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MicroRNA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质代谢的因子。最近发现的microRNA-33aandb(miR-33a/b)在体内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动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microRNA嵌入在固醇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REBF2和SREBF1)中,通过抑制参与到胆固醇输出和脂肪酸氧化的基因,比如ABCA1,CROT,CPT1,HADHB和PRKAA1,转录后调节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miR-33a/b促进细胞内脂质沉积。在新近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抑制这些小干扰RNA对脂蛋白代谢的调节有很显著的影响,包括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甘油三酯的代谢。这些新的发现支持了microRNA拮抗剂在治疗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 标签: 小RNA 脂肪代谢 高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对代谢紊乱小鼠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燕麦DF组和全小麦DF组,以相应饲料连续喂养24周,测定各组小鼠体重、摄食量、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等指标,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燕麦DF和全小麦DF降低了代谢紊乱小鼠的体重、血清TC、FFAs和TNFα水平以及肝匀浆TG水平,燕麦DF降低了血糖水平。两组干预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DF对高高胆固醇饲料诱导的代谢紊乱小鼠的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燕麦DF对总胆固醇和血糖的作用优与全小麦DF,全小麦DF对甘油三酯的作用优于燕麦DF。

  • 标签: 膳食纤维 脂代谢紊乱 血脂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通过开放式和完桥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上鼓室胆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总结分析了2006.3-2011.3间手术、随访至少12月的45例上鼓室胆瘤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和12例完成完桥式鼓室成形术的病例,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随访不少于12个月,干耳时间4~6周。移植鼓膜一期愈合54例。2例植入的PORP脱出,改为植入钛合金听骨。1例施行完桥式手术者于面神经隐窝处复发,改行开放式手术。术后纯音测听气骨导间距≤10dB者占42.1%,11~20dB者占24.6%,21~30dB者占22.8%,≥31dB者占10.5%。结论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的检查结果和术中病变范围的确定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选择开放式手术,而对于范围相对局限的病例选择完桥式鼓室成形术,在根除病灶的基础上保存或提高听力,是较佳的优化治疗选择。

  • 标签: 胆脂瘤 中耳 鼓室成形术 听骨链重建术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低饮食可缓解妇女乳腺增生引起的周期性乳房胀痛。这是因为膳食和营养对乳腺疾病起着特殊的催化作用。本文就低饮食缓解女性乳腺增生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低脂饮食 乳腺增生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总结部分拔加部分床清除术治疗趾(指)甲沟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部分拔并同时部分床清除术对56例趾(指)甲沟炎患者施行治疗,随访3~6个月。结果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占96.43%,好转占3.57%。结论部分拔床清除术能有效治愈趾(指)甲沟炎,换药次数少,治疗时间短,费用少,能彻底消除病灶,不易复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沟炎 部分拔甲 部分甲床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运用单纯拔术、沟扩大术的疗效比较,突出沟扩大术是有效的治疗甲沟炎的手术方法。方法针对60例嵌性甲沟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组32例采用沟扩大术,另一组28例单纯拔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3~12个月,对病人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结果运用单纯拔术、沟扩大成形术治疗甲沟炎的疗效比较,沟扩大术在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拔术。结论沟扩大术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拔术,且操作技术简单,便于推广,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 标签: 甲沟炎 甲基质 甲床 拔甲 甲沟扩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脱片的制备工艺流程,观察脱片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随机抽取72例脂溢性脱发患者,使用脱片,口服,一次6~10片,一日三次,服用3个疗程(一个疗程一个月,三个疗程3个月)。结果脱片治疗脂溢性脱发效果明显。

  • 标签: 脂溢性脱发 脂脱片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吸术后的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体外超声乳化吸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64例患者中,2例(3.13%)急性坏死性筋膜炎,l例(1.56%)小范围皮肤坏死,2例(3.13%)肛周脓肿,3例(4.68%)血清肿,4例(6.25%)淤血斑,2例(3.13%)表面粗糙不平,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结论吸术后易发并发症,必须要强化早期预防与治疗,术前掌握手术适应症,做好生化检查,合理控制术区面积与吸量,保持引流畅通,术中术后合理配合止血药、抗茵素等药物,并予以舒适加压包扎,避免感染,有助于防治并发症。

