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助产士主导的家属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140例单胎初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产妇,观察组行助产士主导的家属陪伴分娩模式,对照组行传统的“一对一”的导乐陪伴分娩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产程时间、护理满意的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3%(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家属陪伴分娩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促进产程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家属陪伴分娩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待产的7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采用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42%,对照组剖宫产率39.47%,两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总产程(8.97±1.37)h,对照组总产程(13.16±2.35)h,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行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能够明显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提升产科工作质量,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助产士 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 分娩方式 产程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应用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探究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产妇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传统陪伴分娩模式应用在对照组中,将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应用到观察组中。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的以及产程时间均较高(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应用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在降低剖宫产率同时缩短了产妇的产程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伙伴式导乐陪伴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ICU护士主导的目标性镇静镇痛安全护理管理策略。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药物镇静镇痛管理;观察组34例,给予ICU护士主导的目标性镇静镇痛安全护理管理;对比分析该两组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谵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士主导的目标性镇静镇痛安全护理管理策略效果显著,具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ICU护士主导 目标性镇静镇痛 安全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以心理干预为主导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采用以心理干预为主导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甲状腺手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甲状腺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以心理干预为主导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心理干预 优质护理 甲状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造口治疗师主导下延续性护理对于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152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常规出院指导和延续性护理两种手段,将其均分为两组,对比患者出院半年后生活质量。结果施行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肠造口患者来讲,延续性护理可以在患者出院后也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后续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 标签: 造口治疗师 延续护理 肠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士主导的镇痛镇静管理方案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管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通过本科室的临床实践,分析综合。结果护士主导的镇痛镇静管理,有助于镇静镇痛的贯彻实施,有助于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并有助于增强护士使命感和职业自豪感。结论ICU护士主导的镇静镇痛更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士主导 镇静镇痛管理 危重症护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为主导综合性护理的机器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结果两组均有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能明显降低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为主导 综合性护理干预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 焦虑抑郁情绪
  • 简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要达到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壮大,使其成为心理健康并不断自我生长的社会个体。我们教师在工作中要思考如何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成为他们心灵成长的促进者和"守护神"。

  • 标签: 心灵 学生 教师 教书育人 心理健康
  • 简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心灵的耕种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只有那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乐观、自信、有活力的学生。面对工作上种种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适的话,就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问题,下面谈淡教师自我调适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 标签: 教师 心理调适 心理健康 自我调适 心理问题 学生
  • 简介:心理契约与教师激励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心理契约的实现提高了教师的满意度、组织承诺,从而最终达到有效地激励教师;另一方面,只有依据教师的心理契约特点设计科学的激励方式,才能保障教师心理契约的实现。因而,高校组织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必须考虑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和内容,

  • 标签: 心理契约 教师 激励方式 工作热情 满意度 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中学教师的心理幸福感状况。方法采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对石家庄市4所中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性别在心理幸福感各纬度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性质学校的教师在自主性上有显著的差异;不同工龄的教师在个人成长方面有显著的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在个人成长和自我接纳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的教师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中学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在性别上没有差异,在不同性质学校、不同工龄、不同职称和不同婚姻状况上有显著的差异。

  • 标签: 中学教师 心理幸福感 调查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要求,培养出素质较高的实用型外科护理人才,在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优化教学环节,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 标签: 外科护理 青年教师 教学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中学教师压力管理团体心理训练的有效性。方法对12名中学教师实施团体心理训练干预。结果接受干预的实验组的压力感受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学教师压力管理团体心理训练舱够显着降低教师的压力感受.

  • 标签: 中学教师 压力管理 团体心理训练
  • 简介:摘要教师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职业素质如何,对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而强化职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则更为重要,但当前一些教师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对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重点从当前一些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入手,分析了一些教师自身存在的不健康、不科学的职业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自我调适措施,努力解决教师职业心理问题。

  • 标签: 教师 职业心理 职业健康 自我调适
  • 简介: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师职业的一些特点,如非对称互动、角色问题、工作超负荷、待遇较低等对教师的“理健康有不容忽视的负性影响。应在优化教师工作与生存环境、改善教育管理、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自我调节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干预以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 标签: 教师 心理健康 职业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附属医院临床见习带教方法,分析临床见习教师脱产带教可行性。方法临床上带教见习课的教师施行脱产带教方法,即有见习课的学期,停止所有临床工作,按要求听取相应的理论课,进而带教见习课。与未脱产带教进行比较。结果通过ridit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脱产带教能够提高学生见习课效果,进而提升对这个学科的学习效果。

  • 标签: 临床见习 脱产 带教
  • 简介: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小学教师的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常模,其中人际关系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余都呈现极显着差异(P<0.001);中小学女教师SCL-90测验分值均高于男教师,在抑郁因子得分和阳性项目数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恐怖因子得分上差异较为明显(P<0.01).其它无显着差异(P>0.05);边远地区、城市、县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测验分值依次增高.城市和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除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有显着差异外(P<0.05)。其余差异均不显着(P>0.05)。县镇农村较城市、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测验分值高出明显.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极其显着(P<0.001),县镇农村和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焦虑、恐怖因子差异也极为显着(P<0.001)。结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不佳,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较男性稍差。城乡差别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显着影响。

  • 标签: 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调查
  • 简介: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当他们体验到职业倦怠之后容易对大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工作的成就感下降,极大地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对大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本研究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建议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教师 职业倦怠 思考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