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儿心肌炎采用磷酸肌酸和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心肌炎患儿中随机选出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入到A组(磷酸肌酸治疗)和B组(果糖二磷酸钠治疗)中,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比B组患儿的81.67%高,P<0.05;A组患儿在治疗1个月后的CK、CK-MB、cTnⅠ值均比B组低,P<0.05。结论在小儿心肌炎的治疗中磷酸肌酸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心肌酶谱的改善。

  • 标签: 磷酸肌酸 果糖二磷酸钠 小儿心肌炎
  • 简介:摘要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近些年来开发的一类重要的抗流感病毒类药物,具有抗病毒谱广、有效、耐药性低以及具有良好耐受性等优点。磷酸奥司他韦就是一种具代表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本文即从该药物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108例甲亢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按病程长短及甲亢严重程度分组,分别测定血清中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TSH)、碱性磷酸酶(ALP),分析甲状腺功能与碱性磷酸酶的关系。结果重度甲亢组与中度、轻度甲亢组比较FT3、FT4、ALP均有显著性异常﹙P<0.05﹚,TSH两组相差不大﹙P>0.05﹚,病程长组与病程短组比较FT3、FT4、ALP亦有显著性异常﹙P﹤0.05﹚。结论甲亢程度越重、病程越长ALP的值越高,说明甲状腺激素与ALP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碱性磷酸酶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汤剂联合三磷酸腺苷对药物性鼻炎的治疗观察。方法选择我院使用中药汤剂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的42例药物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种病患42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中显效27例(64%),好转11例(27%),无效3例(7%),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42例患者中显效14例(33%),好转16例(38%),无效12例(29%),总有效率为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中药汤剂 三磷酸腺苷 药物性鼻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院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病例,共计141例,对其适应症、溶媒、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在重症医学科和心血管科应用比较广泛,在临床的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超说明书用药、用药指征不明确、溶媒选择不当、使用疗程过长等。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不规范使用的情况须引起重视。用药调查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 标签: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合理用药 用药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磷酸酶基因(PTEN)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70例NSCLC患者的肺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同时分析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相比,在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PTEN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比阴性表达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TEN在NSCLC患者中表达减少,在晚期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患者中PTEN表达显著减少且预后较差。

  • 标签: 磷酸酶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就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50例呼吸系统感染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观察组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克林霉素磷酸酯 呼吸系统 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前期较成熟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为研究平台,研究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对水盐协同转运蛋白的影响以及燥湿和胃及利水渗湿两种常用的治湿方法干预后的影响,揭示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对水液代谢的影响的机制,从系统生物学水平揭示肾脏在调节水液代谢方面分子机制以及燥湿和胃及利水渗湿两种临床上常用治湿之法对水盐协同转运蛋白的影响。方法模拟外湿过盛、困阻脾胃,饮食不节、湿从内生,情志不遂,气机受阻,水湿不运三大致湿病因,建立湿阻中焦证模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KCC1、KCC3、KCC4、NKCC1的含量。结果湿阻中焦证模型KCC1、KCC4含量呈上升趋势,KCC3、NKCC1的含量呈下降趋势,经自然恢复后KCC1、KCC3、NKCC1的含量呈下降趋势,KCC4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干预后KCC1、KCC3、KCC4、NKCC1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湿阻中焦证可能影响机体水液代谢,导致水盐代谢失调,而中医燥湿和胃及利水渗湿两种治疗湿阻中焦的方法可能通过调节机体水盐代谢从而改善湿阻中焦症状。

  • 标签: 湿阻中焦证 水盐协同转运蛋白 不换金正气散 利水渗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溶液法及甘露醇法在结肠镜检查清洁肠道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甘露醇组术前2天,清淡易消化饮食,检查当日凌晨开始服用20%甘露醇250ml加1000ml水,1小时内饮完;磷酸钠盐组检查当日凌晨服磷酸钠盐45ml加500ml水,1小时内饮完,2小时后再服磷酸钠盐45ml加500ml水,1小时内饮完。结果磷酸钠盐口服溶液法在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满意程度优于甘露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甘露醇无明显区别。结论磷酸钠盐口服溶液法用于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效果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可用于各种肠镜检查和治疗的肠道清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PI在RA中的诊断价值及在疾病活动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风湿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RA患者121例,非RA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的血清GPI抗原、抗环管氨酸肽(你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等数据;收集RA患者的关节炎部位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疾病活动性指标参数,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GPI抗原在RA组的敏感性(59.5%)显著高于非RA组(16.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GPI抗原、抗CCP抗体水平、RF对RA诊断敏感性分别为59.5%、90.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的特异性分别为83.3%、85.8%、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检测相比较,GPI抗原与RF同时阳性、GPI抗原与抗CCP抗体同时阳性、GPI抗原与抗CCP抗体水平及RF三者同时阳性,其敏感性分别为56.2%、57.0%、54.5%,特异度分别为97.5%、99.2%、100%,与单一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PI或RF、GPI或抗CCP抗体、GPI或RF或抗CCP抗体单一阳性时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9.3%、94.2%、95.0%,特异性分别为72.7%、79.2%、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血清GPI水平与关节肿痛部位数、CRP、ESR、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GPI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与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GPI抗原有望成为反应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RA GPI 抗CCP抗体 RF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细菌性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细菌性毛囊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对照组52例,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周期为2周。所有患者在治疗2周时观察临床疗效,并在1个月后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7%和53.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2.4%和60.7%,治疗组对复发的控制效果要远远优于对照组。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细菌性毛囊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菌性毛囊炎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尼可地尔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STEMI患者10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联合尼可地尔)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各52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80.77%(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WM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STEMI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尼可地尔 磷酸肌酸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疗效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