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几年,口腔医学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很多中高职类院校陆续开设了此专业,但是随着口腔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层出不穷,例如种植修复技术、全瓷技术、精密附着体修复技术、CAD/CAM技术和3D打印技术,一方面推动了口腔义齿修复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对口腔士/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毕业生能更快融入将来的工作环境和满足工作要求,口腔技术教研室召集行业专家和高级技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口腔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剖析和整改1,以便专业建设与行业工作任务更好对接。

  • 标签: 高职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整改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漳州市医院临床用血中检测合格的血液报废情况,探讨如何将这一部分血液制品充分利用,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漳州市医院报废的检测合格的血液制品,调查分析其报废原因,按报废原因及品种将其分为几组,比较这几组数据的大小,分析主要报废原因及对策。结果报废的血制品中最主要的是红细胞制品,其次是血浆。血浆制品主要报废原因是过敏反应、血袋破裂,血细胞制品报废的原因则主要是过期和剂量原因,也有部分是过敏原因引起的。报废原因还因用血科室而异。结论有针对性地对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充分利用血液,从而节约血源。

  • 标签: 血液报废 检测合格血液 节约血源
  • 简介:摘要用闭环管理方法对医院的消防隐患进行整改,取实行前的2016年数据和实行后的2017年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消防隐患整改完成率提高33.7%。

  • 标签: 闭环管理 消防 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液检查中不合格标本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检验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血液检测中出现不合格的102例不标本。结果此次血液检测中发现的102例不合格标本中,溶血34例,占33.33%;凝血23例,占22.55%;送检延迟14例,占13.73%;标本采集不规范21例,占20,59%;血液量过少/量不准10例,占9.80%。结论血液标本不合格不仅会影响检验的准确性,还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延误患者病情的治疗,在临床规避中,医院检验科需加强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严格规范血液送检流程,以提升血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检测 不合格标本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普通处方常见问题的分析,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1—4月份门诊3200张普通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有420张处方存在不合格现象,占抽查总数的13.1%,其中用药不适宜处方290张,超常处方82张,书写不规范处方48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9.06%、2.56%、1.5%。结论门诊处方存在问题较多,处方合格率需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滥用严重,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药理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研究抽取我院采集的血液样本(186份),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93份。本次乙组是常规处理,而甲组是对以往标本不合格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总结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结果甲组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影响血液检验标本的因素较多,相关人员应加强护理,确保标本合格

  • 标签: 血液检测标本 不合格 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检验科于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检验的28520份血液标本,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不合格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28520份血液标本,退回的不合格标本共255例,不合格率为0.89%;不合格原因中,标本溶血比例最高,达到了34.51%,其次为标本凝固或存在细小血凝块、采血部位不当、采血量不标准,比例分别为21.96%、13.73%、13.73%。结论我院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率偏高,应加强对护士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标本运送过程的监督,强化基本的护理技能训练等措施,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不合格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住院处方审核,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静配软件,对每个静配处方逐个审核,对不合格处方进行调配前干预。结果医嘱处方合格的有488份,占93.67%,不合格33份,占6.33%。在不合格的医嘱处方中,主要是溶媒选择不当、药物用量超说明书及在一个输液溶媒中,干预后全部合格。结论静配工作应重视事前干预,加强安全性监测,合理使用,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 标签: 静配中心 合理用药 事前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针对血站管理的政策法规,促使血液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但各大血站的无偿献血者提供的血液还是常常会出现检测不合格的现象。因此,本文基于调查数据,着重分析了影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合格率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无偿献血 合格率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对其中的不合格的标本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根据原因研究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方法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集了800分血液标本,将其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n=400)和对照组(n=400),将两组的血液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对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的标本进行分析其原因,并根据原因研究防治方法,将2组中的血液标本的临床检验的不合格概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发现,血液标本的临床检验出现不合格的原因包括发生溶血、凝血情况、出现抗凝不全情况、送检的时间过长、该样本的数量过少等。研究组中血液标本的不合格概率为1.5%,对照组的不合格概率为4.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检验结果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在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对血压标本的临床检验情况较为有利,能够显著提高检验的合格概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不合格 因素 防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QCC方法提高门诊病理组织标本合格率。方法成立QCC小组,培训QCC圈员,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门诊病理组织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实施10个月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门诊病理组织标本合格率由原来的89.33%提高到100.00%。结论QCC活动能明显提高门诊病理组织标本合格率,为病理医生提供可靠的检查材料,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

