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体征正常的新生儿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中和实验组,每组有新生儿60例。对于常规中的新生儿采用常规的筛查护理,而实验组新生儿则在常规的筛查方式上进行耳道护理,对两组新生儿进行初次筛查和二次筛查,对比两组新生儿在两次筛查中的通过率。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新生儿初次筛查的通过率为92.4%,常规组新生儿初次筛查的通过率为80.1%;在初次筛查中实验组新生儿的通过率要高于常规组新生儿的通过率(P<0.05);实验组新生儿在二次筛查中的通过率为100%,常规组新生儿在二次筛查中的通过率为76.5%,实验组新生儿二次筛查的通过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新生儿二次筛查的通过率(P<0.05)。结论新生儿耳道护理能够显著的提高新生儿在听力筛查中的通过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耳道护理 听力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决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存在的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易致患儿死亡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我院采用了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技术。方法于2012年选取出生年龄30分钟~28天、胎龄33~42周、平均体重2900克的100例新生儿进行手背静脉穿刺采血,采血量为2~5毫升,采用常规采血容器,选择患儿充盈的手背静脉进行消毒、采血。结果发现一次采血成功98例,一次成功率为98%,其中两例因血管太细针头滑脱和针头刺穿导致失败。结论经研究发现该法具有诸多优点,如穿刺难度小,易掌握,采血成本低,易操作,能有效降低对新生儿的负面影响。该技术实用性强。具有普遍性和推广型。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采血 手背 头皮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以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以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以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的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体内胆红素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临床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学生心理状况,以便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西安医学院2016级学生进行全面测查,有效样本3014人,其中男生863人,女生2151人。结果调查发现,16级学生心理异常人数为220人,占总人数的7.2%,在检测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强迫症状为最主要的症状。学生的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恐怖均分则显著于常模(P<0.001)。男生在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高于女生,两者差异显著(P<0.05),在其他八个因子得分上,男女之间没有差异。

  • 标签: 医学生,心理健康,SCL-9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对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出现脑损伤的新生儿病人11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选择一组患儿进行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帮助治疗定义为探究组,选择另外一组存在脑损伤的新生儿但未进行神经学评分与治疗结合的患儿定义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治疗的成效。结果探究组患儿的脑组织恢复评分、恢复速度及机体反射的恢复用时都优于参照组,同时探究组患儿的治疗后残留问题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选择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辅助治疗出现脑损伤的新生儿,能够提高患儿脑功能恢复能力,缩短恢复用时,改善治疗后患儿生活质量,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治疗效果 早期新生儿脑损伤 神经学评分 损伤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查阅资料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破伤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新生儿破伤风进行诊断和治疗。结论应尽量少用肌内注射。可采用联合用药或交替用药的方法,增强镇痉的效果。新生儿破伤风的病死率很高,因此,必须做好预防。

  • 标签: 新生儿破伤风 儿科治疗
  • 简介: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换血与光疗法治疗。本文主要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现状进行分析,详细评估了药物治疗的疗效,并深入探索了几种新型治疗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掌握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断与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新生儿的病例分析和临床观测,制定出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新生儿黄疸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疗法、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措施,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采取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是确保医疗的关键。

  • 标签: 儿科 黄疸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以及纳络酮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抢救中的作用。方法7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分为3组,每组25例,1组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控制或辅助呼吸,并给予纳络酮0.1/kg三角肌注射;2组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控制或辅助呼吸,不用纳洛酮;3组面罩纯氧正压控制或辅助呼吸。其它治疗措施三组相同。结果1组和2组新生儿出生后5minApgar评分较高,与3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1组与2组比较,出生后5minApgar评分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并改善其预后,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措施之一,辅以纳络酮能迅速有效逆转内源性阿片肽导致的新生儿无呼吸状态。

  • 标签: 气管插管 纳络酮 新生儿窒息 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方法所有病例均摄X线胸部正位片,并采用高千伏、低毫安、短时间投照。结果?早期新生儿肺炎以吸入性肺炎为主,表现以右下肺为多见的小片状或小斑片状模糊影;晚期新生儿肺炎以感染性肺炎为主,表现为以双中下肺多见,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结论新生儿肺炎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实质型、间质型、混合型。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其治疗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共计20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患儿的病因、治疗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论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主要是感染、围产期因素、母乳性黄疸,我们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黄疸 新生儿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查阅资料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呼吸暂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针对新生儿呼吸暂停进行治疗。结论呼吸暂停发作时应给拍背、弹足底等刺激,咽喉部有分泌物时应将其吸净,鼻导管给氧,严重者用面罩接呼吸囊加压呼吸。

  • 标签: 新生儿呼吸暂停 儿科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查对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方法根据新生儿病房存在的查对环节危险因素,完善查对制度,认真落实身份识别管理,消除不安全隐患。结论新生儿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因素,但可通过有效规避护理风险减少护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安全问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保证新生儿安全的重要措施,使家长放心,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查对管理 关键环节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脐部护理两种方法比较暴露与包扎护理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53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71例和实验组2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沐浴后脐部包扎护理法,实验组常规沐浴后脐带残端不予包扎,直接暴露。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部感染发生率是否有差异。结果两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部感染发生率有差异。结论脐部暴露护理法优于包扎护理法。

  • 标签: 新生儿 脐带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红臀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与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时有可能糜烂甚至会由于细菌感染产生脓疱,主要由于新生儿大小便较为频繁、尿不湿或湿纸巾等不透气材料刺激以及由于护理不当等原因产生。本文对几种可能导致新生儿红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相关措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红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对收治的67例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黄疸病因中,感染占首要因素,其次为围产期因素,第3为母乳性黄疽。治疗措施包括采取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停止母乳喂养、抗感染、营养支持、吸氧等方法,通过治疗治愈44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54%。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前3位病因分别为感染、围产期因素和母乳性黄疽,对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产科异常及母婴感染,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提高治愈效率。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病因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新生儿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63%,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对新生儿引起不良反应,明显地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溴素 新生儿 肺炎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