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的全血采集人群结构,为招募及采集低危固定献血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2015年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及献血量等。结果在我市无偿献血的人群中,流动献血献血者以18~35岁人群为主,固定献血点捐献全血者以36~60岁人群为主;在两种献血点捐献全血者,男性多于女性;中小学历献血者多于中专以上学历者;流动献血的复检淘汰率高于固定献血点。结论在我市血液采集中,以流动献血采血为主,以18~35岁、男性及中小学学历者为无偿献血人群主体,应注重优化流动献血的采血方式,以提高血液采集数量与质量。

  • 标签: 流动献血库 固定献血点 全血 人群结构
  • 简介:摘要采血前的心理疏导、采血中主动积极的与献血者交流沟通、采血后递上一杯饮料,并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与其攀谈,分散注意力消除其紧张心理,同时工作人员的整洁仪表、和蔼的态度、礼貌的用语、良好的心理暗示均可顺利完成采血任务,减少和降低献血反应率。

  • 标签: 献血 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血源已成为采供血链条中的重中之重,献血回访制度作为一种对献血者的人文关怀纳入到工作程序中,为发展成固定献血者队伍的一个重要举措。

  • 标签: 献血者回访 操作规程 程序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已有十八年,公民的献血意识日益增强,献血人数也在逐年上升。作为一名采血人员,深知专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在采血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由于献血者的性别、背景以及文化层次不同,其心理状态的差别也是很大的,那么做好献血者的心理疏导是采血过程的关键环节。对献血者不同心理,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时间给予适时、适当的心理疏导,使每一位献血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完成献血

  • 标签: 献血前 后的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方法对2014年6至2015年6月某血液中心检验科接收的1274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0例献血者的血液样本出现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情况,对20例标本实行洗涤还有吸收放射等试验操作,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20例血型不符的献血者中,不符发生率为1.57%;导致血型鉴定不符的原因包括冷自身抗体、同种抗体还有血浆成分异常等。结论为保证临床输血血液使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献血者血型实现鉴定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血型不符的情况,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排查。

  • 标签: 献血者 ABO血型 正反定型不符 鉴定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初次成分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站2015年1月至12月初次成分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组在献血前后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献血情况。结果护理组献血反应发生率的5.0%低于对照组的22.5%;满意度和再次献血率为97.5%和45.0%,高于对照组的77.5%和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成分献血者心理护理后的服务效果显著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 标签: 成分献血者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采供血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梯度板法,通过正定型、反定型,鉴定无偿献血者ABO血型。结果39318名无偿献血者中,A型27.47%、B型31.92%、O型30.35%、AB型10.26%。结论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统计情况为B>O>A>AB,符合华北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特征。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ABO血型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对献血者进行准确的健康征询具有重要意义,可保证血液的治疗和减少输血的风险。几年来,随着社会义务献血的宣传,献血者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献血者健康征询工作在献血环节中至关重要,是影响血液安全的重要部分。目前,标准化沟通方式已经成为献血者健康征询工作的重要借鉴,可有效保证健康征询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健康征询 献血者 标准化沟通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献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对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站献血的15000名献血者的血样标准进行用微板法,检查其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测情况及分布情况。结果对15000份献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阳性率为0.35%。男性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为0.25%,女性阳性率则为0.49%,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献血者,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1);对53例阳性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抗-M阳性率为0.11%,抗-D为0.08%、抗-E为0.05%、未知特异性抗体为0.04%、冷抗体为0.03%、抗-P1为0.02%、合并其他的抗体则为0.02%。结论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在献血者沾有一定比例,给予献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可有效避免输血者的血液浪费;避免阳性不规则抗体血液给输血者带来的输血反应,保障临床数学安全,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献血者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emoCue血红蛋白仪、Sysme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筛查的可行性。评估HemoCue血红蛋白仪检测街头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方便性。方法对30份献血者抗凝静脉血标本,分别用HemoCue血红蛋白仪、Sysme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结果HemoCue血红蛋白仪检测结果与Sysme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均符合,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HemoCue血红蛋白仪体积小、检测迅速,能准确定量献血献血前血红蛋白,适合于流动采血献血屋等各种采血环境的使用。

  • 标签: 献血者 血红蛋白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对献血者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站57例血小板捐献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29例与参照组28例。研究组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采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参照组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采用南格尔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采集。将两组血小板捐献者的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结果相比于采集前,两组献血者采集血小板后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降低(P<0.05),但是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比参照组更大,组间具有明显差异(t=7.0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献血者采集前后的各项血常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均能够有效地将献血者采后即刻的血小板计数进行减少,但减少后仍均处于正常范围内。2种采集方式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血细胞分离机 血小板 血液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踏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踏运动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下肢偏瘫的改善状态。结果在治疗后的FAC评分、FMA评分以及BBS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踏运动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瘫痪状态,提高平衡能力以及步行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瘫痪 踏车运动疗法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囊外白内障摘除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总有效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少,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 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