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状骨的影像学表现进行随访研究,提高对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其家族28人进行家族调查。结果发现一家族4代13例状骨,状骨分布在手、腕、肘、肩、足、趾、跗、膝、髋关节、骨盆、状骨大小不一,分布不一,多种形态。结论揭示了点状骨的分布特点和X线特征,对先症者临床影像学观察了43年,状骨对人体无害。

  • 标签: 点状骨 临床 影像学 随访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治疗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5例临床诊治睾丸扭转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例手法复位成功,3例扭转时间短或是不完全扭转者得以保留睾丸,余21例睾丸坏死予以手术切除。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对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睾丸扭转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中风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疾病,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因素之一。中风后存活的患者约60%~8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中风后遗症是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此病多因脑血管意外引起,如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脑外伤等疾病遗留下来的后遗症。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语言不利等症状。我自2013年以来应用揉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对所收治的15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检查,证明该疗法能降低患者血液粘度,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可以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证实该疗法在改善病情方面,有其内在的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点揉推拿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成功的关键,分析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环节。方法利用两步法研究静脉输液排气时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消除了微量空气进入静脉,消除了人为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损伤。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存在静脉穿刺失败,造成血管损伤、皮肤淤血,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紧张感,所以总结静脉输液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方法,有利于提高输液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 关键环节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后穿刺渗液的原因及其相关处理对策。结果经过心理干预与对症处理,11例患者中10例患者的穿刺渗液均痊愈并带管出院。结论在PICC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做好术前宣教;在PICC置管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动作轻柔,减少反复穿刺和破皮过大;PICC置管后,进行规范的导管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理解、关心、包容患者,倾听患者的诉说,解释渗液的原因及治愈的案例,鼓励主动配合治疗;加强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饮食以增加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加快破损组织的修补;积极对症处理,如换药、抬高置管侧肢体、调整导管的位置、药物治疗等措施不仅降低了穿刺渗液的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置管后穿刺点顽固性渗液 护理
  • 简介:摘要医院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药学分支学科,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医院药学也出现了全新的学科,如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社会药学、临床治疗药物学等1。本人根据我医院药学工作、管理现状,探讨适合医院药学工作的管理模式。

  • 标签: 医院 药学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献血与流动献血车的全血采集人群结构,为招募及采集低危固定献血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2015年固定献血与流动献血车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及献血量等。结果在我市无偿献血的人群中,流动献血车献血者以18~35岁人群为主,固定献血捐献全血者以36~60岁人群为主;在两种献血捐献全血者,男性多于女性;中小学历献血者多于中专以上学历者;流动献血车的复检淘汰率高于固定献血。结论在我市血液采集中,以流动献血车采血为主,以18~35岁、男性及中小学学历者为无偿献血人群主体,应注重优化流动献血车的采血方式,以提高血液采集数量与质量。

  • 标签: 流动献血库 固定献血点 全血 人群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中医特色护理管理在中医护理中实施的关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病患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病患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100例,对对照组采取中医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管理。结果经过中医特色护理管理的观察组实施中医特使护理管理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虽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管理在临床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高度重视中医护理管理,从而促进我国中医护理事业的科学、合理、长效发展。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管理 中医辩证施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螺钉新式置钉对治疗Ⅱ、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Ⅱ、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术前颅骨牵引后行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并对进钉进行改进。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8~12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示生理弯曲和椎体位置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月。未见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与下颌下腺损伤及脑脊液漏和饮水呛咳等。22例颈部疼痛症状缓解,2例感轻微疼痛但不影响生活。结论改进枢椎螺钉进钉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C2-3HangmanⅡ型与Ⅱa型骨折,具有骨折融合率高、椎间稳定性好和早期下床无需长期佩戴halo支架等优点,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 标签: Hangman骨折 前路融合 进钉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块复位,ETHIBOND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8月,对19例ACL胫骨止撕脱骨折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复位,行ETHIBOND线固定治疗,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6例。手术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骨折片,采用ACL重建导向器引导由关节外向关节内骨折块边缘钻孔制成两骨隧道,引入双股ETHIBOND线,“8”字固定下止撕脱骨折块,并于皮下打结固定。术后进和康复指导。随访时摄X线片,并进行Lysholm评分。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膝关节不稳症状。新鲜骨折病例术后15例得到6个月以上随访,术后Lysholm评分为95~100分,平均97.4分;4例陈旧骨折病例,术前Lysholm评分36~63分,平均52.3分,术后89~96分,平均93分。结论关节镜下ETHIBOND线固定治疗ACL胫骨止撕脱骨折适用范围广,手术风险小,费用较低,操作简单且固定可靠,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撕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应用中的效果,以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通过设置风险管理岗位、进行风险知识培训、执行风险控制制度及操作规范、应用风险评估表、持续风险监控及考核等方法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ICU病区护理高危风险控制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ICU风险管理后压疮、VAP、CRBSI、CAUTI、错误吸入发生率均较管理前有明显下降趋势,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管理后较管理前也明显减少;护理质量考核也显著较管理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ICU风险管理,可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是保障患者安全及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 风险控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医院重要部门,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与病人康复有直接影响。在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中,应实现全过程管理,即术前、中、后阶段,手术室内病患通常具有较低的防感染功能,如果防止工作做的不仔细,空气或者器材中附着的细菌会经过病人的伤口,导致病患发生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本文主要探讨了手术室整体环境、器材、操作等过程中的感染控制要点,为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手术室 患者感染 控制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医疗相关感染及控制。方法现对CLABSI控制核心环节、VAP控制核心环节、CAUTI控制核心环节、SSI控制核心环节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通用原则和关键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在医疗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领域中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是手卫生、标准防护和接触隔离。结论做好标准防护及接触隔离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加强环境监测,对常见医院感染进行控制及预防,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常见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手术室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因规范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并严格监测各项指标,使我院手术室感染率得到了降低。结论提高院内工作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严格对手术器械及物品进行清洁与消毒,控制手术人员的流动,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均是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手术室感染 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病案为医院的医疗档案和诊断依据,病案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病案流通频率增加,对病案使用要有所控制,医院或诊所的工作人员使用病案,必须保证病案完好地送回病案科。利用信息化手段,实际档案信息的追踪管理,为管理人员追踪病案技术手段。对病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有效地提升了病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病案控制系统中建立有效的病案管理规则,衡量病案科管理水平可以起到帮助管理者对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 标签: 病案控制 示踪系统 病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三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对复方三七胶囊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同时进行复方三七胶囊的崩解时限、装量差异及水分检查。结果HPLC含量测定中,三七皂苷R1在10μg·mL-1~100μg·mL-1,人参皂苷Rg1在40μg·mL-1~400μg·mL-1,人参皂苷Rb1在40μg·mL-1~400μg·mL-1范围内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5,0.9993,0.9992。崩解时限,装量差异和水分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要求。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好,可用于复方三七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复方三七胶囊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HPLC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预防控制老年肺结核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45例,均给予患者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预防后,肺结核患者逐渐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患者满意度为95.56%。结论对肺结核患者给予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大大降低了肺结核病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控制 预防 老年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该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和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验检测法、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等相结合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氢氧化钠、氯化氢及盐酸、硫酸、二氧化氮、氟化氢、氨、三氯氧磷、过氧化氢、铅烟、二氧化碳和高频电场合格率为100%。结论该建设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总体有效,可行。

  • 标签: 光伏电池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