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归纳总结几种常见病因所致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及治疗,让临床工作者对心电图QT间期延长有更深的认识,从而较早的从心电图上QT间期的异常中识别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及时治疗,从而减少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 标签: 心电图 QT间期延长 猝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DCG)中最长R-R间期≥2.0S进行分析,提高对最长R-R间期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2.0S者统计导致长R-R间期的各类病因和心电图改变。结果最长R-R间期最多见于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其次为心房纤颤伴长R-R间距和期前收缩后代偿间歇,其它依次为窦性心动过缓与不齐,窦房阻滞,心动过速终止后间歇,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二度II型窦房阻滞,III度房室阻滞。结论最长R-R间距可发生于多种情况,且多发生在夜间,熟悉导致长间期的病因和各类心电图改变诊断指标,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更利于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 简介:摘要妇女月经间期子宫出血就诊时,往往描述为一个月来两次月经、医生如不仔细询问,往往当作一般崩漏或月事失调期处理。因排卵期出血通常3-7日自然停止,病人或医生也当作“治愈”。只有当此现象反复发作,才知并未痊愈。故将资料整理,供医界学同事参考。

  • 标签: 月经 间期 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R+/PR-型乳腺癌、ER+/PR+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选取本院乳腺癌(ER+/PR-型)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乳腺癌(ER+/PR+型)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其临床病理特点,随访统计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在月经状态、肿瘤大小、转移淋巴结数目、组织学分级、HER-2、Ki-67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存活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ER+/PR-型)患者预后普遍较差,肿瘤侵袭性较强,存活率相对较低。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透析间期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选取80例行规律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在其透析间期进行系统规范性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该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影响。结果透析间期健康教育干预之后与干预之前相比,该组患者出现内瘘闭合的情况明显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透析间期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尿毒症 透析间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的机理。方法选取300例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电图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出现短P-R间期孕妇的心电图为29例,占总例数的9.7%。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出现短P-R间期与妊娠晚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及膈肌上抬、心脏向左后上方移位等生理因素有关,可与房室传导旁道的短P-R间期相鉴别。

  • 标签: 妊娠晚期 心电图 短P-R间期
  • 简介:摘要目的重视医院诊疗服务中药物致QT间期延长风险的评估。方法根据医院目前临床医生的管理现状,并结合实际病例及CNKI数据库收载QT间期的相关资料等,进行综合论述。结果引起患者获得性QT间期延长的因素众多,同时,直接或间接引起QT间期延长的临床常用药物也较多,因此,多因素叠加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病例不是个案。文中病例显示病例猝死与QT间期延长多因素叠加有极其的相关性。由于临床治疗中QT间期延长风险评估专业性较强,在依赖会诊医生解决非专业问题临床的普遍现状下,对潜在QT间期延长患者风险TdP风险的评估尤为重要。结论重视非心内科潜在QT间期延长患者的QT间期延长风险评估,刻不容缓。

  • 标签: 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冲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至我院门诊就诊的经间期出血患者90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已烯雌酚治疗,实验组应用固冲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且实验组不良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固冲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止血效果显著,通过补气固冲、收涩止血、补调结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固冲汤 经间期出血 中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房颤合并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以明确是否合并II度房室阻滞。方法对动态心电图记录的98例>2.0s的长R-R间期出现的时间是否与洋地黄相关,分为洋地黄相关组(A组34例)及非洋地黄相关组(B组64例)。结果在睡眠状态下心室率缓慢房颤患者易出现长R-R间期,并与是否出现洋地黄无明显关系。结论房颤伴长R-R间期多为生理性,大多与是否应用洋地黄无关,诊断房颤是否合并II度房室阻滞应慎重。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房室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患者ER、PR、Her-2的表达状况以及临床病理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回顾其资料,其中包括原发性乳腺癌初次手术患者和复发后再次手术患者,观察研究所有患者的ER、PR、Her-2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的的关系。结果9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学类型分别为粘液腺癌患者14例,浸润型导管癌患者35例,浸润型小叶癌41例,ER、PR、Her-2总计改变率分别为12.5%、21.5%、1.2%。经随后随访3例患者去世,ER、Her-2、PR阳性存活率分别为94.2%、90.4%、96.0%,其对应阴性存活率为82.5%、91.2%、89.3%。其中ER、PR阳性存活率高于阴性存活率,两者差异P<0.05,由统计学检验后有意义。结论ER、PR、Her-2是乳腺肿瘤重要标记物,也是预后的重要因子,PR极易受治疗影响,其次为ER;而ER、PR阳性患者具有较高生存率,联合两者可对乳腺癌预后做出评估。

