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危害分析和关键技术在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方法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对我区的群众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筛查和监督管理,分析危害饮用水卫生的因素,确定饮用水卫生的质量关键以及标准和方法。结果在对我区的若干供水单位和饮用水处理中心进行危害分析和关键分析后,阐述了危害饮用水卫生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关键。结论日常生活饮用水的生产及运输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极多,而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技术能够明显消除此类危害因素,有助于保证饮用水的卫生治疗,从而提高我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技术 生活饮用水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200例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L3~4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取L2~3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肌松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肌松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观察组,两组对比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L2~3穿刺的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较为满意,术中肌松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相对高,是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穿刺点 剖宫产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医疗临床用血量逐年大幅度增加,血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结构性、季节性血液供应紧张现象时有发生。面对无偿献血事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破解“血荒”困局,必须要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既要坚持政府主导、突出舆论宣传、开展优质服务、倡导互助献血,切实加强无偿献血工作,采集更多血液,又要推广临床输血科学知识,开展临床输血指导,提高输血技术水平,节约血液资源。

  • 标签: 临床供血 无偿献血 献血宣传 献血服务 互助献血 合理用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灸与运动疗法和筋相结合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以找到一种简单的治疗肩周炎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对照组与实验组相对比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灸与运动疗法和筋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作为一个观察周期。实验结果实验组的总的治疗率为100%而对照组为75%,结论针灸与运动疗法和筋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要明显优于单纯的针灸疗法,值得同行借鉴。

  • 标签: 针灸 运动疗法 点筋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足腰反射及足部反射区的刺激来治疗训练伤中的腰扭伤,观察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110例中经过3~7天治疗,按VAS评分,0分75例;3分以下24例;4~6分11例。结论应用刺激手足腰反射及足部反射区来治疗腰扭伤方法简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扭伤 足部反射区 手足腰反射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扩大翼入路手术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扩大翼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恢复良好率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翼入路手术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明显,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入路手术 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年龄为界抑郁症临床特点与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心理课科及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进行分组并采集相关信息,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与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结果各组患者HAMD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病变部位为心,主要病性为阳郁。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抑郁患者临床应给与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期为抑郁症“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辨证治疗提供有力的借鉴。

  • 标签: 年龄 抑郁症 临床特点 证候要素
  • 简介:摘要内部控制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以及管理理论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新形势下通过实施内部控制来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最终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和承担其社会责任是医院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医院在经营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不善、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贪污舞弊等问题,究其原因无不与这些医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密切相关,加强与完善内部控制已是医院经营管理刻不容缓的任务。

  • 标签: 医院 内部控制 制度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得宝松皮损内注射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得宝松与2%利多卡因注射液14混匀后皮损内注射治疗,每月1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醋酸强的松龙与2%利多卡因注射液12混匀后皮损内注射治疗,1次/周,4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疗效及可能的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75%;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得宝松皮损内注射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斑秃得宝松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标本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站检验科进行生化检验不合格的生化标本180例,对以上标本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标本进行复测或者重新采取标本检验,对存在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标本溶血、采血前患者的准备不当、药物的影响、血清样本在样本杯中凝集、生化检验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均是造成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21.7%、27.8%、20.6%、14.4%以及15.6%。结论影响生化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必须要提高生化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水平,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和科学。

  • 标签: 生化检验标本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年病死率约25%,其发生与透析相关性并发症有关,其中体液容量超负荷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nterdialysisweightgain,IDWG)在允许范围,是降低HD患者病死率和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接受和服从透析间期液体摄入要求的行为和程度。严格控制透析间期液体容量及充分血液透析可明显减少因容量负荷过重引起的透析并发症。

  • 标签: 血液透析 干体重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IDWG) 容量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加强风险控制与护理管理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4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400例做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13年5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400例做为观察组,进行风险护理管理;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风险事件明显减少,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在实施风险管理后的知识考核评分显著高于风险管理前的评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控制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内科 风险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进行高血压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指导高血压社区管理,提高控制率。方法对2015年进行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论血压控制率与国内报道相比有所提高。讨论血压控制要综合防治,工作中采取灵活的个体化防治措施。

  • 标签: 高血压控制水平 个体化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湿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40000个灭菌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中的湿包进行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湿包的原因。结果456个湿包,所占比重为1.14%,该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包装因素、装载因素、环境因素、蒸汽饱和度因素、物品本身以及其他。结论因如包装、装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毒供应室会出现湿包现象;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如科学包装、科学装载,以控制湿包的发生,提升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湿包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控制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有效方法。方法统计在ICU采取系统控制感染措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病人的发病部位、基础疾病、感染病原菌种、临床特点等。结果采取措施前ICU医院感染率为24.7%;采取措施之后感染率为7.7%;下呼吸道感染为措施前后的首要感染部位。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系统控制感染措施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应受到医院管理部门和护士的重视。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ICU)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时期的重要奋斗目标。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健全的社会主义法治与和谐社会互为前提。运用法治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通过政策和法律的调节,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从非均衡策略向均衡策略的转变;通过法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相对均衡;通过法治,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法治,建立生态和谐的社会。

  • 标签: 医疗暴力 法治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调查研究我院198例尿路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有99例,对照组直接进行治疗,实验组依据微生物检查结果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中重度感染率较实验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大幅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升治疗效率,减轻患者负担,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验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BD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仪器进行鉴定,分析医院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结果送检标本中分离出2106株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6%;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占11%,其他占18%;以大肠杆菌为例病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强,占90.5%,药物属于细菌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结论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较强,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采用抗菌素前应该加强病原菌检测,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必要时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多重耐药病原菌 抗生素耐药机制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保洁的院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控制对策。方法选择院内所在的保洁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利用现场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保洁人员均为临时工,大多来自农村,对保洁相关知识培训的接受能力差,自身防护意识不强,保洁人员在上岗前大多没有接受过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结论建立医疗保洁的行业标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按要求规范医疗保洁工作是避免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和完善保洁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疗保洁 院感 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