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盖髓术的临床操作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直接盖髓术治疗的牙髓外露患者36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行直接盖髓术患者经治疗成功34例,失败2例,成功率94%。结论用药物覆盖于健康牙髓新鲜暴露处,促使硬组织愈合,防止牙髓感染并保持其活力和机能。

  • 标签: 直接盖髓术 牙髓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均获得满意的疗效,7~10天皮损消退,体温恢复正常。住院时间10~25天,平均12天,随访1~3年复发3例。结论治疗中去除各种诱因,查明可能引起的原发性疾病并加以治疗。

  • 标签: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输血的8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胆红素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交叉配血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其中无出血症状的有54例,对无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测定,观察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判断能否达到临床完全有效输血。结果80例患者输血均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凝集强度的原则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输血前后胆红素变化不明显,54例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增长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结论在抢救用血情况,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输血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凝集强度的原则,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或者去白红细胞是合理并且相对安全的。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 胆红素 血红蛋白 输血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的CT检查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之间收治的25例行CT检查的颅内肿瘤患者。结果本组25例颅内肿瘤患者中,星形细胞瘤者8例,髓母细胞瘤者5例,颅咽肿瘤者5例,松果体瘤者3例,其他肿瘤者4例;幕上肿瘤者14例,幕下肿瘤者11例。结论CT检查可作为颅内肿瘤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 标签: 颅内肿瘤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性激素检验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不孕症女性患者61例(观察组)与同期来我院接受性激素检验的健康女性6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性激素水平。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性激素检验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以及卵泡刺激素(FSH)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比较结果还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以及卵泡刺激素(FSH)指标水平会抑制卵巢水平,这些指标与不孕症具有一定联系。结论在诊断不孕症的过程中,性激素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了解病因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根据,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孕症 性激素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在临床早期控制菌血症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选择近年来我院住院患者以及门诊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300份,运用常规药敏试验和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标本实施体外抗生素耐药率的检验,从而对比两个不同的方法的符合率。结果在300份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常规药敏试验法检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分别为100%,100%。直接药敏试验法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为88.7%,革兰阳性球菌抗生素耐药性符合率为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难看出,不论是常规药敏试验,或者是直接药敏试验,都是具有相对较高的抗生素耐药性的符合率。然而,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较,直接药敏试验的检测时间是很短的,操作起来方便,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直接药敏试验在早期控制菌血症中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血液细菌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晚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以NLR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分析N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变化。结果NLR与肺癌病理类型、ECOG评分、血小板计数有关(P<0.05),住院死亡组NLR值更高。结论NLR越高,NSCLC患者住院死亡率越高,NLR对判断NSCLC患者的病情危险性及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放射性检查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不容忽视的放射性损害,对摄影过程中射线防护问题进行分析,不断加强和完善儿童的放射防护,防止和减少照射损害等成为放射防护重要问题。

  • 标签: 放射性检查 儿童 辐射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UE可视喉镜与直接喉镜在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的效果进行比较,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普通喉镜组(Ⅰ组)和可视喉镜组(Ⅱ组)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时(T2),插管后3分钟时(T3)的Bp、HR;从开始插管到确认插管成功的时间;气管插管所致咽部损伤情况牙齿脱落、牙龈出血、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结果T2时Ⅰ组患者Bp、HR较Ⅱ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Ⅰ组患者T2时Bp和HR较T1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以及牙龈出血等并发症,明显比Ⅰ组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用于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具有心血管反应轻、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UE可视喉镜 直接喉镜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治疗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甘露聚糖肽口服液口服,并设对照组观察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原发病总疗程。结果实验组原发病总疗程缩短,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提前,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甘露聚糖肽对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有显著疗效。

  • 标签: 甘露聚糖肽口服液 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高血压病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2016年在本院住院高血压病人368例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门诊诊断高血压病人188例,2014年门诊健康体检血压正常病人624例为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分别采用线性相关系数r比较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t检验比较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中性淋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观察组一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没有相关性,其余各组相关性不大,t检验除观察组出院时中性淋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舒张压相关性不大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治疗后高血压病正常舒张压之间正相关性不大,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不排除慢性炎症因素。

  • 标签: 高血压病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进行血液细菌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以常规药敏试验检出结果为参照,比较直接药敏试验的符合率及准确性。结果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符合率及药物敏感性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直接药敏试验所需时间更短。结论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检验结果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较,符合率及准确性无明显差异,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细菌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82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8)和稳定期组(n=34),选取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C反应蛋白(CRP)、IL-10、住院天数,随访并比较NLR高低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稳定期组的WBC、NC、NLR、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进一步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经过一定时间治疗进入稳定期后,WBC、NC、NLR和CRP水平降低,与急性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NLR高患者住院天数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NLR低患者(P<0.05)。结论NLR可以作为COPD病程变化及患者预后的指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病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管理,考察患者的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7.2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26%)显著低于对照组(17.02%)。结论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采取护理管理效果良好。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肌肉刺激法在神经肌肉疾病电生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神经肌肉疾病患者120例,将其按照111比例平均分为精神源性疾病组、肌源性疾病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将其检测定量肌电图与直接肌肉刺激法先后进行治疗,现对于直接肌肉刺激法进行观察比较三组患者肌肉刺激、神经刺激、神经与肌肉刺激三种波幅对比。结果肌肉刺激法下波幅参数肌源性疾病组患者与神经源性疾病组患者,以及肌源性疾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剩下三个参数在三组患者之间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肌肉刺激法能够有效区分肌肉的肌源性或神经源改变,为神经肌肉疾病生理诊断中技术的相对有益性补充。

  • 标签: 直接肌肉刺激法 神经肌肉 电生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状骨的影像学表现进行随访研究,提高对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其家族28人进行家族调查。结果发现一家族4代13例状骨,状骨分布在手、腕、肘、肩、足、趾、跗、膝、髋关节、骨盆、状骨大小不一,分布不一,多种形态。结论揭示了点状骨的分布特点和X线特征,对先症者临床影像学观察了43年,状骨对人体无害。

  • 标签: 点状骨 临床 影像学 随访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hs-CRP和PCT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30例脓毒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30例普通细菌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CD64、hs-CRP和PCT水平以及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D64、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64、hs-CRP、PCT的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hs-CRP和PCT水平均明显升高,三项联合阳性率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脓毒血症 中性粒细胞CD64 hs-CRP P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选择适宜的临床血液细菌检验方法。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检验室血液标本500例,对标本分别行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由比较结果可知,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的检验符合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种检验方法在抗生素敏感性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的检验方法。但由于直接药敏试验具有经济性与时效性,因此笔者更建议选择直接药敏试验作为临床血液细菌检验的首要方法。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治疗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5例临床诊治睾丸扭转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例手法复位成功,3例扭转时间短或是不完全扭转者得以保留睾丸,余21例睾丸坏死予以手术切除。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对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睾丸扭转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