  • 标签: QCC 病理标本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干燥方式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器械干燥时间及灭菌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柜干燥方法与常规干燥方法,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管腔器械和显微器械进行干燥,对比低温真空干燥组与常规干燥组所用的干燥时间和灭菌合格率。结果对于管腔器械,低温真空干燥组所用干燥时间比常规干燥组所用时间,平均节省了约909.67秒;对于显微器械,低温真空干燥组所用干燥时间比常规干燥组所用时间,平均节省了约847.10秒,对于管腔器械和显微器械,低温真空干燥组比高温干燥组节约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真空干燥组的器械灭菌器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干燥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器械,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柜干燥比常规干燥更省时,且灭菌合格率更高。

  • 标签: 干燥方式 干燥时间 灭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临床检验不合格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4月以来,选取3216份临床检验科收到的检验样本,分析检验之前实行常规护理,同时选取2015年5月到2015年8月在分析检验前实行护理干预的样本3260份,对检验样本中的不合格数量进行分别统计,计算不合格率。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样本不合格数量有16份,常规护理不合理数量有51份,护理干预的样本不合理率为0.48%,明显低于常规护理(1.28%)。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临床检验的不合理率,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临床检验 不合理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4年1月—2017年8月收集的血液标650份,对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650份血液标本中,34例标本检验不合格,占5.23%。结论加强检验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积极指导患者做好准备工作等,才能有效避免出现血液检验不合格

  • 标签: 血液标本检验 不合格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合格率。方法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待检验的血液标本360份。统计分析临床检验不合格情况,并找出不合格原因,以此提出针对性对策。结果所有的待检测血液标本中,检验不合格的有184份,占51.1%;引发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标本凝固50份、送检不及时66份、采血不规范68份。结论临床检验血标本期间,存在多种因素引发检验不合格,通过分析其中各类原因,以此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降低血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原因和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提高晨间扫床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圈名为“古藤圈”,针对晨间扫床存在较多问题,将提高晨间扫床合格率作为本年度品管圈主题,制定了质控表格,进行为期一个月数据收集,而后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成果收集与呈现,并对前后数据进行比较总结。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开展,提高了晨间扫床的合格率,提高了护理部质控合格率,增进患者舒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在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让护理人员以主人翁的形象参与护理管理,更加积极参与护理活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 晨间扫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和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134例标本展开研究,对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结果在本组所有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共有21例,不合格原因为样本采集时间错误、标本受到污染,送检不及时,检测不规范等。结论在微生物标本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送检程序进行规范检验,并加强医院各科室之间的交流,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合格率。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 不合格原因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粪和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不合格粪便标本、尿液标本各110份、130份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经统计发现,尿液常规样本不合格中样本量不足与样本污染比例偏高,分别为40.00%、39.23%;粪便常规样本不合格中样本量不足比例最高为82.73%。结论在粪便与尿液常规检验样本方面,应重视标本量与标本污染检查,提高检验样本合格率。

  • 标签: 不合格因素 尿液常规 粪便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献血不合格者电话反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一对一电话通知的方式反馈献血不合格信息,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3439例献血者无一例发生投诉、纠纷,1920例ALT不合格献血者中,1674例复查后符合献血标准者重新参加献血,176例明确表示有再次献血意向;1519例其他项目不合格者中30%献血者愿意为无偿献血做义务宣传员,或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继续献爱心。结论做好献血不合格者的心理护理,对稳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 不合格 信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