  • 标签: 吸脂术 产气荚膜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宁片治疗高血脂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门诊确诊为高血脂16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片,10mg,晚间顿服,疗程30天;治疗组采用降宁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疗程30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降宁治疗高血脂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脂降宁 高血脂 疗效
  • 简介:摘要了解社区老年人高血脂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南泉社区36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体检,根据体检结果对血脂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运用HPLC技术分析丹参溶性成分组成,并建立了四种丹参溶性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4.6×250mm,5μm),以乙腈-水-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通过与对照品比较,建立HPLC分析方法同时测定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四种溶性成分的含量,该方法的重复性RSD小于2.0%,平均回收率为98.3~101.6%。本文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丹参 脂溶性成分 HPLC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SH增高与代谢关系相关性。方法对本院110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代谢相关项目的检查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3ml,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30min与120min后再采集静脉血,30min离心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SH,采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TG、采用速率法测定TC,采用选择遮蔽法测定高HDL-C。结果观察组患者WC、HC、TSH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在不同水平下BMI、TG、TC、HDL-C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代谢异常的肥胖、超重患者的发生率随血清TSH水平增高而增加。

  • 标签: TSH 增高 脂代谢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耳道胆瘤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1年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外耳道胆瘤患者28例(28耳)的临床资料,按术式分为2组;显微镜下外耳道胆瘤切除17例(17耳),显微镜下外耳道胆瘤切除+外耳道成形术11例(11耳),统计2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比较2种手术间的差异。结果2种术式术后均有复发,但后者复发率较低,明显优于前者。结论外耳道胆瘤的治疗方法是彻底切除之,术后常有复发,对于伴有外耳道口狭窄的病例,手术切除后,行外耳道成形,术后复发率低,是治疗外耳道胆瘤的理想术式。

  • 标签: 外耳道胆脂瘤 外耳道成形 术后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急性原发性肠垂炎的误诊原因,本文将分析急性原发性肠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2月~2013年1月超声检查并经手术与随访证实的急性原发性型肠垂炎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持续性、局限性腹部剧烈疼痛。16例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9例治疗11-14天痊愈出院,有4例治疗18-20天痊愈得到出院。结论急性原发性肠垂炎的须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CT影像征象的认识,必要时行腹腔镜或手术探查有助于确诊。

  • 标签: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 治疗 讨论
  • 简介:摘要资料急性原发性肠垂炎患者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男性多余女;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3.7岁,结果9例发生于乙状结肠旁,4例发生与降结肠旁。特征性表现为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旁类圆形含脂肪密度肿块,周围可见条状高密度环征,环边缘毛糙。讨论PEA大多数患者具有自限性,常不需要手术干预,经过抗炎、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及早做出明确诊断,可以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标签: 肠脂垂炎 肥胖 多排CT 自限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丹参中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是丹参制剂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也是成品的主要检测指标,通过对丹参酮ⅡA提取方法的研究,对丹参制剂提取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根据当前丹参制剂的生产工艺出发,在提取时间、溶媒倍数、提取温度、溶媒浓度等方面进行筛选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的最佳提取重要条件为,4倍量90%的乙醇,70℃温浸1.5小时,通过实验证明采用以上所述的丹参提取方法,干燥过程同样采用低温减压浓缩的丹参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转移率超过50%。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利于有效成分保留,适用于丹参中溶性成分的提取,对于丹参制剂的生产工艺优化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丹参酮ⅡA 提取方法 工艺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耳道胆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30例外耳道胆瘤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本组30例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外耳道扩大,按Holter分期,I期16例,II期10例,III期4例。I期行外耳道胆瘤清除术,II期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行外耳道胆瘤清除术+外耳道成形术。III期侵及中耳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本组根据病变范围采用耳内镜或显微镜下清除病灶,术后随访0.5~1年,30例术后无复发,2例发生外耳道狭窄。结论根据有无感染及病变范围采取不同的麻醉及手术方法,早期彻底清除病灶是治疗本病、预防并发症的根本方法。

  • 标签: 外耳道胆脂瘤 耳内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原发性肠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4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诊治的27例肠垂炎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原发性肠垂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27例男性多于性,起病急,持续性剧痛,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经对症支持治疗,全部病例痊愈出院。结论结合急性原发性肠垂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能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对症支持治疗一般能起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参芪二丸中黄芪苷的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色谱柱为Agilent-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柱温35℃,流速1.6L?min-1。结果测定了四批参芪二丸中黄芪苷的含量,建立了该制剂中黄芪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参芪二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参芪二甲丸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黄芪甲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