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压采用汞柱式血压计行不同测量的方法,及血压测量值受不同判断标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内科患者92例,采用不同的血压测量判断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结果左、右上肢的收缩压舒张压存在差异;不同状态听诊胸件的位置下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常选用右上肢行血压测量,舒张压应以消失音为准,袖带位置需准备,其它影响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压值 测量方法 判断标准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说明彩超监视下水(等渗盐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是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方法将Foley’S管与T型管相连,将Foley’S管插入患儿肛门,气囊充气。T型管一端与血压计相连,另一端用注射器按规定压力注入温度为38度±2度的等渗盐水,与此同时彩超探头在腹部跟踪小儿肠套叠肿块的影像变化。结果本组207例,彩超诊断准确率达100%;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达99.5%。本文提出了新的复位适应症,新的复位压力标准,详尽描绘了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复位的影像变化。在207例中回盲型肠套叠102例,占49.3%;回结型肠套叠92例,占44.4%;回回结型肠套叠12例,占5.8%;小肠肠套叠1例,占0.5%。结论本组207例,彩超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准确率为100%,我们认为彩超是小儿肠套叠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法治疗小儿肠套叠不仅扩大了复位的适应症,避免了X线对患儿的影响,是一种无损伤性治疗。而且复位中影像比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更清晰,复位成功标准更明确。本法复位中可对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做出准确诊断,由于整个复位过程均在直视下进行,医师能确切掌握患儿的呼吸、腹胀变化及全身状况,对患儿更安全,复位中肠穿孔时避免了空气灌肠复位并发肠穿孔时产生的爆炸性休克,且处理简单、确实,我们认为该法明显优于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监视下诊断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经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48例患者资料。结果超声诊断肠套叠准确率达100%,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95.8%(46/48)。结论超声对肠套叠可早期诊断,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简便、迅速,为临床治疗肠套叠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肠套叠 超声 灌肠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B超监视之下梧桐人流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2013年收治的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378例初孕妇,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初孕妇189例。其中对照组的孕妇在意识消失了之后,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观察组的孕妇是在B超监视之下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对2组孕妇在手术之后各项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无论是手术进行实践或者是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相对于对照组孕妇来说都要小很多,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孕妇当中,有9例出现了不全流产、3例出现漏吸、1例出现术后感染,观察组产妇有1例产妇出现不全流产;观察组产妇在手术之后,阴道流血的时间为1-5天之间,月经恢复来潮的时间是在25-40天之间;对照组产妇在手术之后,阴道流血的时间为3-8天之间,月经恢复来潮时间是在29-47天之间。结论在B超监视之下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具有时间不长、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少、月经恢复来潮迅速等优点,在无痛人流当中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超 无痛人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套叠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整复术的术后护理对策,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儿外科接诊的140例肠套叠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后优质护理)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各70例。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观察组肠套叠患者生理盐水灌肠整复术成功率为97.43%,对照组为84.6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63,P<0.05)。结论对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整复术患者术后优质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复位成功率高。

  • 标签: 肠套叠 B超监视下 生理盐水 灌肠 整复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在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瘢痕部位在妊娠的5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经本人同意),在b超监视下对其进行手术,并与我院在未使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时所做出的诊断治疗作对比,在诊断治疗经验方面做出总结。结果运用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进行的手术全部成功,且疗效显著,切无一例失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运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进行的剖宫产比未使用b超监视的手术产生的副作用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剖宫后瘢痕部位妊娠的诊短中全部成功,并且手术成功,因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b超监视 妇产科手术仪 剖宫产 瘢痕部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脉搏的准确度。方法随机选择101例测试者先后交替采用传统汞柱血压计(台式)、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脉搏的测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相关性。结果传统汞柱血压计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所测量的血压值显著直线相关(P<0.01);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脉搏的比较,两者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全自动电子血压计结果准确可控,检测快捷、便于操作、绿色环保,值得家庭推广临床应用。

  • 标签: 台式汞柱血压计 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脉搏 差异性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楔形截骨植骨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2015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楔形截骨+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8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分别于拔出引流管或皮片当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拍膝关节正侧位片,必要时拍摄膝关节应力正侧位片及下肢全长片,动态系统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复位后关节面再塌陷及下肢力线情况。术后6月根据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kneescoreHSS)膝关节评定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术后5-24个月随访,骨折均一期愈合,植骨融合率为98%,无排斥反应,术后患者分别于拔出引流管或皮片当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月无胫骨平台骨折再塌陷现象,下肢力线良好。术后6个月根据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2例,良28,中5例,差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关节镜监视下楔形截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操作简单,微创,并能同时处理合并多种关节内多发损伤,重建关节面光整的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胫骨平台 关节镜 微创手术 人工骨
  • 简介:摘要目的通多对核磁、实行标本的骨纤维管横纵径的测量对比,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由新疆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提供经防腐处理的脊柱实性标本20套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磁片,分别测量骨纤维管横纵径,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发现实性标本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L1~L5其长度分别为6.15±0.75mm、6.48±0.89mm、7.32±1.03mm、7.65±1.12mm、8.21±1.23mm;MRI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L1~L5的长度分别为6.03±1.05mm、6.52±0.83mm、7.49±1.2mm、7.63±0.82mm、8.37±1.34mm;实性标本测量与MRI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长度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中观察到脊神经后支走形、直径,对临床治疗定位参考有意义。结论实性标本测量骨纤维管结果较与核磁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骨纤维管 实体标本 核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种不同膀胱取石方法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二组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膀胱取石术的临床资料。钬激光碎石组于TURP术前行经尿道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造瘘口取石组于TURP术后扩大膀胱造瘘口电切镜监视下取石。对比二组膀胱结石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结石全部清除,术后无严重感染及尿外渗并发症发生。二组资料对比,造瘘口取石组手术时间较钬激光碎石组短(P<0.05)。结论二种取石方法均可用于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扩大膀胱造瘘口取石手术时间短,尤其适用于膀胱结石较大及多发性膀胱结石患者。

