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心理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针对40例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状况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护理观察明显较优;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5.0%相对较高(对照组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改善其心理焦虑状态的效果分析发现,其能够通过干预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和认可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 标签: 肿瘤放射治疗 心理护理 改善 心理焦虑状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对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干预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医院高层开始注意到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并且逐步感觉到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使核心能力理论备受大多数人关心。护理人员培训主要是在前面的护理管理者的核心主题,由此核心能力专业护士的培训是相当重要,培训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即需要在学校教育时的悉心培养与教导,也需要工作后的多角度全面锻炼及正确引导。同时做到工作后全面的培训和适当的引导。

  • 标签: 专科护士 培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3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67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之伴随的相关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胃癌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心肺复苏后继续接受急诊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所起到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且需要继续进行后续的急诊治疗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急诊优质护理方案。结果通过实验对比发现,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存活率较采取科内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提升,同时显著的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而在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的满意度上,实验组患者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肺复苏后接受急诊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加害者。

  • 标签: 心肺复苏 急诊优质护理措施 存活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和疼痛的缓解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抑郁改善以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以及疼痛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缓解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临床护理干预 焦虑 疼痛 缓解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总结了25例接受激素冲击治疗的视神经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从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和病情观察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激素冲击治疗可有效对于视神经炎的治疗具有明确的疗效,规范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对25例视神经炎患者给予激素冲击治疗,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治疗22例治愈,3例好转。结论在发病后尽早使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视神经炎发病急,如不及时尽早治疗可导致不可逆损伤。患者的心理负担重,护士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保证治疗效果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视神经炎 激素治疗方法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创新认知个体无形心理容积集合系统,立足心理承受、心理控制、心理极值的内涵,分析心理承受、心理控制与意识构成关系的要素,即生物学机制、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分析心理极值的内在反应,即疾病反应、免疫反应、药剂效应,并简要叙述本研究的调查进程、调查证据、控制资源情况,结合个体共性、差异性、社会性的整体功能,从综合层面来剖析解释心理承受和心理控制的表象和实质。从多学科多元研究人体心理承受和心理控制极限范围,深入发掘个体无形心理容积集合系统。

  • 标签: 心理承受 心理控制 极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术后继发癫痫患者积极率对其残疾接受度的影响表现,结合现实病案资料,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颅脑术后继发癫痫患者,搜集整理患者相关临床病案资料,调查研究患者积极率及残疾接受度两项指标数据,获得结论。结果60例患者,积极率为(0.95±0.16),残疾接受度为(153.94±21.51)分,低、中、高残疾接受度比例分别为34.22%、51.27%、14.51%。结论颅脑术后继发癫痫患者在发病后会受干扰因素的影响,积极率与残疾接受度呈正相关影响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作用较大。

  • 标签: 颅脑术 继发癫痫 积极率 残疾接受度 影响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为心理治疗辅助临床手术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妇科手术患者。实验组为各种需要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75例,在手术前、后对其进行规范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照组为同一科室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75例,未实施心理治疗。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两组的调查结果。结果(1)EPQ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除了内向性以外,治疗后的评价分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除了内向性以外,治疗后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义意(P<0.05)。(2)SCL-90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间各因子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解决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辅助手术治疗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心理治疗 心理护理 妇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为心理治疗辅助临床手术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妇科手术患者。实验组为各种需要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75例,在手术前、后对其进行规范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照组为同一科室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75例,未实施心理治疗。用艾É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两组的调查结果。结果(1)EPQ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除了内向性以外,治疗后的评价分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除了内向性以外,治疗后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义意(P<0.05)。(2)SCL-90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间各因子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解决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辅助手术治疗有积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藿香正气滴丸治疗急性胃炎外邪犯胃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本院诊治的急性胃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分组标注划分为A组、B组,每组患者各50例,A组治疗时给予不含乙醇的藿香正气口服液,B组给予藿香正气滴丸。对比两组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B组总疗效高于A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分值大于A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藿香正气滴丸应用在外邪犯胃型急性胃炎患者中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藿香正气滴丸 生活质量 急性胃炎 外邪犯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肺结核患者主要存在紧张焦虑、孤独抑郁、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结论肺结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治疗肺结核重要的措施之一。

  • 标签: 肺结核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一直都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两者之间概念各有不同,却往往被人们模糊混淆,这对相关的研究和科学认知有着一定的阻碍。本研究就从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的内涵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心理素质标准和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安市目前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简称HA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死亡病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2010年1月—2016年6月接受HAART的3147例HIV/AIDS病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病情状态及治疗相关情况。结果截至2016年6月,西安市共3147例HIV/AIDS病人接受HAART,死亡105例,病死率为3.33%,其中男性占89.5%(94/105),病人接受治疗时的平均年龄为(49.1±12.5)岁,已婚或同居占52.4%(55/105),经同性性传播感染占46.7%(49/105),从确证HIV抗体阳性到接受HAART的时间平均为(8.1±19.2)月,开始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平均为(110.1±118.7)个/μL;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46.7%(49/105)的死亡病例在治疗开始时为临床Ⅳ期;70.4%(74/105)的病例开始治疗的前三个月出现AIDS相关疾病/症状;6.67%(7/105)的病例治疗前一个月患有肺结核,且全部进行了抗结核治疗。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临床分期、首次CD4细胞计数检测结果、从确证HIV抗体阳性到接受HAART时间、开始治疗前三个月是否现出现AIDS相关疾病/症状的AIDS患者,其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V/AIDS病人应定期随访和CD4细胞计数检测,早确证、早接受HAART治疗。

  • 标签: HIV/AIDS病人 抗病毒治疗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手术在临床中的可接受性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资料100例,依照100例患者的入站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传统电动负压吸引术,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疼痛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满意度,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疼痛显著减轻,患者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几率更低,手术期间出血量显著减少,对于人工流产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痛苦,降低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出现几率,属于一项安全并且有效的意外妊娠终止方案,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手动负压吸引 满意度 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