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神经系统疾病、慢性下腰痛疾病、骨科疾病等方面出发,针对悬吊训练在康复领域方面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悬吊训练在康复领域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实际应用有效性,更好的发挥出悬吊训练的价值和作用,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 标签: 悬吊训练 康复领域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全民运动下的体质提升,伴随着放松训练和放松技术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放松训练的角度,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

  • 标签: 运动 身心健康 放松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用SET悬吊系统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能力训练的效果。方法将30例处于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除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之外,还采用SET悬吊系统加强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四周,观察患者患者站立平衡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采用Fugl-meyer(FMA)平衡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来评定。结果训练四周后进行效果评定。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得分较治疗前均上升,实验组更高于对照组;FMA平衡量表评分两组均明显提高,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恢复期利用SET悬吊系统加强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站立平衡能力 SET悬吊训练
  • 简介: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运动水平的主要标志。学校业余田径训练是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田径运动后备人才,进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技术,基本战术。为将来从事专业体育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等方面打好基础。

  • 标签: 田径训练 运动损伤 学校 田径运动 体育训练 运动项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阶式闭链悬吊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物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上进阶式闭链悬吊训练,分析两组患者平衡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衡能力为(0.826±0.214)分,而对照组为(2.946±0.957)分,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在临床上采用进阶式闭链悬吊训练疗效显著,对患者关节平衡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悬吊训练 膝骨关节炎 平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选取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MBI、FMA-UE的评分情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从运动控制训练探讨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方法。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园在2015年9月—2018年10月间收治,临床诊断为GMFCSⅡ级痉挛型的双瘫脑瘫患儿,共60例患儿。根据抽签法,分为A、B两组,每组人数相等。两组患儿均接受运动疗法,A组患儿在运动治疗基础上,每天增加15分钟的运动控制训练;B组患儿在运动治疗基础上,每天增加15分钟的肌力训练。三个月后,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中D区和E区分值的变化,分析运动控制训练对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作用。结果三个月持续治疗后,每天增加15分钟运动控制训练的A组患儿,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中D区和E区的评分优于B组患儿,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运动控制训练在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方面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实践、推广。

  • 标签: 运动控制训练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侧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训练方式等分成两组。将其中进行常规患肢功能训练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脑卒中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健侧肢体功能训练,并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两组NISS评分、神经电生理测定以及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之前,NISS评分、神经电生理测定以及BI指数评分情况均无明显的差异性,经过治疗后,两组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各项明显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患肢功能训练的同时,给予其健侧肢体功能训练能显著提升其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健侧肢体功能训练 脑卒中偏瘫 偏瘫患者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训练法干预对中轻度精神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46例中轻度抑郁症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其中,所有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口服多虑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以运动训练干预法,分别比较两组4个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的HAMD评分平均值为(31.5±7.3)与实验组的(30.9±6.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愈6例(26.08%),显效9例(39.13%),有效4例(17.39%),无效4例(17.39%),总有效率为82.60%,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治愈9例(39.13%),显效6例(26.08%),有效6例(26.08%),无效2例(8.69%),总有效率为91.30%,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轻度抑郁症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法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中轻度抑郁症 运动训练法
  • 简介:摘要偏瘫型脑瘫是脑性瘫痪中常见的一种,粗大运动受到影响较小,大多具有独立行走能力,但是患侧上肢的精细运动功能都存在障碍,以至于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本研究通过头针、体针联合康复训练,改善偏瘫患儿的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结果提示治疗前后,两组的MAS评分、FMFM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改善;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改善患儿肌张力,提高患儿患肢的精细运动能力,从而提高ADL能力。

  • 标签: 针刺 康复训练 偏瘫 脑瘫 精细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偏瘫早期患者采取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观察其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门诊进行治疗的46例偏瘫早期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23例,联合针灸治疗。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MA、FCA、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偏瘫早期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针灸联合干预,能够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康复训练 针灸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痔疮118例,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肛垫悬吊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用时、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重度痔疮患者实施肛垫悬吊手术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且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及病情恢复快等优势。

  • 标签: 肛垫悬吊手术 重度痔疮 外剥内扎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垫悬吊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80例重度痔疮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外剥内扎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肛垫悬吊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度痔疮患者采取肛垫悬吊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还能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肛垫悬吊手术 重度痔疮 常规外剥内扎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垫悬吊手术治疗治疗重度痔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00例重度痔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与运用肛垫悬吊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本次治疗有效率达96.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痔疮治疗中运用肛垫悬吊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明显缩短患者治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肛垫悬吊手术 重度痔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操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入我科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呼吸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操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稳定期的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在临床中作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呼吸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观察组还增加运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肺功能、6MWT以及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6MWT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与活动能力,并且可减轻机体血症反应。

  • 标签: 运动康复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综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早期康复组则给予早期康复综合训练。比较两组脑卒中治疗效果;从开始康复训练至出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早期康复组脑卒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康复组从开始康复训练至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相近,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综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提高作用,可改善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预后有利,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综合训练 脑卒中患者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肺康复训练对保持COPD患者肺康复治疗后运动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6月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借助于硬币分组的方法对此次研究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25例患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25例患者予以持续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的训练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实验及Borg评分比较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不同的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实验及Borg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肺康复训练在COPD患者肺康复治疗后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持续肺康复训练 COPD 肺康复治疗 运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7年间的300例需行眼袋整形术的患者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给予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对照组给予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随访6~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整形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145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109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16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u=5.7819,P<0.01)。结论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既能尽可能地切除眼袋松弛组织,又可保持下睑轮廓紧致流畅,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眼袋 整形术 眶肌筋膜提紧 眼轮匝肌悬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住院的6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将入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总时间及术中不良事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手术护理配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配合 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 压力性尿失禁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