  • 标签: 膀胱结石 前列腺增生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产妇宫颈内口宽度宫颈长度的测量在早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具有早产征象且进行体检的初产妇,共80例,现根据产妇是否发生早产来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早产组与非早产组均利用阴道超声对其宫颈内口的宽度宫颈长度进行精准的测量,在此基础上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客观的比较。结果早产组的宫颈长度比非早产组长,宫颈内口宽度相对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长度的不断缩小内口宽度超过5mm以上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妇早产率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超声在产妇产前进行检测,便能够对产妇宫颈内口宽度宫颈长度进行准确的测量,在产妇早产中具有非常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超声 宫颈内口宽度 宫颈长度 早产预测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工作中测量血压时经常被忽略的几方面因素,为临床治疗不能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如对血压异常的患者,每次测量1次血压,二血压计袖带粘扣的过松,三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等五个方面。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56例患者,以单号病室的患者为对照组,双号病室的患者为实验组,每组均为78例。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影响血压相关五个常被忽视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统计。结果对于高血压患者测量次数以3次取平均值更为准确。体型肥胖者血压计袖带应加长、宽窄。血压计袖带尼龙粘扣的松紧性应符合要求。测量血压时血压计与被测量者心脏应保存在一水平面。被测量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等因素密切相关。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血压者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测得血压数据相对准确。

  • 标签: 血压测量 血压值 误差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究使用B超测量胎儿双顶、腹围与测量孕妇宫高腹围预测巨大儿的准确度。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8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行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方法一)孕妇宫高、腹围(方法二)的产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与产后新生儿体重进行核实。结果184例孕妇出生新生儿为巨大儿共12例,其中方法一预测为10例,符合率为83.3%;方法二预测为7例,符合率为58.3%。两种方法预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产前行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是预测巨大儿较好的指标,其准确度明显高于测量孕妇宫高、腹围,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巨大儿 超声检测 胎儿双顶径 腹围 孕妇宫高 腹围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背部体温测量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妇产科母婴同室的新生儿80例作自身对照,采用同一根普通玻璃体温计在22℃~28℃的室温下分别测新生儿背部体温与腋温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新生儿背部体温和腋温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背部体温测量安全可行,简便实用,也减少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

  • 标签: 新生儿 背部体温 腋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眼前段检查仪PentacamOrbscanII测量前房深度(ACD)、角膜缘白到白距离(WTW)的差异,分析二者的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近视患者72例(144眼),分别使用PentacamOrbscanII测量。两种仪器检测数据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72例等效球镜为-2.0~-14.0D,平均-6.40±2.38D,PentacamOrbscanII测量ACD的平均值分别为3.22±0.255mm3.13±0.2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72,p=0.000);测量WTW的平均值分别为11.66±0.340mm11.46±0.30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70,p=0.000)。两种仪器测量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均具有相关性(r=0.975,p=0.000;r=0.941,p=0.000)结论PentacamOrbscanII测量眼部无器质性疾病人群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entacam的测量结果略大于OrbscanII。

  • 标签: Pentacam Orbscan II 前房深度 角膜缘白到白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体检人群的骨密度结果规律来探讨影响骨密度的因素。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对596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跟骨测定,对自动分析的骨密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检人群中,骨密度正常者的比例为41.8%,骨密度异常的比例为58.2%。男性体检者骨密度异常的比例低于女性,女性体检者的骨质疏松比例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50岁以后的体检者骨密度异常比例高于小于50岁的体检者(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体检人员的骨密度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女性的骨密度异常发生比例显著高于男性。

  • 标签: 骨密度 超声骨密度仪 体检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间角的改变与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因肘关节外伤摄片且经临床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150例,其中男82例,女68例,所有儿童均采取标准正侧位X线摄片,分别测量肱骨髁间角的大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无畸形及骨折等异常的肘关节肱骨髁间角的角度一般为10°~15°,本例研究发现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肱骨髁间角的平均角度为6.98°,不同年龄、性别肱骨髁间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肱骨髁间角大小的改变,可作为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辅助参考指标。

  • 标签: 儿童 肘关节 髁上骨折 肱骨髁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