘘核检查选取自旋回波类序列,平行或垂直肛管走形的扫描方法、优化的扫描参数可以获取高质量的图像,有助于显示肛瘘内外口及瘘管的走形。结论肛瘘核检查,序列选取合适,扫描方法合理,优化扫描参数,缩短扫描时间能为肛瘘的诊断提供最优的图像。

  • 标签: MRI 检查设备 扫描方法 参数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刺激(rTMS)对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影响,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失眠患者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每晚口服安定5mg,rTMS组行经颅刺激治疗,疗程均为14d,通过PSQI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以及组间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rTMS组与对照组相比,睡眠时间增加,睡眠结构趋于正常。结论经颅刺激对失眠患者有明显疗效,不仅能够提高失眠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而且能够改善失眠患者白昼的机能状态,从而提高失眠患者的昼间生活工作质量。

  • 标签: 原发性失眠 重复经颅磁刺激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珠耳穴贴压辅助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和中成药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配合珠耳穴贴压治疗;观察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珠耳穴贴压辅助治疗眩晕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磁珠耳穴贴压 眩晕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脊髓损伤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0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所致脊髓损伤出血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SWI序列及MRI扫描,同时分析常规序列、SWI序列出血价值,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SWI组水肿、挫伤、出血等显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SWI组扫描显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伤所致脊髓损伤出血中,水肿最多,明显高于坏死、增粗及出血,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敏感加权成像(SWI)可表现脊髓损伤病灶范围,属于脊髓损伤的临床理想检查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脊髓损伤出血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刺激治疗仪对抑郁症引起的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34例患有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经颅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不深、早醒延长、入睡困难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早醒延长、睡眠不深以及入睡困难的情况则要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觉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刺激治疗仪对于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改善患者情绪问题也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刺激治疗仪 抑郁症 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90例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采取外剥内扎术联合PPH术,对照组患者进行皮桥整形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组间比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伤口愈合以及住院时间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P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皮桥整形术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患者易接受,可作为治疗混合痔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 标签: 混合痔 PPH术 外剥内扎术 皮桥整形术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51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其中有8例患者出现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症状,观察分析其临床病因以及治疗措施。结果患者术后大出血分类显示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症导致出现的继发性大出血6例,由于内痔结扎线脱落、缝针贯穿过深,伤及大的动脉血管导致继发性大出血患者2例,经过相应的术后处理,8例患者的出血病症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都好转并康复出院。结论在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中,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术式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在术前做好相应准备,手术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进行规范手术,避免术后出现继发性大出血,并且在术后对患者基础疾病进行严密监察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发生。?

  • 标签: 混合痔 继发性大出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混合痔的治疗,通过外痔切剥辅助PPH术进行,对其开展分析。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9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混合痔的患者开展随机选取,共选取60例,并将其平均分配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治疗应用PPH手术的方式,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应用外痔切剥辅助PPH手术的方式,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治疗效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手术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并发症复发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混合痔应用外痔切剥辅助PPH手术开展治疗有显著的效果,然而,手术后并发症会比较多,临床应用中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 标签: 混合痔 外痔切剥 PPH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痔疮术后患者应用亚甲蓝混合液镇痛的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94例痔疮术后患者,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患者各47例,对照组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治疗,即痔疮术后应用常规药物布比卡因进行治疗,研究组抽取的47例痔疮手术患者选择应用亚甲蓝混合液进行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痔疮术后患者分别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其镇痛的效果,包括手术后各个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尿潴留的发生等。结果两组抽取的痔疮术后患者分别应用亚甲蓝混合液和常规药物布比卡因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各个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且研究组患者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为4.25%明显低于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7.96%,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痔疮术后患者选择应用亚甲蓝混合液可以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其能够有效的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 标签: 亚甲蓝混合液 痔疮 术后镇痛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医护理技术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18日—2016年9月18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混合痔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60分钟疼痛评分(3.15±0.78)分、护理后3天疼痛评分(0.24±0.06)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在混合痔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混合痔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重复经颅刺激治疗的影响。结果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行重复经颅刺激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阴性、阳性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经颅刺激治疗完成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重复经颅刺激治疗时对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的完成度,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腹部CT及核胰胆管成像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外胆管结石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核胰胆管成像检测,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腹部CT检测,并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胰胆管成像在检测肝外胆管结石时优于腹部CT成像,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肝外胆管结石 腹部CT 核磁胰胆管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敏感加权成像在伽玛刀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5T磁共振敏感序列,并与磁共振常规T1WI,T2WI序列相结合,进行伽玛刀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对照定位扫描。结果12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1.5T磁共振T2WI序列共检出病灶13个,SWI序列检出16个。对相同层面同时显示的13个病灶的面积进行测量。T2WI平均1.8cm2,SWI平均2.2cm2。结论敏感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敏感性高,用于伽玛刀治疗该病的术前定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于制定伽玛刀治疗计划中确定靶区的范围,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伽玛刀 磁共振 磁敏感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混合性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混合性酸中毒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联合连续血液透析治疗,分别测量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12h、24h、48h生化指标以及酸中毒指标的变化,记录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有效血浆渗透压、血K+、BUN、SCr和Glu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有效血浆渗透压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12h血K+、BUN、SCr和Glu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Na+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Lac呈显著下降趋势,PH、CO2CP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Lac、PH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12hCO2CP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连续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混合性酸中毒疗效满意,能迅速改善内环境,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酸中毒,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混合性酸中毒 连续血液透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TBL(以团队为本)与PBL(以问题为本)混合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本校一年级农村医学专业的130名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名。给予对照组学生单一的PBL的教学模式,给予实验组学生TBL+PBL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而比较两组学生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当中的课堂效果以及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在教学中的课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教学中学生有强烈的主动学习欲望,各小组之间畅所欲言,讨论期间气氛较好,并且在发言时能够有的放矢;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的认同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当中使用TBL与PBL的混合模式,可以明显加强学生的课堂效果,并且提升学生对于教学的认同程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为今后实践做铺垫。

  • 标签: T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 人体解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路径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于2016年4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包括辨证施膳、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措施在内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创面愈合、尿潴留、便秘、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尿潴留率为3.3%(2/60),对照组尿潴留率为16.7%(10/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手术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路径 肛肠手术 尿潴留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与珠贴压耳穴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3例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在护理的过程中使用穴位贴敷与珠贴压耳穴治疗,分析治疗总有效率,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36%,护理满意度为96.38%。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联合使用穴位贴敷与珠贴压耳穴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穴位贴敷 磁珠贴压耳穴 支气管哮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PPH手术与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58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予以治疗,观察组则行PPH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短于后者且差异显著,观察组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PPH术作为一种恢复快、微痛及简单的新术式,其治疗效果好于外剥内扎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PH术 外剥内扎术 环状混合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门整形术在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2年内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患者用传统术式治疗,而为观察组患者用肛门整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痔残留及肛门平整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肛门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在体征上去除痔组织,病员易于接受,用于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有较好的实用性。

  • 标签: 肛门整形术 环状混合痔 痔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注射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环球状混合痔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选取2012年3月到2016年3月间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外剥内扎注射缝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35,P<0.05)。结论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注射缝合术治疗比单纯外剥内扎术效果显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剥内扎注射缝合术 环状混合痔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