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对EICU重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0年间共收治各种原因入住EICU的160例清醒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160例清醒重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除,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极大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及时、合理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EICU 重症病人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和传统带教方法在EICU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EICU实习的护生80名,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分为临床路径观察组和传统带教对照组各40名,评价两组学员在危重症理论、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症病例观察分析等方面能力改变情况以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临床路径组护生在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对教学质量及带教老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理论、操作、综合能力,同时规范了教学流程,提高了教师的带教水平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临床路径带教法值得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教学 临床路径 EICU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特征,评价安全管理效果。方法其中2013年1月~2014年3月接收284例纳入改进前,2014年4月~2015年12月接收325例纳入改进后,2014年4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结果改进后医疗相关不良事件、疾病相关危象、普通意外事件、创伤性意外事件、管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较多,开展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好评。

  • 标签: EICU 护理风险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让护理本科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学习及工作环境,以此了解各危重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熟悉EICU的护理程序;掌握EICU的基础护理技能。方法通过对实习护生进行临床跟班带教、专科“四新”知识、护理操作示教、护理查房、医疗查房及床头班等形式的学习。结果学生实习结束后,学生对每位带教老师进行“教学意见评估表”,对带教老师带教水平的平均评分达到93分以上,取得了不错的带教效果。结论只有在带教中注重尊重护生、发掘护生优势、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更多踏实护理工作的优秀护士。

  • 标签: EICU 护理本科实习生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EICU重症病人进行持续性人文护理的具体效果和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EICU重症病人56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28例,1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为观察组,进行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病人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SAS和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43%)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对EICU重症病人进行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能使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病人反映普遍较好,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EICU重症护理 持续性 人文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80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咪达唑仑镇静治疗中的安全护理要点。主要包括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尤其是镇静诱导、呼吸机使用早期老年患者的血压变化,预防一过性低血压;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认真寻找人机对抗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控制药物速度,及时进行镇静深度评分;加强基础护理、安全管理和停药观察等护理措施,防止意外拔管和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度过机械通气期,保证通气治疗的有效进行。

  • 标签: EICU 机械通气 咪达唑仑 镇静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ICU患者微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用药安全管理。方法对微泵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分析运用集束化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集束化护理后微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出现的输液外渗、血压波动、心率变化等护理不良事件下降。结论集束化护理可减少微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微泵 血管活性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PDCA循环管理在EICU护理人员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疲劳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EICU住院的1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9月收治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10~12月收治的6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心电监护仪参数设置,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PDCA循环管理。考察不同护理措施下,患者的心电监护仪报警次数、误报警率以及护士对心电监护仪的报警的满意度。结果在不同护理措施下,观察组患者心电监护仪的报警次数(6773次)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电监护仪的报警次数(13448次),误报警率(39.14%)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率(61.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满意度(95.38%)高于对照组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满意度(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ICU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减少心电监护仪的报警次数和误报警率,提升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而缓解护理人员对心电监护仪的临床报警疲劳。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心电监护仪 报警疲劳 E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