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类型Castleman病(Castleman’sdisease,CD)的CT表现病理表现,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CT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研究对象为2007年9月至2012年4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D19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5.4岁。所有CD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资料及病理资料完整。结果19例CD中临床分类局限型CD(LocalizedCastleman’sdisease,LCD)13例,其中纵隔5例、颈部3例、腹腔及腹膜后各2例、盆腔1例,病理类型均为透明血管型,CT表现为边缘较清的软组织肿块,呈持续明显强化,增强后CT峰值162Hu,最大强化131Hu。13例中8例密度均匀,5例密度不均匀,可见斑点状钙化,2例合并囊变。多中心型CD(MulticentricCastleman’sdisease,MCD)6例,于颈部、纵隔、腹腔及腹膜后呈多中心表现病理分型均为浆细胞型,CT表现为多发大小不一的团块或结节,密度欠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最大强化82Hu,3例可见不完全环形强化。结论LCD以透明血管型多见,有较典型的CT表现,特征为强化明显的软组织肿块,可伴有斑点样钙化;MCD以浆细胞型多见,多表现为多发强化团块或结节,诊断需要结合病理资料。

  • 标签: castleman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病理、临床和CT表现特征,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对60例BA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得到组织病理学证实,对照病灶边缘及内部特点以及病理切片;结果孤立结节型29例(48.3%),实变型14例(34%),弥漫结节型17例(17.7%)。孤立结节型可见分叶、毛刺及星芒状改变、小结节堆集、胸膜凹陷征、小泡征及空腔征等,实变型早期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磨玻璃影,中晚期可呈片状密实影,易与炎症混淆,但“枯树枝”征、血管成像征可鉴别,弥漫结节型由于病灶的多态性,难以与结核等特异性炎症或其它肺内浸润性疾病鉴别,若有明显的“枯树枝”征,则可作为BAC的特征;结论CT检查可以发现BAC各型的某些CT特征性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细支气管肺泡癌 病理 临床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囊肿的CT表现及病例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6月行CT扫描且有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囊肿病例46例。结果46例共152个肺囊肿,其中薄壁囊腔型105个,厚壁囊腔型39个,软组织密度肿块8个;显示囊壁的肺囊肿145个,其囊腔内含气96个,含液11个,含液体和气体的40个。结论正确认识肺囊肿CT表现形式,探讨CT表现病理基础,以期提高对肺囊肿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 标签: 肺囊肿 CT扫描方法 CT表现 病理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141例经病理科证实为肺部结节的发生部位和形态学特征与病例组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总结不同肺部病理组织的CT影响,提高临床上肺部结节的诊断率。方法所及入院患者中141例经病理诊断的肺部结节患者,运用病灶薄层、增强扫描、后技术处理等CT扫描技术,关注肺部结节的发生部位、形态特征等,研究肺部结节的CT表现与病例类型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不同病理组织的CT。结果在病灶部位上,结核球的部位较集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的发生部位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特征上,周围型肺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发病部位来说,结核球击中在两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居多。从形态特征上讲,分页征、毛刺征、空泡征等以周围性肺癌居多。

  • 标签: 肺部结节 肺癌 CT扫描技术 病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宗脑囊虫病的MR表现,并探讨脑囊虫病的病理过程与影像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脑囊虫病的MRI病例142例,每个病例都行轴位、矢状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显示显示囊性病灶62%,其中显示囊性病灶周围伴水肿40%,只显示水肿信号30%,脑室内囊虫8%。脑囊虫分期活虫期47例,变性死亡早期35例,变性死亡后期57例,钙化纤维化期3例。结论脑囊虫病MRI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囊虫感染的不同阶段,mRI可以定性、定位诊断以及明确病理阶段。

  • 标签: 脑囊虫 mRI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室管膜瘤(ependymoma)是由覆盖脑室的室管膜上皮长出,多发生在脑室系统。良性的是室管膜细胞瘤,恶性的是室管膜母细胞瘤。在神经胶质瘤中占18.2%,在颅内肿瘤中占4.6%~6%。男多于女。儿童及青年多见。约3/4位于幕下,约1/4位于幕上。幕下室管膜瘤以良性多见,而幕上以恶性室管膜母细胞瘤多见。

