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心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在包括分子、细胞、器官和功能的各个水平上,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信息检索的方式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和文献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心理神经免疫学 新发展
  • 简介:摘要孔子的中庸之道是运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来调节人类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度”的哲学。中庸即是适中,也就是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状态。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在各种因素(污染的环境、日益增强的精神压力等等)的影响下,会引发各种疾病,其中的根本原因是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免疫功能正常和适中才能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由此看出免疫功能维持在适中状态是关键。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疾病,尝试着将中庸的理论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分析两者之间内在的关联,采取恰当的方法,从而达到保持机体长久的健康状态的目的。

  • 标签: 免疫 中庸 疾病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蒜素抗结核的免疫特性进行初探。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卡菌苗组、大蒜素低剂量组、大蒜素中剂量组、大蒜素高剂量组,按照规划好的步骤给与生理盐水、卡菌苗及不同浓度的大蒜素肌注,之后评估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利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及体外大蒜素刺激后T细胞产生IFN-γ和IL-4的情况。结果实验各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无明显差异性(P>0.05)。大蒜素高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增殖,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检测T细分泌IFN-γ,IL-4时空白组与卡菌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体外大蒜素刺激后T细胞后产生IFN-γ明显增加而IL-4无显著差异。结论大蒜素能通过上调IFN-γ增强机体抗结核的能力。

  • 标签: 大蒜素 抗结核 IFN-&gamma IL-4
  • 简介:摘要目前免疫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其内容抽象,知识层面较多,学起来难度较大。教学过程中,以“框架式教学”的理念为主,即学习快一点,回头少一点,偶尔漏一点;结合“发现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恰当的使用比喻,使晦涩难懂的抽象内容形象化;根据“遗忘曲线”总结的记忆规律,科学的指导学生复习、记忆,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免疫学 框架式教学 形象 发现法 遗忘曲线
  • 简介:摘要《医学免疫与病原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针对学科知识量大,内容繁杂,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也不断更新,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我们的教学应如何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从改变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重视实验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到医学本科生《医学免疫》教学过程,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使学生树立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解决临床问题和其他相关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自我更新医学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循证医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清免疫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对59名确诊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外周血RF、ANA及抗SSA、抗SSB抗体进行测定。结果阴虚内热型患者与气滞血瘀型患者的抗SSB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意义,四证型间RF、ANA、抗SSA抗体比较均无统计意义。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抗SSB抗体间存在一定关系,与RF、ANA、抗SSA抗体间无相关性。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中医证型 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 抗SSA抗体 抗SSB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基础专业还是临床专业,在未来的工作中都要涉及科研工作,因此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医学专业本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免疫综合实验的探索有利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 标签: 科研能力 免疫学 实验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鸡枞菌的生物特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鸡枞菌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病患者的血液变化及药物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患者入院后,对其血液变化密切观察,通过患者临床表现开展相对应治疗,药物治疗多选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情况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相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病患者在最佳时间进行诊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对应药物治疗,告知患者定期复诊,可将其血液变比保持在正常范围值内,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且获得患者与家属的认可。

  • 标签: 血液学变化 风湿免疫病 药物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成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流行病特征展开分析,同时分析当前接种乙肝疫苗(HepB)现状情况,详尽的探究HepB免疫策略。方法通过实施描述流行病的方式,针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乙肝病例的年龄别发病情况(2010年-2016年)展开观察及分析,并且查询1979年、1992年、2006年期间的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调查数据库。结果通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出了,我国的成年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在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并且容易感染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存在极高的感染风险。结论国内在对于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以及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之后,需要展开成年重点人群(18岁至60岁)乙肝疫苗的接种,进而做到将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进行显著的降低。

  • 标签: 成年 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疫苗免疫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44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免疫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恢复情况更好,治疗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将免疫治疗应用到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免疫治疗 重症肺炎 免疫功能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血清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0日至2018年1月10日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疑似乙肝患者110例,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检验。将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化学发光法的HBcAb、HBsAg两项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率以及总检出率、血清表面抗原灵敏度均高于酶联免疫法(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血清检验中的检出率和灵敏度均较酶联免疫法更高,可加大其在临床中的推广使用。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法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F)、混合结缔组织病(MTCD)、干燥综合征(SS)、多发性肌炎(PM)、虹膜睫状体炎(IRI)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内的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Smith抗体、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干燥综合征A/B抗原(SS-A/B),探讨自身免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得出结论抗核抗体ANA、ds-DN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价值以及质控措施。方法观察组为检验科进行质量控制的免疫检验血样100份,对照组为未进行质量控制的免疫检验血样100份。将两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NS、AFP、血清C-P、CEA、CA199、CA125、CA724等免疫生化指标的变异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应用在临床免疫检验中能够减少数据偏差,促进免疫检验准确性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免疫检验分析 质量控制 质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013年某地不同县区和不同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之间的差异性,以指导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以2013年某地5个县区相关四种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为基础资料,应用秩和比法比较不同县区和不同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结果2013年某地五个不同县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Ⅴ>Ⅲ>Ⅰ>Ⅳ>Ⅱ,除Ⅱ与其他四个县区两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外,其他两两县区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不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DPT>MV>JEV>OPV,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Ⅱ号县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较差,其他县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意义;不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DPT>MV>JEV>OPV,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应采取措施提高Ⅱ号县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提高OPV、JEV和MV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提高保护性抗体滴度水平。

  • 标签: 国家免疫规划 加强免疫 接种率 综合评价 秩和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