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在全麻围拔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四肢躯干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推注40mg的帕瑞昔布,对照组静脉推注10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围拔期的心血管反应,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拔后5min、10min,两组患者的HR、SBP均高于诱导前,并且对照组要比观察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手术后躁动的发生例数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麻围拔期的患者,应用帕瑞昔布可以明显抑制心血管应激的升高,降低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全麻围拔管期 临床应用 术后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尖保留与除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治的78例牙根尖周病患者,随机将7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根尖保留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根尖除治疗方案,术后6个月的对两组牙齿松动、瘘管,牙槽骨骨密度及新生骨高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牙齿松动发生率5.13%、瘘管发生率2.56%;对照组术牙齿松动发生率7.69%、瘘管发生率5.13%,两组差异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牙槽骨骨密度和新生骨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牙根尖周病施行根尖保留术,是治疗牙根尖周病最佳有效方法治疗疗效优于根尖除,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牙根尖周病 根尖 保留 截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根尖保留与除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相关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根尖周病患者8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根尖保留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根尖除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牙槽骨骨密度达到22.69±3.75mg/cm,新生骨高度达1.91±0.17mm;治疗半年后,牙槽骨骨密度达33.21±4.12mg/cm,新生骨高度达4.41±0.43mm。两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根尖周病采用根尖保留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根尖周病 根尖 保留 截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普在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0例应用硝普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硝普治疗30例严重心衰患者,心衰控制或显著好转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结论在急性心衰的治疗中对改善心功能不全时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有独特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硝普钠 心力衰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2015年2月就诊的小儿肺炎患者共98例,将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患儿,对照组46例患儿,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和平喘等综合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基础综合治疗上,早期对患儿静脉滴注肝素,后期滴注山莨菪碱,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身体指征及治疗效果。结果将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止咳时间、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进行对比,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2例患儿采用肝素合并山莨菪碱进行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治疗有效率为94.2%;对照组46例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6.1%;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上,采用肝素合并山莨菪碱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的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作为常规治疗法在临床治疗小儿肺炎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肝素钠合并山莨菪碱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硝普联合多巴胺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随机方法选择我院8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静脉使用硝普,观察组患者使用硝普+多巴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呼吸、心率等方面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硝普钠 多巴胺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硝普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普联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8%,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硝普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硝普钠 多巴胺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呋辛治疗肺气肿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肺气肿感染的65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治疗组(n=34),对照组行青霉素治疗,治疗组行头孢呋辛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低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组间比较(χ2=6.181,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9%高于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组间比较(χ2=4.546,P<0.05)。结论头孢呋辛治疗肺气肿感染老年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呋辛钠 肺气肿感染 老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方法比较帕瑞昔布与双氯芬酸钠治疗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80例肝癌化疗栓塞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后使用帕瑞昔布及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帕瑞昔布剂量为40mgbid、双氯芬酸钠剂量为75mgqd。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帕瑞昔布组与双氯芬酸钠组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2.5%与35%(χ2=5.59,P<0.05)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有恶心、呕吐等,未发现有明显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20,P>0.05)。结论帕瑞昔布总体疗效均优于双氯芬酸钠,且副作用未见明显增加,更适合用于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疼痛的控制和治疗。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肝癌 化疗栓塞 止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普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在顽固性心衰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采用稍普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的57例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率、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硝普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治疗顽固性心衰患者有明显疗效。

  • 标签: 硝普钠 多巴胺 顽固性心衰 微量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左甲状腺素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减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自我院从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甲减患者50例,按照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5例。将接受甲状腺片单用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左甲状腺素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其后对比两组甲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各项指标水平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在甲减治疗中应用左甲状腺素联合甲状腺片,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的应用和实践。

  • 标签: 左甲状腺素钠 甲状腺片 甲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期间发生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PICC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给予循证护理模式,旨在降低导管堵塞率。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统计得出,所有PICC患者中18例未发生堵情况,其余12例患者出现导管堵塞且经过对症处理后成功解除。结论对PICC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继发导管的堵率,应作为临床优先采用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PICC 相关因素 堵管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硝普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4年12月静脉注射硝普32名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静注硝普的常规护理,将2015年1月~3月静脉注射硝普30名急诊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惠尔透明贴敷贴穿此处。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预防硝普致静脉炎具有良好效果,可考虑临床使用。

  • 标签: 康惠尔透明贴 硝普钠 静脉炎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孢呋辛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高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给予对照组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清开灵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为61.5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头孢呋辛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呋辛钠 清开灵 联合 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素抗凝血浆的生化检验结果,深入剖析其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4年6月120例我院受检者,分别给予普通干燥以及肝素抗凝装入同一受检者标本3ml,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以及随机配备的电解质分析模块,共对受检者测定29项生化检验项目,对受检者的检验结构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结果LDL-C、TG、HDL-C、TBIL、ALP、AST、APOA、ALT、UA、DBIL、APOB、Crea、Urea、AMS、TCHE、LDH、Alb、Mg2+、Ca2+、TCO2、Cl-、CK-MB、P、CK等项目肝素凝血浆与血清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Na+、GGT、K+、Glu、TP等项目血浆和血清比较,其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易发生溶血,能够有效减低放置误差,具有显著的血浆分离速度,在多种生化检验项目中,均可采用肝素抗凝血浆,有利于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素钠抗凝血浆 检验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次法根治疗与一次性根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收并行多次法根治疗的31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将其作为A组;选取同期接收并行一次性根治疗的另31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B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且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次法根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对比,一次性根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一次性根与多次法根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的疗效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牙科门诊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法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9.4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一次性根治疗牙体牙髓并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治疗 多次法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肽原(NT-proBNP)检测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328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急性心衰组)176例及非心衰组152例,比较两组患者初入院时的NT-proBNP水平,评价其对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急性心衰组及非心衰组NT-proBNP浓度分别为3184.4±1638.3pg/mL和388.6±154.7p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NT-proBNP≥1500pg/mL为心力衰竭阳性诊断1,诊断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灵敏度为92.0%,特异性为90.1%,阳性预测值为91.5%,阴性预测值为90.7%,诊断效率达91.2%。结论急诊常规检测NT-proBNP有利于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做出快速诊断,有助于鉴别急性呼吸困难是否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

  • 标签: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急性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和脑肽对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Ⅰ~Ⅱ级)和重度组(Ⅲ级和Ⅳ级)。对比(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肽水平。(2)两组患者出院后12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和脑肽联合检测有助于判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测患者预后及心功能恶化的一个常有效的指标。

  • 标签: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