  • 标签: 室管膜瘤 病理 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腺鳞癌的HR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腺鳞癌的HRCT表现。5例均行HR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例病灶中,周围型4例,中央型1例;肿块直径为5.4±1.3cm;平扫肿块密度均匀1例(20%),密度欠均匀4例(80%);常见HRCT征象包括分叶征5例(100%),胸膜凹陷征3例(60%),肿块内坏死形成空洞3例(60%),血管集束征4例(80%)和毛刺征3例(60%)。少见的征象如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侵蚀征。病理上肿瘤大部分呈灰白色,部分呈灰黑色,肿块有分叶,肿瘤组织呈两种形态,即腺癌组织与鳞癌组织,5例患者均有长期吸烟史。结论肺腺鳞癌具有肺腺癌和肺鳞癌的双重特征,HRCT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肺腺鳞癌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总结肾上腺大腺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对2001年12月~2006年12月16例肾上腺大腺瘤的CT表现并结合病理学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肾上腺大腺瘤瘤体较大,形态不规则。病理检查细胞构成为透明细胞和致密细胞,其中7例囊变,7例合并出血。结论肾上腺大腺瘤具有较为典型的CT表现,CT是诊断病的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肾上腺腺瘤 电子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软骨瘤的CT表现病理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一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肺软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为主,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CT检查与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对肺软骨瘤患者的CT表现病理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CT扫描影像显示,患者左肺下叶可见一大小约为3x4cm结节影像,呈小分叶征状,病灶内部密度分布不均匀,增强不明显,上叶基底存在扩张支气管影像,纵膈部位无淋巴结肿大。手术病理确认为左肺下叶软骨瘤。结论肺软骨瘤位于肺内1/3带或外周部位,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状,偶见分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肿瘤内部密度均匀,或存在不同程度钙化与无钙化情况,增强扫描多数为无强化或仅有轻-中度强化情况,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 标签: 肺软骨瘤 CT表现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CT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对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病理、CT资料。结果27例CT表现均为实变特征,其中多发病灶5例(18.5%);单发病灶22例(81.5%)上叶7例,中叶2例,下叶13例。实变区域内支气管充气征20例(74.1%),伴血管造影征14例(51.8%),不规则小囊腔3例(11.1%)。实变周围见磨玻璃征12例(44.4%),多发小结节6例(22.2%),少量胸腔积液2例(7.4%),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14.8%),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18.5%)。病理证实原位腺癌1例,微浸润腺癌8例,浸润性腺癌12例,浸润性腺癌变异型6例。结论肺炎型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这些征象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CT 表现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在扩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及ADC图上的信号强度变化特点及随时间变化的演变过程。方法回顾性及同期分析脑梗死MR-DWI检查的病人数例,自发病当天开始将发病分为1天至15天的时间段,并分别观察脑梗死病灶在DWI及ADC图上的信号变化特点并记录。结果脑梗死病人在DWI系列上的高信号约第10天时转为低信号,而在ADC图上的信号有低到稍高。结论了解DWI在脑梗死发病中信号降低的具体时间并通过ADC图加以具体分析,从影像学角度对脑梗死演变过程进行分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结肠息肉内镜表现病理结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8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检查,对照组采用活检钳除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对所有患者内镜下的表现病理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80例患者中,共发现92枚息肉均全部摘除,摘除率为10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复发及残留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进食、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结肠息肉者经内镜诊断,能对其内镜表现病理结果清晰的观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且EMR治疗法具有诸多优势,其能提高结肠息肉治疗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息肉 内镜表现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磁共振DWI序列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将120例在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MRI常规扫描以及DWI扫描。观察扫描结果。结果:与MRI检查组相比较,DWI组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检出情况显著更高,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在DWI中,超急性期以及急性期全部为高信号,而亚急性期中有59例为高信号。DWI病灶最长直径以及ADC值,亚急性期以及急性期均大于超急性期,急性期明显小于亚急性期。结论:选择DWI序列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病理表现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甲状腺常见的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CT表现病理对照,分析二者的CT表现征象,探讨二者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2016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与该院诊治并且已行甲状腺CT平扫、增强检查,且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特点,得出良恶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经过术后病理诊断,与CT表现诊断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CT表现对比从病变边界不清上对比,良性病变边界不清的有18例(22.5%),恶性病变边界不清的有23例(28.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病变患者进行CT图像的诊断,可以有效的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的良恶性,对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及诊断。

  • 标签: 甲状腺 CT 表现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胃窦黏膜粗糙不同表现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胃镜下胃窦黏膜粗糙不平不同表现的患者118例,根据黏膜表面凸起的均匀性分均匀粗糙和非均匀粗糙两组。均匀粗糙分细砂纸状、粗砂纸状、鳞片状及粗结节状4型,非均匀粗糙分细小、中等、粗大结节状3级。每组分有灰白凹陷和无灰白凹陷两型。比较粗糙不同表现处、灰白凹陷处的病理性质。结果非均匀粗糙对粗糙不平黏膜萎缩性炎症的灵敏度是96.8%,特异度是85.7%,和均匀粗糙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非均匀粗糙程度与病理萎缩程度有相关性。胃窦黏膜均匀粗糙灰白凹陷处与非均匀粗糙及其灰白凹陷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窦黏膜粗糙不平的均匀性可作为慢性胃炎萎缩性和非萎缩性的判断依据;黏膜粗糙伴灰白凹陷者不论占比多少胃镜诊断应以白区为准;胃镜下黏膜粗糙程度分级有临床意义。

  • 标签: 黏膜粗糙 胃炎 萎缩性 内窥镜检查 病理学
  • 简介:摘要骨包虫病发病率低,最常见于骨盆,脊椎次之,也可见于长骨,呈多囊状膨胀性骨破坏;外围没有纤维包膜,内面没有胚叶层,是骨包虫特征。无骨膜反应及新骨生成,是与其它骨病鉴别要点。

  • 标签: 骨包虫 多囊状骨破坏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病理基础,提高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脂肪坏死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主要表现为油脂囊肿11例(26.8%),局部不对称或结构扭曲20例(48.8%),结节或肿块8例(19.5%),未见异常2例(4.9%)。结论乳腺脂肪坏死根据其病因和时期,其影像表现多种多样,油脂囊肿、局部不对称或结构扭曲及肿块是常见的征象,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并紧密结合临床病史及触诊,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乳腺 脂肪坏死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扭转患儿的临床表现病理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24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肠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结果所有患儿的首发症状均为胆汁性呕吐,23例患儿伴有血便,8例患儿中肠坏死,5例患儿伴有黄疸、6例患儿伴有腹泻,11例伴有影响营养不良,8例患儿伴有发育性障碍。结论小儿肠扭转病理机制比较复杂,多与周围韧带先天发育异常有关,肠旋转不良多并肠扭转,主要临床表现为经常性的胆汁性呕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便秘、黄疸、发育不良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便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 标签: 肠扭转 患儿 临床表现 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