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mac、caspase-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胃癌标本62例,正常胃黏膜标本15例作对照。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c、caspase-3在两者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Smac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并随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明显增高(P<0.05)。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随淋巴转移的产生、临床分期的提高而明显降低;随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P<0.05)。Smac、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Smac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直接抑制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凋亡的发生。

  • 标签: 胃癌 Smac caspase-3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健康教育的对策、形式。方法针对门诊病人的特点,门诊健康教育的目标,门诊健康教育的内容采用有效的健康形式。运用因人、因病、因情况实施健康对策,采用候诊、随诊教育,赠送健康教育处方,组织疾病专题讲座、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等措施满足病人的需求。结果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针对性地言传身教,能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 标签: 门诊健康教育形式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克隆编码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依据。方法PCR扩增人GM-CSF基因编码序列,定向克隆入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PCR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重组质粒经PCR、限制性内切酶及DNA测序证实构建成功;且诱导后能在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PET-GMCSF嵌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了PET-GMCSF蛋白,为进一步研究GM-CSF功能奠定基础。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刊登的一篇医学论文,分析了数千种李斯特菌的基因信息,这类细菌会造成严重的食源性疾病。这项研究发现了更容易引起疾病的那些菌株,并且发现了先前人们所不知道的细菌感染人类致病的重要原因,未来或可更好地监控这些病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强居民对控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发生。方法采用口头宣教、电化宣教、宣传栏教育、讲座、咨询等和发放宣传资料相结合,个别交流与集体宣教等方式1,对社区内居民进行全面控烟健康指导,从而促进吸烟者戒烟、被动吸烟者远离吸烟环境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创造舒适生活环境。结果吸烟者有效戒烟、被动吸烟者远离吸烟环境,创造良好无烟生活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健康教育是促进控烟不可缺乏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控烟 健康教育 形式 内容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并包装大鼠Six2基因过表达慢病毒及建立稳定过表达Six2基因的MES23.5细胞株。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Six2基因片段并将其连接于含有嘌呤霉素抗性的pLV-CS2.0-N-HA载体质粒,采用慢病毒包装四质粒系统(pRRE/pVSVG/pREV/pLV),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将四质粒按一定比例转染293T细胞;收集慢病毒上清并感染MES23.5细胞株,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Six2的MES23.5细胞株,Westernblotting检测Six2蛋白的表达。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果表明在900bp处有一明显条带;Six2测序结果显示序列与genebank上的序列完全一致;嘌呤霉素筛选病毒感染的MES23.5细胞,传代筛选第5代后细胞几乎无死亡现象;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在分子量为23.4kDa处有相应条带。结论成功构建过表达Six2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得到了较高滴度的病毒悬液;建成稳定表达Six2基因的MES23.5细胞株,此研究为进一步探讨Six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工具。

  • 标签: Six2 慢病毒 载体构建 过表达
  • 简介:摘要AD是老年性痴呆症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尽管人们至今对AD的病因仍然缺乏明确的认识,却普遍认为Aβ是与AD病源相关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这种蛋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容易发生自身聚集,因此Aβ聚集形式和聚集过程被认为与AD的病因极具相关性,Aβ在体内和体外主要存在单体、寡聚体和纤维三种形式,其中Aβ寡聚体被认为是引起AD发病的重要原因,与Aβ寡聚体相关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对Aβ寡聚体的毒性、分子结构、分类和意义进行分析与总结。

  • 标签: &beta 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症 寡聚体 毒性研究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在就诊过程中掌握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基层医院的农村患者对疾病的预防、诊治及康复能力。方法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因人而异,满足门诊病人的健康需要。结果通过健康教育,门诊病人掌握了就诊须知及对疾病的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知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门诊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了病人的健康行为,同时也促进了护患关系的改善,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病人 健康教育 对策 形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CD34、HLA-DR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D34/HLA-DR抗原共表达与AML完全缓解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同期收治的AML初治组患者65例(其中治疗后完全缓解者38例,未缓解者27例)骨髓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HLA-DR的表达,同时统计初诊时的白细胞数等临床指标。结果31例CD34/HLA-DR共表达AML患者仅有12例达到完全缓解,CR率为38.71%,而34例非CD34/HLA-DR共表达AM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达76.47%,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CD34、HLA-DR共表达AM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较低,为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 标签: CD34 HLA-DR急性髓系白血病 完全缓解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查房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拓展护理查房形式成为了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多形式的护理查房,可以有效指导护理工作的落实,解决护理难题,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在介绍护理查房形式的基础上,阐述多形式护理查房开展的效果。

