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颅内脑静脉血管瘤(CVA)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一例CVA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CTA可以显示CVA典型形态学改变。结论CVA具有特异影像学特征,CTA可以满足诊断需要。

  • 标签: 脑静脉性血管瘤 CT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阻力指数(RI)的变化规律。方法搜集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50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50例颈部动脉超声表现正常的患者的声像图及彩色血流频谱图做对照分析研究。结果阳性病例中,RI>0.75的患者有35例,其中10例R≥I0.80,0.80>RI>0.75的25例,RI≤0.75的患者有15例,5例表现颈内动脉狭窄;阴性病例中,0.80>RI>0.75的有5例,RI≤0.75的45例。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阻力指数偏高,颈动脉RI在评价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测 颈动脉粥样硬化 阻力指数(RI)
  • 简介:摘要目的就急性脑血管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心电图异常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急性脑血管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心电图异常临床分析,同时,选取同期所收治的59例单纯心血管病患者为B组,心电图诊断仪器采用EKl0型心电图仪,心电图诊断标准采用黄宛主编的《临床心电图学》的标准,以患者第一次入院心电图为准,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的特点与预后、临床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者出现心电异常的比例要高于A组患者,主要原因在于第一,B组患者为单纯心血管病患者,因此,其出现心电图改变、体征改变必然会大于A组;第二,A组患者中多数患者病情相对较轻,梗死范围或者出血量及不大,脑组织受损情况还远远达不到、引起继发性心电图异常的程度。结论诊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应该加强心动能监测、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

  • 标签: 脑出血 缺血性卒中 急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加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对心血管疾病综合运用了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和相应的心理关爱护理,能较好的配合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工作。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治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结合非常重要。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一般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面对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和治疗任务的繁重问题,探讨加强和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通过抽取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以来的二百四十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案例,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相关的不规范因素,进而探讨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中四方面不规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患者的康复时间延长。结论对于护理中的四方面不规范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可有效提升心血管患者的康复水平。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质量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血管瘤婴儿行磁共振三维动态血管成像时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便于为此类婴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80例血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婴儿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管瘤婴儿行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检查时,通过对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让其早日出院,而且还可以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血管瘤 护理干预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蔓状血管瘤成像效果及诊断意义。方法分析经病理验证为蔓状血管瘤的患者的CTA后处理的显影效果。结果对10例患者不同发生部位的血管瘤,CTA能够清晰显示其供血动脉走行、静脉石及邻近静脉回流情况。结论MSCT在诊断蔓状血管瘤方面尤其优势。

  • 标签: 蔓状血管瘤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脑血管患者进行鼻饲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心得。方法随机平均的将我科室收治的60例重症脑血管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讨论,对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对另一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早起给予鼻饲设为观察组。通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14天内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的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值,经过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临床意义。结论对重症脑血管患者早期实施鼻饲肠内营养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为患者康复提供营养支持,增加患者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脑血管 鼻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目前世界上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人数约为130—150万。因受国内现有医疗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脑血管意外存活者在医院度过急性期后,只能在院外接受单纯的药物治疗,等待功能的自然恢复,许多患者疑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对患者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具有较大临床意义,接受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比自然恢复率相比有很大提高,足部畸形减少、关节畸形减少、日常生活独立者明显增多,早期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注射杏丁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杏丁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每日1次静点,连续给药15天。结果58例病人经治疗基本痊愈18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8例。结论杏丁注射液对轻、中型的缺血型脑血管病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杏丁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

  • 标签: 杏丁注射液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6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已经有3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结论患者经过治疗后对其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5例患者进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结论该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积极态度,主任医师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神经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通路中的一些关键因子或受体,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目前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肿瘤 抗血管生成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PAD)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美国Vista超声血管诊断仪,测定糖尿病患者的双侧踝部、足背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采用3个比值中数据最低者为ABI值。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后,观察糖尿病与ABI的关系。以ABI<0.9或大于1.30为异常。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约75%踝肱指数(ABI)在异常范围之内。Vista超声血管诊断仪是检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手段,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踝肱指数 下肢血管病变 Vista超声血管诊断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入院诊治的心脑血管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脱水、止血等常规支持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辅以疏血通静脉应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在两周疗程结束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采用疏血通联合西医综合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疏血通 心脑血管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褥疮对于神经内科护理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此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脑血管疾病瘫痪者褥疮的预防及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褥疮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