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日本京都大学和筑波大学的研究小组报告说,用光照射灵长类大脑中特定的神经回路,可实现对目标神经回路的高精度操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排便障碍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功能排便障碍便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乳果糖15ml,2次/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治疗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治疗满意度位86.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法治疗功能排便障碍便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排便效果,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功能性排便障碍性便秘 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糖尿病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寻找其可控制因素,探讨其控制措施,以降低非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5年~2012年来我院围产保健门诊检查并分娩的非糖尿病巨大儿的产妇157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新生儿体重为2500~3999g的产妇15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孕早期体重指数(BMI)、孕期增重、分娩孕周、剖宫产率和发生羊水过多、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等因素,寻找可控制的非糖尿病巨大儿的因素。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孕早期BMI、孕期增重、分娩孕周、剖宫产率和发生羊水过多、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产妇的早孕期BMI、孕期增重、分娩孕周等为非糖尿病巨大儿的可控制因素。结论若控制产妇孕前体重并适时怀孕、控制产妇孕期体重并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非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

  • 标签: 巨大儿 孕早期BMI 孕期增重 分娩孕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盆底失弛缓便秘患者,均实施生物反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排便症状积分以及肛管表面肌电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肛管表面肌电指标均显著改善,经t检验检验行统计学处理后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排便症状积分均显著改善,经t检验检验行统计学处理后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和临床排便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 盆底失弛缓性便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功能便秘(FC)的疗效及综合护理。方法采用立式ASE2000型生物反馈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共观察15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FC诊断标准。结果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FC150例,显效105例,有效23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5.3%,无一例因心理因素而终止治疗。结论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FC疗效确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FC患者心理状态和便秘症状,全面提高FC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仪 功能性便秘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畸可控的笑容特征指标对微笑美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男女微笑时的照片各一张,截取面下1/3的微笑时的照片,使用修图软件将正畸可控的笑容指标(正畸可控笑容指标有上切牙下唇间距、上颌牙合平面斜度、切牙暴露量、露龈量、颊廊面积、以及笑弧)进行改动,再随机选取150名18~24岁之间的志愿者对改动的照片进行比较打分,满分为100分,最后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切牙暴露量与笑弧的弧度两个变量跟笑容图的得分成正比,露龈量、颊廊的大小、上切牙下唇间距以及上颌牙合平面倾斜度与笑容图的得分成反比。结论正畸可控的笑容指标对微笑的美观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面下部的唇齿龈的位置,在对患者进行正畸调整时需对唇齿龈的相关位置进行把控。

  • 标签: 笑容特征指标 微笑美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操作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低频脉冲电刺激及针刺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操作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洼田氏饮水试验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操作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肌电生物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行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便秘(FC)患者的依从、疗效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生物反馈训练同时给予61例观察组FC患者自我效能干预,将既往接受常规干预的74例FC患者作为历史对照,在10次干预后对两组进行依从、疗效等评价。结果(1)自我效能干预后,观察组FC患者的自我效能显著提高,且依从得分明显高于历史对照组(P<0.01)。(2)干预后,观察组FC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为83.61%,显著高于历史对照组62.16%的总有效率(P<0.01);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3.44%。结论自我效能干预不仅能提高FC患者的自我效能及依从水平,还可有效改善生物反馈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方法以及随访信息反馈,提出从单纯电话随访到信息的双向反馈,可缩短医患间距离,给医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电话随访 患者 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线性总义齿固位稳定性。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线性总义齿修复患者24例,根据其牙槽嵴骨吸收程度进行分级,固位力测试仪对上下颌总义齿固位力进行测试。结果线性上颌总义齿固位力测试结果2例固位力值<30N,9例固位力值为30-40N,13例固位力值为>40N;线性下颌总义齿固位力测试结果Ⅰ+Ⅱ级为(3.73±0.58)N,Ⅲ级为(3.02±0.62)N,Ⅳ级为(2.67±0.71)N。结论在线性总义齿在功能状态下,剩余牙槽嵴骨吸收较为严重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稳定性和义齿固位,更利于义齿功能的发挥。

