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方法对106例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本次所选的病患中平均出血量大致为(302.0±130.2)ml,平均的手术时长为(60.3±12.7)min,手术后的2到24小时中平均出血量为(62.5±37.6)ml,病患住院的平均天数为(6.7±1.2)d。产褥期的病率为14.2%(15/106)。对这106个病例进行了产后42天和6个月的随机查访,在生产后42天左右,全部病患的子宫无论形态和大小都恢复了正常,产后恶露正常;在生产后6个月,其中的43人恢复正常月经,63人由于哺乳未能恢复月经。结论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这些技术是可操作的,也是安全的,但是操作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分析50例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挖除患者(观察组)及5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患病率及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患病率及住院时间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挖除子宫肌瘤安全、可行。

  • 标签: 剖宫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拟行外科手术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腹腔镜组,其中对照组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则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较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更低的医源性创伤,同时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康复速度较快,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微创手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50例与妊娠无子宫肌瘤行单纯剖宫产术70例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果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但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白蛋白下降值、术后红细胞比容(HCT)下降值,术中缩宫素的用量及术后恢复情况均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操作步骤是安全可行的,既解除了患者的病痛及心理压力,又节省了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腹与经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40例符合研究标准且无禁忌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人。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使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住院总天数以及对术后情况的情况进行统计列表分析来比较两种手术的优点。结果采取腹腔镜治疗组的患者在术后无论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回复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术后恢复等方面的情况均要明显优于经腹治疗组的患者。结论使用腹腔镜手术来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同时在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 标签: 经腹治疗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治疗 效果观察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两种常用止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术中采取子宫动脉阻断术,对照组采取垂体后叶素止血,对两组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和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分别为55.5±19.1ml和66.4±8.4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体温方面不存在差别(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术止血效果良好,且不影响患者术后卵巢功能。

  • 标签: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 止血 子宫动脉阻断 垂体后叶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剔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组行剖宫产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仅行行剖宫产术。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褥病、术后出血以及切口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剔除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但是对于合并较大肌瘤患者在术中要仔细处理。

  • 标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以及作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剖宫产的同时进行剔除子宫肌瘤,对照组单纯进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伤口愈合等稍微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在进行子宫肌瘤剔除中肌瘤直径大于5cm的出血量显著多于直径小于5cm的肌瘤,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在生产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子宫肌瘤 妊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剔除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比较18例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后子宫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前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雌二醇(E2)等指标与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雌二醇(E2)等指标与术后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良好,对子宫功能的影响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剔除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接受剔除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的随访和检查结果,分析其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超过40岁的子宫肌瘤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年龄不超过40岁的患者,肿瘤直径大于5cm的患者的复发率远低于直径不超过5cm的,多发肿瘤的术后复发率远远高于单发肿瘤,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不同主要位置的肿瘤患者的复发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剔除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可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剔除手术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科完成的13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患者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全面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做好出院宣教及术后随访,有利于保证对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

  • 标签: 多发子宫肌瘤 剔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异物的病因及后果,异物剔除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及预防方法。方法用0.5%倍诺喜表面麻醉,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一次性针头剔除异物及锈斑,术后常规滴抗生素滴眼液。结果麻醉效果好,减少了薄翳,视力无明显下降,未见感染。结论在裂隙灯显微镜剔除异物,创伤减少,但应积极预防,及时、合理治疗。

  • 标签: 角膜铁性异物 裂隙灯显微镜 0.5%倍诺喜 0.3%氧氟沙星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V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疗效。方法将10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3例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为TVM组,53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为LM组,比较两组临床指征、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V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LM组(P<0.05),肌瘤数目明显多于LM组(P<0.05),肌瘤最大直径均明显大于LM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LM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M组(P<0.05)。结论TVM术与LM术均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TVM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LM术操作要求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90例,根据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除手术时间长之外,其中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如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传统经腹 子宫肌瘤剔除术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裂隙灯下浅层角膜异物剔除术的护理措施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角膜异物针或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在裂隙灯下剔除角膜浅层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裂隙灯下使用异物针或一次性注射器取角膜浅层异物具有清晰、安全、彻底、剔除干净、无异物残留和角膜损伤,术后无一例感染。结论裂隙灯下使用异物针或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取异物由于视野清晰,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提高了角膜异物一次性取出的成功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 标签: 浅层角膜异物 剔除 裂隙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子宫肌瘤经腹腔镜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对患者的创伤小,手术耗时及术后恢复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宫颈肌瘤挖除术的手术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0月~2012年10月对9例行经阴道宫颈肌瘤挖除术进性分析总结。结果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0min,平均出血量约100ml,住院时间5~8天,平均6天。结论对宫颈肌瘤暴露较好,宫颈肌瘤大小适宜(5-8cm),经阴道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而手术成功与术前诊断、术者阴式挖除的经验、技巧有关,此术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宫颈肌瘤 经阴道子宫肌瘤挖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在腹腔镜下行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行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腹腔剔除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率低、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剔除术 临床效果 手术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配合。方法对6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1天访视患者并密切配合手术进程。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和密切的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均以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均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将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血量明显更少,其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仅为6.58%,明显性低于对照组的30.26%(P<0.05)。结论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