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中上段截骨治疗不均匀沉降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6例不均匀沉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3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VAS评分(90.41±6.68)分和HSS评分(92.23±6.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VAS评分(81.44±5.28)分和HSS评分(80.14±5.12)分(P<0.05)。结论将腓骨中上段截骨治疗措施运用于不均匀沉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腓骨中上段截骨 不均匀沉降性膝关节骨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全自动根管长度测定器观察根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56牙,采用局麻开髓、拔髓,利用全自动根管测定器测根长、扩根,进行根管充填。结果术后经X线检查,均完善充填,无欠充或超充情况。结论利用Root-Ex根充,既减少了无菌根管因反复封药而造成的继发感染,又避免反复照射X线的危害,大大提高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一次性根管充填 全自动根管长度测定器 根管预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二次完成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104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观察组(52例,次根管治疗)、对照组(52例,二次根管治疗),比较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较对照组轻,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次根管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一次根管治疗 二次根管治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利用培养皿防止针刺伤的可行和优越。方法以我院40名护士为观察对象,在集中输液或采血过程中利用培养皿收集使用后的针头并在输液或采血结束后直接丢弃于锐器盒内,分别统计利用培养皿防止针刺伤之前(2014年1月-2014年12月)和利用培养皿防止针刺伤之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针刺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本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35%,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7.5%,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0383,P=0.0026)。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利用培养皿防止针刺伤简便可行,消耗少,效果佳,可有效保护护士避免出现针刺伤害。

  • 标签: 一次性培养皿 针刺伤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血针在肝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评价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强生SureStepPlus便携式血糖监检仪和采血针进行血糖监测及观察检测后采血部位血肿、感染、采血失败现象。结果未发现采血部位血肿、感染等现象。6例由实习护生操作出现出血过多或出血不足。结论采血针用于肝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可以降低经医疗器械导致医源性感染的潜在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一次性采血针 血糖监测 肝性糖尿病
  • 简介:摘要贯煎为清代名医魏之琇所创,见于《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高鼓峰、吕东庄胃痛治验的按语中。魏之琇在他书中说“高吕二案,持论略同,而俱用资水生肝饮,余早年亦尝用此,却不甚应,乃自制方,名贯煎,用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六味,出入加减投之,应如桴鼓;口苦燥者,加酒连尤捷,可统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切肝病。”贯煎由生地、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六味药组成,具有滋阴疏肝之功。主治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肝胃不和之胸脘胁痛、吞酸吐苦。笔者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以贯煎加减治疗慢性萎缩胃炎26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说明贯煎加减对慢性萎缩胃炎有确切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贯煎加减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接受传统分期手术的106例肛周脓肿患者(对照组)和接受根治手术的106例肛周脓肿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然后以“肛周疼痛、肛门功能”为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肛周疼痛观察组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肛门功能观察组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肛周脓肿患者,建议采取根治手术进行治疗,方面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另方面可有效恢复肛门功能。

  • 标签: 肛周脓肿 一次性根治手术 肛周疼痛 肛门功能
  • 简介:(青岛市肿瘤医院)摘要目的保证氧疗效果,解决氧气湿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湿化液污染引起的医源性感染。方法将120例需吸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应用OT-MⅡ型使用吸氧管,对照组使用传统氧气湿化输送系统吸氧。结果实验组湿化单元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型氧气湿化输送系统能降低传统氧气湿化液污染导致的医院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降低噪声,保证患者休息且不影响氧疗效果。

  • 标签: 氧气 OT-MⅡ 医源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之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8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血液透析所需物品,观察组则使用血液透析护理包,然后对两组患者出现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的人数做出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 血液透析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步探讨了解静脉留置针在肿瘤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我科在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进行化疗的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所有的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后,均建立了良好的静脉通道,有效的保护了其他部位血管的完整,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致好评。在整个静脉化疗过程中没有例出现有外渗或者静脉炎的不良反应,维持天数为3-5d。结论对于进行化疗的肿瘤病人,在临床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避免重复穿刺,很大程度的保护血管,预防静脉炎,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 化疗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百色市田东县思林镇起流行腮腺炎爆发流行特征,为本次流行腮腺炎暴发流行特点提供预防和控制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该次流行腮腺炎的基本情况、疫情包括病例、时间、性别、住宿及年龄分布等特征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采取隔离观察、治疗,预防接种,并加强易感人员监控、强化病情监测等措施,密切观察所有患者临床治疗及预防控制效果。结果此次流行腮腺炎的基本情况主要为在校小学生,总发病率为36.75%,男性发病率为48.94%,女性为51.06%,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发病分布为7~8岁发病率最高44.68%,其次为3~6岁为31.91%,最低为两岁以下及11~15岁年龄段,分别为4.26%、8.51%,年龄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属于半封闭式管理模式,人群密集、居住及学习环境空气流动低、卫生状况差及大多农村儿童流行腮腺炎疫苗接种不全等因素,导致流行腮腺炎易暴发流行。作为乡村免疫防疫工作者,须做好疾病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易感者,以减少该病的流行。

  • 标签: 腮腺炎 爆发流行 疫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