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抚对正常婴儿生长发育、睡眠、奶摄入量、体重的影响。方法观察期为6个月,每天记录体重、吃奶量,出生后第10天进行身长、围的测量,采用SPSS.10统计处理软件。结果婴儿出生的10天,奶摄入量、体重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生长发育抚组明优于对照组。结论抚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可改善婴儿睡眠;提高奶摄入量

  • 标签: 抚触 婴儿 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娩位难产应用徒手旋转胎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选取2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选取徒手旋转胎的方式进行胎方位调整,对照组选取胎吸引术进行胎方位调整,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成功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神经行为(NBNA)得分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自然分娩成功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NBNA得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徒手旋转胎的方式有利于帮助产妇减轻痛苦,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徒手转胎术 头位难产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抚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抚组于出生后第2天开始在基本养育的基础上进行抚。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7第天摄奶量和体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抚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加强免疫力,有利于新生儿的发育,还可促进母子情感交流,此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抚触 新生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计压肠板托胎娩出法在位剖宫产取困难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剖宫产术中取困难者286例,采用压肠板助娩。结果286例徒手娩胎失败后,改用压肠板助娩成功280例,无新生儿产伤及死亡,无子宫切口下段撕延,产后出血无增加。结论剖宫产术中取困难时使用压肠板助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使用方例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取头困难 压肠板托胎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抚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温习近15年新生儿抚相关文献,进行统计、整理。结论新生儿抚简便、易行、益处多,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抚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配合抚的影响。方法将600例新生儿分为2组,游泳配合抚组300例,对照组300例,分别记录出生体重、出院体重、出院1周后体重;护理后进奶量;每日睡眠及大便次数。结果新生儿出生第2天游泳配合抚后第1次平均进奶量,游泳后第1次平均睡眠时间,游泳后大便平均次数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与半月体重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配合抚,能促进进奶量、睡眠及大便的排放,有利于1周后体重的增长。

  • 标签: 新生儿 游泳 抚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的鉴别要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64例初产妇位难产,观察其临床表现及分娩结局。结果本组64例位难产中,剖宫产63例,其中巨大儿、骨盆异常所致的盆不称28例,占43.8%。活跃期延长或停滞,伴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胎下降受阻35例,占54.7%。胎吸助产1例,占1.6%。结论发现产程异常时及时处理,可降低母儿不良预后。

  • 标签: 头位难产 剖宫产 分娩三要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疗法在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录的15例鸣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推拿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对病人采取推、拿、提、捏、揉等手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治疗后头鸣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持续推拿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10例症状治愈,4例效果显著,仅1例病况严重,延迟1个月治疗后恢复。结论中医疗法用于鸣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 标签: 推拿 头鸣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患者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1例位难产孕妇,对其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131例位难产孕妇有部分实施剖宫产,部分实施阴道助产;导致出现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位难产的出现会导致孕妇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等问题。结论位难产发病率一般较高,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并且很复杂,需要早期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止。

  • 标签: 头位难产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的处理方法,降低头位难产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3年2月一年间245例位难产的原因,临床表现,总结难产的处理方法。结果位难产是产科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尽早发现难产的原因,及时处理,能降低头位难产率及剖宫产率。结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因素是决定分娩的四大因素,正确处理胎与骨盆的关系是处理头位难产的关键,可以减少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程图 胎头吸引 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采用抚方法的效果,为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将在我院母婴同室区住院的88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加用抚方法护理,对两组新生儿的身体发育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抚方法干预组新生儿的身体发育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加用抚方法能够促进新生儿发育。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抚触方法 效果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位难产剖宫产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位难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位难产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在宫口开大≥6cm时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予以观察组在宫口开大<6cm时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对比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切口裂伤、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三种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口开大小于6cm时为处理头位难产的最佳时机,行剖宫产时能降低产后出血、子宫切口裂伤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

  • 标签: 头位难产 剖宫产 时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徒手旋转胎成枕前位变难产为顺产。方法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导尿,术者在宫缩间歇期手握胎头上托旋转胎成枕前位,宫缩时嘱产妇屏气向下用力,同时助手从腹部配合同方向推移胎儿背部,胎下降不再回转时再慢慢松手。结果徒手旋转胎术38例,成功30例,成功率78.94%;失败8例,失败率21.06%。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8分26例,4~7分4例。结论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扩张6~7cm,徒手旋转胎成枕前位,变难产为顺产。

  • 标签: 徒手旋转 处理 头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配合围刺法治疗肱二肌长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弹拨、按、揉、环转等推拿手法配合围刺法治疗。结果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肩关节功能改善或恢复,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推拿配合围刺法治疗肱二肌长腱腱鞘炎对于改善肱二肌长肌腱的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肱二头肌长头腱 腱鞘炎 推拿 围刺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泳与抚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0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沐浴,不予任何特殊干预。结果两组新生儿出院时吃奶量、体重、身长和头围明显高于出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增加幅度更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游泳与抚,对促进新生儿全面发育能够起到积极效果,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是一项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安全有效的护理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游泳 抚触 护理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抚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足月分娩的152例新生儿,对照组采用传统抚,观察组采用早期抚,对比新生儿黄疸指数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过早期抚干预后,第2d到第7d的新生儿黄疸指数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明显较低,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抚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数,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症状,从根本上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抚触 新生儿黄疸指数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婴儿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58例健康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在院常规进行新生儿健康宣教、抚护理及抚指导;对照组25例新生儿予出院后一周随访一次,实验组33例新生儿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再对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情况作回顾性分析与对照,比较两组婴儿家庭抚的实施率,比较两组婴儿在出生后第42天的体重、围及身长。结果实验组家庭抚实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婴儿的体重、围以及身长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在婴儿抚的应用中效果理想,能够提高出院后婴儿抚执行率,促进婴儿的躯体发育。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婴儿抚触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