  • 标签: 乳腺癌 ER PR Her-2 临床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105例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切取病灶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验,分析比较ER、PR及PCNA蛋白在不同病理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癌及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45岁者ER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比>45岁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癌及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无淋巴结转移者ER及PR比有淋巴结转移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癌组织中无淋巴结转移者PCNA比有转移者低,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ER、PCNA阳性表达均率比甲状腺乳头癌组织中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P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甲状腺乳头癌组织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ER、PR及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且在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分化型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100例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和100例前PR段和ST段无压低者为观察对象,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前PR段和ST段压低组患者CI、PI和PR间期均明显低于前PR段和ST段无压低组,而P波电压和P波时限则明显高于前PR段和ST段无压低组,两组观察对象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电图特征,且该心电图特征可作为该疾病临床诊断的依据。

  • 标签: 房性早搏 PR段 ST段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PR(+)乳腺癌患者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ER(-)PR(+)乳腺癌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他莫昔芬辅助内分泌治疗)和对照组(未接受他莫昔芬辅助内分泌治疗)。两组患者确诊为ER(-)PR(+)乳腺癌后,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5月开始给予他莫昔芬片20mg口服,每天一次。对照组不接受他莫昔芬片干预。对比两组内分泌治疗后5年DFS;两组5年DFS的生存函数曲线;影响ER(-)PR(+)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影响ER(-)PR(+)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的COX分析。结果两组内分泌治疗后5年DFS比较有差异(P<0.05);通过5年DFS的生存函数曲线观察,绿色为研究组,对照组为蓝色,研究组5年DFS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COX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组织大小、组织学分级与ER(-)PR(+)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无关,月经状态为影响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ER(-)PR(+)乳腺癌患者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后,可以改善预后,其中月经状态是影响治疗疗效的因素。

  • 标签: ER PR 乳腺癌 内分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ER、PR、HER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1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病理检查并经实验室检验确定PR、ER、HER-2等受体表达情况,利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探讨PR、ER、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受体表达类型以ER(+)/HER-2(-)/PR(+)所占比例最高(52.73%)(P<0.05);病理分型中以浸润性导管癌所占比例最高(80.00%)(P<0.05);ER(+)/HER-2(-)/PR(+)患者非浸润性导管癌所占比例(27.78%)显著高于其他受体分型(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PR、ER、HER-2受体表达情况与病理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病理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短Q-T间期与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死亡病例中出现继发性短Q-T间期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死亡病例中临终前出现继发性短Q-T间期者24例,占48%(24-50);男性18例,女性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6例、高血压并脑出血4例、肺心病3例、2型糖尿病4例、颅脑外伤3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合并有高血钾、高血钙2例,低氧血症16例,酸中毒18例,失血性休克3例。临终前心电图出现显著窦性心动过缓6例,窦性停搏8例,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心房颤动3例,心房静止、窦-室传导、QRS波群变宽2例,最终均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缓慢性室性逸搏心律、心室静止,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有某些临床疾病的情况下,继发性短Q-T间期往往预示患者病情恶化、心电活动衰竭,是患者临终前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之一,与死亡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高度关注。

  • 标签: Q-T间期 缩短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者不同透析间期高钾血症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通过对高钾血症的原因分析,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宣讲,提高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透析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血清钾降至正常值范围内,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控制对钾含量的摄入,防止高钾血症的发生。与此同时,注重治疗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的有效性。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钾血症 危险因素 慢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0月6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首先进行饮食宣教,然后按照饮食依从性分组,愿意接受低盐或无盐饮食的为观察组(30例),不愿意接受低盐或无盐饮食的为对照组(30例),统计2017年10月同一个月内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及透析期间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7年10月同一个月内观察组患者体重增加控制在体重的5%以下364例(93.33%),对照组体重增加控制在体重的5%以下143例(36.67%),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液透析饮食依从性高者,透析间期体重控制好,透析期间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率低。

  • 标签: 血液透析 饮食依从性 透析间期体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