  • 标签: 线性 总义齿 固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线性是反映实验方法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临床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砝码。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分析和系统方法已用于线性评价,检测结果的偏差与线性密切相关。用RIA法定量β-HCG在与临床密切结合上存在较大差异,分析方法与待测物浓度常呈非线性关系,出现非线性偏差,导致准确不高和实用不强,测定值与真值有较大的偏倚。通过确立实验检测方案回归线性检测可报告范围,达到回归检测结果的可靠、准确

  • 标签: RIA 可报告范围 线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血站反馈输血信息临床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本站2015年9、10期间本市用血单位医务人员40名,应用4项临床输血信息反馈表及用血单位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发放到各个用血单位,按照临床输血信息反馈表及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所反馈出的结果,评价本站服务水平。结果经两表所反馈结果显示,临床用血单位的满意度经反馈信息分析后,用血单位对于本站服务质量十分满意。结论血站工作人员积极做好临床输血信息的反馈工作,对用血单位的满意度实施问卷调查,能够清楚的找到血站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解决措施,进一步提升血站服务的质量。

  • 标签: 血站 反馈输血信息 临床分析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生物反馈对盆底肌协调功能障碍便秘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前来我院治疗的盆底肌协调功能障碍便秘患者88例,采用中医情志法+生物反馈法进行护理,分析护理前后的排便困难度、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度、排便次数、肛门直肠测压数据。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盆底肌协调功能障碍便秘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中医情志法与生物反馈法,有助于降低排便的难度,减少不适感,提升舒适度,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情志 生物反馈 盆底肌协调功能障碍性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一年来,我院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35例,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肛门直肠测压情况。结果治愈率54.28%;总有效率91.43%;治疗后肛门直肠测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有确切疗效。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出口梗阻型便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联合kegel运动对产后压力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轻中度90例压力尿失禁作为研究对象,每周治疗2~3次,每次20~30分钟,10~14次为一个疗程,同时结合kegel运动疗法,疗程结束后通过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问卷调查及尿垫试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90例患者中有48例轻度尿失禁患者完全治愈(占53.33%);32例中度尿失禁患者中治愈20例(占22.22%),有10例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占11.11%)。结论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运动改善产后压力尿失禁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盆底肌 凯格尔运动 压力性尿失禁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让全员主动参与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用的一级质控方案。方法在原有质控基础上建立护理质量日反馈本,将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随时记录及时反馈整改,每周对问题多的护士重点培训,月底考核护士对反馈问题的知晓与标准的掌握,季度汇总统计反馈问题发布情况及重复发生率。结果对2014年1~12月反馈问题记录情况统计比较,7~12月护士主动参与质控的积极性,对反馈问题的知晓率与标准掌握率较1~6月均有显著提高(P<0.01),7~12月反馈问题的重复发生率较1-6月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质量日反馈本应用到临床可达到护理治疗持续改进的目的。

  • 标签: 护理质量 日反馈本 科室质量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器对于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68例小儿抽动症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选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及随访观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从而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器对于小儿抽动症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且结果比较上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器可自动调节并有效控制小儿抽动症患者的脑电活动,而且治疗的持久高。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器 小儿抽动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彩超引导下水囊导尿管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肾积水。观察造瘘管引流情况、肾积水改善情况、肾功能恢复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肾积水治疗率。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科开展彩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肾积水12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水囊导尿管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肾积水63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留置导管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肾积水63例。结果实验组中肾造瘘引流通畅达100%,肾积水改善达92.06%,肾功能恢复达96.83%;对照组中肾造瘘引流通畅达90.48%,肾积水改善达79.37%,肾功能恢复达87.30%。结论水囊导尿管作为肾造瘘管治疗肾积水,具有固定牢靠,不易脱落,管腔粗,引流通畅,而且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易掌握,推广应用前景好。

  • 标签: 肾积水 水囊导尿管 肾造瘘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收治的115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行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对比两组对治疗的依从、病情程度、生活质量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中以研究组对治疗的依从较高,病情较轻,生活质量较好,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既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及改善病情,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循环质量反馈模式 精神科 依从性 病情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