  • 标签: 多形式 护理查房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6例服用文拉法辛,另一组32例服用阿米替林,疗程6周,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以临床总体量表(CGI-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项目评定,并与治疗第1、2、6周末评定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结果文拉法辛治疗组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少较轻,疗效与阿米替林治疗组相仿。结论文拉法辛是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安全有效药物。

  • 标签: 文拉法辛 阿米替林 躯体形式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7月诊治的106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服药习惯等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理解能力等自身的个性化情况定期的对患者展开相应的健康宣传教育。3个月后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宣传教育组)在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实验组病例血压控制的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定期对高血压患者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能够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正式开始进行护理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给予患者8个星期的护理干预后,其SDS与SAS评分出现显著下降。结论针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发挥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SP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用兔作下颌骨骨折的动物模型,分别于骨折前1天及骨折后第1、4、7、14、28天取骨断端组织标本作成石蜡切片并用LsAB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以探讨SP在骨组织,特别是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P在骨组织及其周围软组织中广泛表达;从骨折后第7天出现增强,第14天到第28天表达最强。结论在下颌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SP在骨组织细胞上的表达增强,SP对骨折的愈合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SP 下颌骨 骨折愈合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630在胃癌细胞组织中的表达形式,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选用茎环实时RT-PCR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细胞及癌旁组织中miR-630的表达,并分析miR-630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结果选用茎环实时RT-PCR方法检测miR-630表达的敏感性较强和特异性表现良好。miR-630在胃癌细胞组织中的表达(0.85±0.24)明显小于正常胃组织(1.63±1.02),统计学差异很明显(P<0.05)。miR-630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细胞组织体中的表达(0.65±0.13)低于未发生转移的胃组织中的(0.94±0.48,P<0.05);在已经高度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小于分化较小肿瘤组织中的,其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miR-630的表达与性别、年龄、TNM分期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miR-63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一定关联。miR-630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胃癌治疗的新靶标。

  • 标签: 微RNAs 胃肿瘤 肿瘤转移 miR-630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EBV相关胃癌(EBVassociatedgastriccarcinomas,EBVaGC)和与之匹配的EBV阴性胃癌(EBVnetativegastriccarcinomas,EBVnGC)VEGF的表达,同时检测EBV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它们在EBVaG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3例EBVaGCs、45例与之相匹配的EBVnGCs和58例相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RT-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EBV相关基因(核抗原EBNA1和EBNA2编码基因,潜伏膜蛋白LMP1编码基因,早期基因BARF1和BHRF1)的表达。结果①癌组织VEGF阳性率为72.41%(42/58),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87.93%(51/58)(P=0.022);EBVaGC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84.61%(11/13),明显高于EBVnGC组织68.9%(31/45),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928,P=0.047)②13例EBVaGCsEBNA1mRNA均为阳性,而EBNA2和LMP1mRNA均为阴性;早期基因中有6例BARF1表达阳性,2例BHRF1表达阳性。结论①EBVaGC及EBVnGC中高表达VEGF,但是EBVaGC中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程度不如EBVnGC②EBVaGC组织中LMP1和EBNA2表达阴性,与c-myc的表达和细胞增殖无明显相关性,早期基因BARF1和BHRF1可通过转化细胞等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在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颊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随机抽取的8例颊部正常组织、8例癌前病变、16例颊鳞癌石蜡切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16例口腔颊癌中survivin表达阳性14例,阳性率为87.5%,颊部癌前病变组中survivin表达阳性7例,阳性率为87.5%,8例正常组织中survivin0表达,survivin在颊癌和颊部癌前病变中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颊癌组织中survivin过度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是口腔颊癌发病的机制之一。

  • 标签: survivin 颊鳞癌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