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正畸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保健行为现状,为该市今后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随机选择54例7~16岁错颌正畸儿童,于矫治过程中进行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龋病检查,并对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接受固定正畸的儿童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比接受固定正畸前差异有显著性;正畸过程中患者的龋齿患病率变化不明显。结论固定正畸患儿在矫治期间牙周健康状况较差,引导和督促患儿保持良好的口腔习惯,固定装置对牙龈的刺激是控制患者牙龈炎的关键,应加强儿童及其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防治龋齿的发生。

  • 标签: 固定正畸 儿童 口腔健康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前期即葡萄糖耐量受损者的焦虑、抑郁及述情障碍等精神状况,进而为葡萄糖耐量受损人群的心理评估提供可靠临床数据,同时对2型糖尿病早期筛查诊断提供有效测评工具。方法筛选葡萄糖耐量受损者(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62例,采用标准SDS、SAS、TAS-20及TCSQ量表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健康人群(常模)作对照。结果62例葡萄糖耐量受损者SDS、SAS、NC、TAS-20、TCSQ量表平均得分依次为(45.10±7.54)分、(44.45±4.36)分、(57.13±7.37)分、(31.74±4.52)分,分别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62例葡萄糖耐量受损者焦虑、抑郁及述情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0.97%、72.58%和79.01%。结论葡萄糖耐量受损人群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述情障碍及消极应对方式,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相互影响,需要早期评估和干预;采用SAS、SDS、TAS-20及TCSQ量表实施心理测评能获得可靠结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受损 焦虑 抑郁 述情障碍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初次测量,对初次施测存在心理异常的6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再进行SDS重复测量并与心理干预前比较。结果晚期食管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经过一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其SDS评分由34.7±7.4降为26.9±6.7;其抑郁的发生率由60.29%下降为25%。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症状,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抑郁状况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不同训练形式下脑瘫(CP)儿童家长的心理状况。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引导式教育组CP儿童家长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的心理状况,以及相同时期引导式教育组和传统康复组CP儿童家长的心理状况。结果自测心理健康子量表分中,引导式教育组在治疗后3个月比治疗前的得分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相同时期,引导式教育组CP儿童家长比传统康复组的得分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有效地帮助家长了解儿童的能力和需求,使家长从照顾者转换为辅助者,对家长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脑瘫儿童 家长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方法以射洪太和镇5家社区为例,随机抽取20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自拟。结果调查结果显示,78.5%的人认为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9人均对继续教育表现出认可态度,占100%,而大专及以下则仅占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0%的人认为临床进修作为继续教育的方式效果更好;而影响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原因中工作因素占49.5%,占据首位。结论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应当根据社区医务人员的具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方式,适当调整工作时间,恰当利用业余时间展开针对性较强的培训。

  • 标签: 社区卫生 医务人员 继续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测评解放军某部队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筛选出年龄在28~35岁,平均年龄30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军官200名,分别与2013年和2015年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结果第一次测评初步筛选出心理状态不稳定军官4人,通过干预在第二次测试中有3名军官测评数值均为阴性。结论对于个体样本阳性人员通过干预,在有利因素的影响下,可以改变其Tp心理变态倾向(精神质),Tn量表情绪的稳定性(神经质)的数值,提高心理稳定性。

  • 标签: 军官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干预 效果
  • 简介:旨在了解高等院校女大学生身处校外环境时对自身性安全的意识状况,为女大学生校外性安全保护提供理论防护对策。采用自编"高等院校大学生校外性安全意识调查问卷"对重庆几所高等院校的300名学生调查,研究发现:1坐黑车是女大学生感觉校外性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2多数女大学生身处潜在性侵环境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3失联女大学生警惕性低,安全识别能力差。结论:1黑车是校外潜在的性侵环境,需要加强法制规范;2女大学生要洁身自好、增强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范和保护的实用小技巧。

