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膦甲酸钠,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巴喷治疗,对照组加用卡马西平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程度、疼痛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可较快缓解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具有较好的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 膦甲酸钠 加巴喷丁 疗效
  • 简介:摘要乌司他是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蛋白酶的活性,如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纤溶酶等,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和清除氧自由基。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乌司他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以及减轻肺部水肿等途径起到肺部保护作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依托咪和异丙酚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实施无糖人流术的106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3例。参照组采取异丙酚与芬太尼进行麻醉,研究组采取依托咪与芬太尼进行麻醉,两组患者的停药唤醒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停药唤醒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患者用依托咪和异丙酚来实施麻醉能够取得有效的麻醉效果,并且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无痛人流 依托咪酯 异丙酚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单硝酸异山梨静滴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A(氯吡格雷口服片)和治疗组B(单硝酸异山梨静脉滴注),每组73人,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改变情况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5%,治疗组A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8%,治疗组B优于治疗组A,统计学有差异性(P<0.05)。并且,治疗组B心电图改善情况、血脂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组A,(P<0.05),统计学有差异性。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静滴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其药效稳定、药效持续时间长,无明显不良反应,老年患者机体不产生明显刺激,可于临床做重点推广使用。

  • 标签: 单硝酸异山梨酯 老年冠心 氯吡格雷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胆碱酶和白蛋白的检测肝硬化患者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36例肝硬化患者与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将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酶与白蛋白进行临床检测,观察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的血清胆碱酶与白蛋白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加重,观察组的血清胆碱酶和白蛋白水平逐渐降低。结论血清胆碱酶和白蛋白进行检测,可有助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具有推广与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胆碱酯酶 白蛋白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环酮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合并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分别使用螺环酮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9.31%和51.72%,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w,HAMD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12w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螺环酮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合并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性较高、依从性较好,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丁螺环酮 难治性抑郁症 辅助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太原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细胞毒性并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滤膜法采集太原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为靶细胞,研究PM2.5水溶成分及HSYA作用后细胞活力及氧化损伤,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ROS则呈现增高趋势,染毒浓度为100、200、400、800、1600、3200μg/mL,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9.00±0.80、98.00±1.20、96.42±1.52,93.61±1.80(P<0.05)、86.79±1.03、56.01±2.00(P<0.01)。ROS荧光灰度值分别为158±48、160±56,178±42(P<0.05),198±45、229±38、252±40(P<0.01)。羟基红花黄色素-A干预后与1600μg/mLPM2.5组相比,细胞存活率94.86±0.50(P<0.01),ROS荧光灰度值160±38(P<0.01)。结论太原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水溶成分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抑制PM2.5损伤内皮细胞,抗氧化应激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标签: PM2.5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羟基红花黄色素-A ROS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肾组织中10-羟基喜树碱浓度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以CPT为内标,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在激发波长为383nm,发射波长为553nm条件下,实现HCPT及内标CPT的同时测定,小鼠肾组织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可达到分析的要求。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小鼠肾组织中HCPT的药代代谢动力学研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小鼠 肾脏 10-羟基喜树碱 组织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乌司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定义,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进行比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可以采用乌司他联合血必净治疗法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调节体内的炎症因子,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2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吸氧以及吸入皮质激素,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沙胺醇联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最高呼气流速变异率、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用力肺活量、肺活量、最高呼气流速变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沙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小儿哮喘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联合潘生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西咪替联合潘生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25/2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21/2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头晕、恶心、胸闷等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症状。结论西咪替联合潘生能有效的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西咪替丁 潘生丁 过敏性紫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芬太尼单独或联合氟比洛芬甲状腺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择期行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80例,根据镇痛方式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记录气管导管拔出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疼痛镇静情况。结果S组、SK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F组、FK组(P<0.05),S组、SK组与F组、FK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S组、SK组入病房后2h静态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FK组(P<0.05),四组患者镇静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舒芬太尼、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都可以取得平衡镇痛效果,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更好。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甲状腺术后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12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咯地尔注射液0.2g/d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6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咯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可有效的缓解及治疗糖尿足溃疡,阻止糖尿病足溃疡的进一步发展,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糖尿病足溃疡 丁咯地尔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血清胆碱酶是临床生化检查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广泛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预后观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胆碱酶与许多临床疾病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感染、恶性肿瘤等。本文就血清胆碱酶的变化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血清胆碱酶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胆碱酯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给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后患者的血清胆碱酶活力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血液灌流)和对照组(非血液灌流),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住院时间、碘解磷定剂量、长托宁剂量以及患者在治疗后3d、5d的血清胆碱酶活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情况无明显差异,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碘解磷定剂量、长托宁剂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后3d、5d的血清胆碱酶活力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能够迅速清除体内的毒物,有利于恢复血清胆碱酶活力。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早期血液灌流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乌司他在老年胃肠道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患者围术期的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间的120例老年胃肠道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均60例。观察组患者在开放静脉之后给予泵入乌司他,对照组给予硝普钠,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心脏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开始2h、手术开始3h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输出量(CO)较手术开始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开始2h、手术开始3h的ESV、EDV和LVEF以及CO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结束6h和手术结束12h的BNP、cTn和CK-MB均较手术开始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结束6h和手术结束12h的BNP、cTn和CK-MB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胃肠道大手术中应用乌司他其围术期的心脏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心肌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老年胃肠道手术 乌司他丁 围术期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青蒿琥(ART)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滑膜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CCL5水平的影响,探讨青蒿琥治疗RA的免疫机制。方法收集RA患者关节液标本25例,体外分离培养滑膜细胞,以生长良好的3~5代滑膜细胞进行实验,调整细胞浓度,分为细胞对照组、ART组、MTX组。(1)不同浓度的ART作用于滑膜细胞24h,12.5?g/mlART作用滑膜细胞8、24、48h,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细胞凋亡。(2)不同浓度ART和MTX分别处理滑膜细胞48h,用ELISA法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CL5水平。结果(1)RA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ART在3.125~25?g/ml浓度范围内作用滑膜细胞24h后,早期凋亡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但当ART的浓度达到50?g/ml时,早期凋亡细胞率反而降低;12.5?g/mlART作用滑膜细胞不同时间段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2)CCL5水平的影响不同浓度的ART和MTX分别处理细胞48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CL5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青蒿琥可显著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CCL5水平,诱导其凋亡,并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青蒿琥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细胞凋亡 CCL5 青蒿琥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氟比洛芬+羟考酮组(A组)和氟比洛芬+吗啡组(B组)。两组术前30min均给予氟比洛芬50mg预先镇痛,术后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A组缝皮前缓慢静注羟考酮0.03mg/kg,继以羟考酮0.8mg/kg+氟比洛芬100mg+阿扎司琼共100ml入泵。(B组)缝皮给予吗啡0.03mg/kg,术后吗啡0.8mg/kg+阿扎司琼共100ml入泵。记录两组术后2、6、12、24和48h患者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术后48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追加和胸腹部不适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A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追加例数明显减少(P<0.05),苏醒延迟、胸腹部不适感、恶心呕吐、嗜睡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羟考酮注射液联合氟比洛芬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羟考酮注射液 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在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中分别应用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20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将硝酸异山梨应用在对照组中,将曲美他嗪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率明显较高(P<0.05);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中分别应用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硝酸异山梨酯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