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抚护理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4月84例新生儿新生儿并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抚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新生儿的抚护理。比较两组家长对护理满意评价;新生儿体重增长量、身长增长量、摄奶量;新生儿黄疸等疾病发生率。结果抚护理组家长对护理满意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抚护理组新生儿体重增长量、身长增长量、摄奶量高于对照组,P<0.05;抚护理组新生儿黄疸等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抚护理的应用与护理效果确切,可对新生儿产生温和刺激,促进机体和神经系统发育,加速体格生长,提高进食量,预防疾病发生。

  • 标签: 新生儿抚触护理 应用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对新生儿黄疸消退的影响。方法169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抚的实验组85例和非抚的对照组84例。分别测量新生儿出生7日的经皮胆红素值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抚实验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在1天后明显低于非抚的对照组(P<O.05)。结论新生儿抚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抚触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抚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抚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30/3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失时间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抚运用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中,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抚触 新生儿黄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进一步研究抚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诊治的100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抚方法。结果察组的患儿喂养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抚在喂养不耐受护理当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喂养情况。

  • 标签: 抚触 新生儿喂养 不耐受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胎娩出速度助产技术在降低会阴裂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符合阴道分娩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助产士通过用手来控制出头速度来保护会阴。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手掌上托的方法保护会阴。比较两组患者的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产后会阴水肿、伤口疼痛、伤口缝合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控制胎娩出速度助产技术,会阴的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水肿及缝合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控制胎娩出速度助产技术,可有效的降低会阴的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水肿及缝合时间,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 标签: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技术 接生技巧 自由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抚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46例早产儿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抚护理,评估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早产儿日摄奶量、热卡、体重增长量更高,恢复出生体重日龄、PN停止时间以及达FEN时间更早,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联合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明显低于常规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7.216,P=0.008)。结论早期微量喂养的基础上联合抚护理可有效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使之更快发育成熟,增强胃肠动力与胃肠喂养耐受性,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早期微量喂养 抚触 体重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对视,听,等本体觉的信息刺激还没有重视,前庭觉信息的输入还不够.因此在育婴中应加强前庭信息的输入。如果在新生儿期、婴儿期给予适当刺激,使前庭信息输入充分,脑的结合功能就强。本文就是通过分析儿童感觉综合能力失调症状的危害,通过早期的训练,降低感觉统和失调儿童发生率。

  • 标签: 视觉听觉触觉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位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位难产产妇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分娩结局和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阴道助产分娩率37.50%/35.00%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3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剖宫产率30.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结论循证护理在位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并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头位难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位难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产程行自然分娩及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徒手旋转胎助产护理。结果两组产妇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时,施以徒手旋转,能够减少产妇的痛苦,使其变难产为顺产,降低剖功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胎儿窘迫率,在一定程度上为母婴健康提供了保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抚源于英语touch,是指轻轻地按着来回移动。婴儿抚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概念,通过对婴儿皮肤感官的温和刺激,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长及应激能力的提高,促进婴儿的健康发育。目前许多国家已将抚视为对婴儿健康最有益、最自然的_种医疗技术,抚已成为医院日常护理的一部分。

  • 标签: 早产儿 抚触 口腔按摩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婴儿抚护理对改善早产儿黄疸及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到2017年11月于我院出生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婴儿抚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胆红素水平,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出生3d时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之后试验组胆红素水平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婴儿抚护理能有效改善早产儿胆红素水平,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婴儿抚触护理 早产儿黄疸 并发症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在脑梗死早期运用对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在脑梗死早期运用对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显著,可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进而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头针 早期 康复训练 脑梗死 上肢运动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徒手旋转在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6例位难产产妇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徒手旋转的方式进行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体位变化的方式进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的顺产率、分娩时间以及产妇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顺产率和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娩时间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旋转在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提升了产妇的顺产率,降低了分娩时间,后续工作中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吸引器和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阴道分娩产妇,例数100例,采用抽签或随机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日到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阴道分娩产妇)、对照组一组(50例阴道分娩产妇),分别实施胎吸引器和产钳助产,对比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2.00%、窒息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10.00%、窒息发生率8.00%(P<0.05)。结论胎吸引器和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相比,胎吸引器具有显著优势,受到多数产妇青睐,值得研究。

  • 标签: 胎头吸引器 产钳助产 阴道分娩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新生儿护理中开展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参与实验,入选新生儿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两组,Ⅰ组接受常规标准抚护理,Ⅱ组接受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对比观察两组的干预情况。结果相比Ⅰ组,Ⅱ组干预后第1d的哭闹率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d相比,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比Ⅰ组在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上均显著缩短,在出生第3d睡眠时间上显著延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引入音乐及先俯后仰卧位抚,能够使新生儿获得更理想的干预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音乐 先俯后仰卧位 抚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进行妇科腔镜手术的过程中头低脚高截石位的安置方式以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在我院妇科进行妇科腔镜手术治疗40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实行头低脚高截石位,并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并发症的产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都成功的结束了手术,只有1例患者产生手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症状为伤口感染,同时全体病人对护理都表示十分满意。结论在对患者实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时候,选择低脚高截石位对患者进行安置,能够确保手术的成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腔镜手术 头低脚高 截石位 安置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枕后位难产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利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胎旋转法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伤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为85.0%(34/40)与对照组60.0%(24/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出血、产伤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胎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即能有效提升产妇顺产率,并减少各种并发症,还能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胎头旋转法 枕后位难产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钳术、胎吸引术在阴道助产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这两种助产方式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助产术式。方法通过对本院阴道助产的46例产妇,其中产钳助产25例,胎吸助产21例。对其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以了解两种助产方式具体效果及母婴损伤进行比较。结果产钳助产术的母体损伤明显高于胎吸引组,而胎吸引助产术的新生儿损伤又高于产钳助产术组。结论胎吸引术对于基层医师特别是产钳经验不足的医师更为适用,正确操作安全性较高;产钳助产术适用的范围更广,但技术掌握较困难。通过仔细检查后选择合理的助产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母婴安全。

  • 标签: 阴道助产 胎头吸引术 产钳助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头位难产待产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86例位难产待产产妇为此次实验研究任务的主要对象,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3例,实施传统体位分娩,研究组为43例,予以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统计数据并比较分析,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4.65%)、自然分娩率为(72.09%)、阴道助产率为(20.93%)、剖宫产率为(6.98%),均优于参照组产后出血率为(20.93%)、自然分娩率为(25.58%)、阴道助产率为(46.51%)、剖宫产率为(27.91%),同时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也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待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