  • 标签: 高等院校 环境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对卫校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情况。方法对抽取的江苏省某职业院校437名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以及总均分上有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校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卫校应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关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家庭经济状况 卫校低年级 心理健康 SCL-90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嘉兴市秀洲区窝沟封闭适龄儿童即小学二年级学生第一恒磨牙龋患、萌出、窝沟封闭状况,为儿童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资料。方法采用本次嘉兴市秀洲区同意服务的窝沟封闭适龄儿童即小学二年级学生共3746人作为调查对象,对第一恒磨牙龋病状况、萌出率、窝沟封闭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嘉兴市秀洲区二年级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28.32%、龋均1.63,龋齿充填率5.73%,萌出率为83.56%,窝沟封闭率为0。结论嘉兴市秀洲区二年级学生口腔卫生状况较差,第一恒磨牙患龋率较高。积极推进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工作和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十分重要。

  • 标签: 儿童 龋齿 第一恒磨牙 窝沟封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55例进行测评分析。结果通过SCL-90评测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患者心理状况不佳;心理因素与患者病症因子关系密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问题,应获得医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 标签: 综合医院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创伤住院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后SA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创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SAS评分,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创伤 住院患者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现在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造成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50名临床护士做心理健康调查分析。结果18%的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实行人本管理,调节护士的工作量,培养护理工作人员广泛的兴趣爱好,正确引导护士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促进身心健康。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保证护士具有健康的心理、身体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同时,呼吁全社会关心和爱护护士,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

  • 标签: 护士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与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人群的同型半胱氨酸状况,为开展合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8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询问病史,检查同型半胱氨酸,及了解高血压等疾病情况,并进行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78例(20.05%),其中男性50例(23.70%),女性28例(15.73%),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38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血压59例,高血压患者中高HCY为41名,占高血压的69.49%,其中男性28例(73.68%),女性13例(61.90%)。随着年龄增高HCY逐渐升高,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Hcy作为高血压的一种新的危险因素,也是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人群自控能力差,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肥胖、活动减少、药物副作用等问题加重了病员内环境改变,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尽早给予干预,补充叶酸,维生素B6、B12等,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人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满足手外科住院患者对工伤知识的需求,探讨个案管理技术对工伤康复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现对工伤致骨折后患者在伤后所出现的共有的典型心理,实施个案管理小组护理,对个案管理的对象分类和问题症状进行评估和分析,执行、效果评价。结果护士开展个案管理是降低了手外科工伤患者焦虑恐惧情况,说明个案管理技术是可以应用于工伤患者这一个案护理过程中的。

  • 标签: 个案管理 工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以及焦虑情绪。结果实验组患者保胎成功率及焦虑情绪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使最佳的护理干预,对早期先找流产患者心理进行分析,并且运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保胎成功率,改善患者心态。

  • 标签: 先兆流产 心理护理 保胎成功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博州地区肥胖儿童的心理状况,探讨健康干预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博州地区4所学校的肥胖儿童127例,利用相应的心理测试工具了解肥胖儿童的心理状况,同时,给予肥胖儿童一年的健康干预,观察健康干预的效果。结果经EPQ检测结果可知,肥胖儿童组E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经CBCL检测结果可知,肥胖儿童组各项行为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肥胖儿童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维度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会改变儿童的人格、行为等,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健康干预的实施,可改善肥胖儿童的心理状况,促使患者健康成长。

  • 标签: 博州地区 肥胖儿童 心理状况 健康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大灾难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及对策。方法对在近三个月以来参与重大灾难救援的180名救援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不同阶段的心理应激特点以及影响心理应激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由调查结果可得,重大灾难救援人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障碍,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救援环境和心理训练;在进行有效的干预后,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障碍明显减轻。结论心理应激障碍是危害救援人员身心健康的一项危险因素,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救援人员的心理状况,减轻心理应激障碍。

  • 标签: 灾难救援 心理应激 心理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监测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共有25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其中锐器刺伤占92.00%,血液飞溅占8.00%。发生职业暴露的护士占56.00%,医生占36.00%,医院工友占8%。结论通过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规范诊疗操作流程,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教育,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对危险度高的科室人员进行相关疫苗预防接种,防止和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住院晚期肿瘤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卫生调查,了解其心理卫生状况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51例晚期肿瘤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结果晚期肿瘤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等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并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患病时间长短对家属心理上有较大的影响,并均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等方面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患者家属存在明显心理问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 标签: 晚期肿瘤患者家属 心理卫生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