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瓷冠修复应用于牙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328例需全冠修复的患者,进行全瓷冠修复,随访1、3、6、12个月,观察牙冠的颜色稳定性、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全冠边缘密合性。结果全瓷冠修复均无变色、崩瓷和裂纹,边缘密合,牙周组织健康状况良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全瓷冠生物相容性好,美观耐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氧化锆 全瓷冠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氧化锆修复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0例接受口腔修复治疗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金属烤瓷牙治疗,治疗组采用二氧化锆修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包括治疗从有效率、修复折断、修复崩瓷及龋齿的发生情况,后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比分析组间数据。结果(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29%),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修复折断、修复崩瓷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龋齿发生率(0.00%),参照组龋齿发生率(22.8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锆修复在口腔修复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准确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二氧化锆修复体 口腔修复 金属烤瓷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的口腔不良修复,探讨其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口腔不良修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治疗,统计不良牙位、类型及出现的并发症,并探讨其危害及防治方法。结果90例患者共有患牙264颗,其中上颌牙137颗,下颌牙127颗,上颌中前牙最多为85颗,下颌牙中磨牙较多49颗。不良修复类型主要包括结扎类、卡环类、锤造类、戴环类及桩冠类几种,其中结扎类和卡环类是不良修复最常见类型;90例患者共有87例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96.67%,其中尤以疼痛感染、脓肿并发症发生较为多见。口腔不良修复的产生主要原因为违反了修复原则,设计部合理,给牙周、牙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口腔不良修复体会不同程度的损害牙周牙组织,导致出现多种并发症,一旦发现不良修复应进行系统、规范治疗后立即拆除。

  • 标签: 不良修复体 危害 临床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比色板标准色标与非标准色标颜色色标的差异。排除色别的障碍。对颜色的理解、色别和描述的准确性,更好地满足临床的需要。

  • 标签: 美学 比色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瓷嵌体在修复后牙牙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后牙牙缺损患者78例,根据修复方式分为树脂组和嵌体组,树脂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的修复方法,嵌体组采用铸瓷嵌体的修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修复的成功率和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嵌体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92.11%)显著高于树脂组患者(7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嵌体组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树脂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缺损修复成功率较高,且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瓷嵌体 修复 牙体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锥形种植体用于修复上颌前牙区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在42例缺失上颌前牙患者的56个牙位植入56颗锥形种植。术后6—8个月,纳米烤瓷冠完成修复。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检查。56颗种植修复时无一例失败,所有病例均从种植植入开始平均随访16个月,56颗种植均获得成功,种植义齿周围无明显炎症,放射检查,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果上颌前牙区缺牙采用锥形种植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锥形种植体 修复 上颌前牙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导管意外脱落的不良事件,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预防导管意外脱落的发生。方法针对我院外ICU2016年1月—12月期间留置各类导管138例,导管意外脱落共计17次。将2016年1月—6月的62例纳入常规组,2016年7月—12月的76例为PDCA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而PDCA组采用PDCA方法,包括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出改进措施。比较两组导管脱管的例数与率。结果实施PDCA方法后,导管意外脱管率从19.35%下降到6.58%。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导管意外脱管的风险、强化导管安全、提升了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管理法 导管 意外脱落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留置针脱落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6年6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以改良的留置针固定方式,对照组以常规固定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留置针脱落情况,并分析留置针脱落原因。结果研究组留置针相应脱落率比对照组患儿明显偏低,P<0.05。结论运用改良的固定方式,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避免留置针的脱落,改善患儿的依从性。

  • 标签: 小儿留置针 脱落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纳米羟磷灰石与牙釉质及天然骨中的羟磷灰石晶体十分相似,其骨结合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等较好,现阶段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纳米羟磷灰石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羟磷灰石在牙髓治疗及牙修复等方面,涉及了牙髓组织工程学、牙髓治疗、牙齿脱敏、再矿化以及牙科材料改性等多个方面。临床上有相关研究表明,在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纳米羟磷灰石具有较大潜力。

  • 标签: 牙髓治疗 牙体修复 纳米羟磷灰石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后甲脱落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两年内我院皮肤科门诊的104例甲脱落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甲脱落患儿和1例甲脱落成年患者发病前2~12周有手足口病史。结论手足口病可引起儿童及成人甲脱落

  • 标签: 手足口病 儿童 孕妇 甲脱落 柯萨奇病毒16型 肠道病毒71型
  • 简介:目的分析基牙牙髓炎、根尖周炎对固定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接收的固定修复后基牙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42例,观察诊断时确定患牙的体征依据,统计治疗后固定修复保存情况。结果医生诊断时,以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为依据28例,占66.7%;以牙片为依据6例,占14.3%;以根尖部瘘管为依据5例,占11.9%;以犬齿凹压痛为依据3例,占7.1%。经治疗后,修复保留且根管治疗顺利完成,保持原本的固定义齿功能患者19例,占45.2%;原固定修复去除14例,占33.3%;姑息保留9例,占21.5%。结论临床诊断固定修复后基牙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时,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及牙片为确诊的主要依据,不过经治疗后固定修复的保留率尚不足50%,固定修复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基牙的牙髓情况。

  • 标签: 固定修复 基牙 牙髓炎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eramage聚合瓷嵌体与铸瓷嵌体用于牙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牙修复治疗的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铸瓷嵌体实施修复,观察组选择Ceramage聚合瓷嵌体实施修复,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效果优良率为90%,对照组治疗后效果优良率为73.33%。结论Ceramage聚合瓷嵌体用于牙修复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牙体修复 Ceramage聚合瓷嵌体 铸瓷嵌体
  • 简介:摘要对2016年重症医学科9例气管插管脱落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脱落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气管插管 意外脱落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牙髓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笔者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于实习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6例行牙修复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牙数57颗)采用烤瓷冠修法修复,观察组(患牙数58颗)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随访6个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方案修复牙髓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牙体修复 牙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住院新生儿7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发生率。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组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管道脱落发生率,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新生儿家长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新生儿皮肤抓伤 管道脱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美学在口腔修复中得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为常规修复,实验组为美学修复,观察患者修复满意率。结果实验组修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可应用美学修复修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口腔修复美学 口腔修复 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实验组给予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实验组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正畸 修复 口腔修复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以及拔除后种植修复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就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本院进行牙齿缺损治疗患者中选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跟观察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拔除后种植修复,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牙齿残根保存修复,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技术来进行牙齿缺损患者的修复有着良好的修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牙齿残根 保存修复 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88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修复,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功能、美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经检查和询问,实验组患者牙齿的各项功能的恢复程度都优于对照。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修复相比,牙列缺损应用种植牙修复的治疗效果更好,总有效率更高,牙齿的恢复程度更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

  • 标签: 牙列缺损 种植牙修复 常规修复 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