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睾丸附件及睾丸扭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因急性阴囊红肿痛而来我院收治的行超声检查的98例患儿的声像图特征,之后与手术病理、临床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最终在98例患儿中急性睾丸附件扭转有76例,超声诊断为急性睾丸扭转有11例,其中1例误诊为附睾炎。6例急性附睾炎,其中2例为右侧附睾炎,另外4例是位于左侧。剩下2例为腹股沟疝。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及睾丸扭转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是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睾丸附件 扭转 超声检查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星形细胞的MRI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颅内星形细胞患者30例MRI诊断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显示星形细胞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右颞叶8例,左颞叶4例,脑干6例,小脑半球12例,平扫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强化扫描呈不同程度条、片状强化或无强化。对星形细胞定性准确性达85.8%以上。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显示视神经情况及判断病变范围独具优势。

  • 标签: 颅内星形细胞瘤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睾丸扭转的误诊原因,探讨预防误诊的有效措施,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睾丸扭转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病史和临床表现足以提供诊断依据,辅助检查和手术探查有助于本症的诊断。结论睾丸扭转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彩超为首选检查方法,积极手术探查是预防病情进展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睾丸扭转 误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节细胞胶质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1例节细胞胶质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复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主要症状为难治性癫痫。镜下由肿瘤性胶质细胞和发育不良的节细胞构成。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结论节细胞胶质较少见,易于多种肿瘤混淆,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并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

  • 标签: 节细胞胶质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解放军第一五O中心医院外一科河南洛阳471031)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例胰岛细胞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血糖恢复正常。结论功能性胰岛细胞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 标签: 胰岛细胞瘤 功能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化性肺泡细胞(PSP)的CT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7年2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PSH临床资料和CT表现。其中女20例,男1例,年龄12~60岁,平均年龄44.9±11岁,均行胸部CT平扫及其中1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19例表现为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其中17例为孤立灶,2例合并肺癌;另外2例,一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软组织块影、另一例为片状实变影。PSP影像多以孤立病灶表现为主,边缘光滑整齐。病变直径8~56mm,平扫CT值(17Hu~49Hu,平均CT值约34Hu),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净值(40~56Hu),个别早期轻度强化者,延迟期呈持续上升强化。结果中年女性,孤立的边缘光滑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或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持续上升强化、强化时间长为PSP强化特征。结论硬化性肺泡细胞的CT表现有一定性别、年龄分布特点,CT扫描形态及增强检查能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影像诊断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手术或保守治疗的35例睾丸损伤患者进行随访和分析,比较其治疗效果。睾丸损伤35例,年龄18~40岁,就诊时间1h~72h,其中开放性损伤15例,闭合性损伤20例。通过病史、体检,开放性损伤诊断明确,闭合性损伤18例通过彩色B超确诊,2例经驻地医院CT扫描确诊。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血肿清除,睾丸修补或睾丸切除)27例。结果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3年,保守治疗组和手术组各有1例睾丸萎缩,变小;无1例睾丸硬化和慢性疼痛。性功能和生殖功能均正常。结论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对任何阴囊、会阴外伤均应考虑睾丸损伤的可能,及早进行超声和CT检查,可早期明确诊断,为手术探查赢得时间,避免延误病情。

  • 标签: 睾丸 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30例睾丸扭转行彩色超声检查,行手法复位,手术探查及睾丸固定术治疗,睾丸切除治疗,其中睾丸复位固定14例,睾丸切除治疗16例。扭转时间越短,复位后存活率越高。结论做好早期诊断工作,对怀疑睾丸扭转应尽早进行手术探查,及时手术可有效提高睾丸的保留率。

  • 标签: 睾丸扭转 彩色超声 诊断 复位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论儿童髓母细胞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5年间儿童髓母细胞手术患儿,术前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论加强术前护理,为手术充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行护理,是手术能否成功重要的保障,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髓母细胞瘤 颅内高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PleurapulmonaryBlastoma,PPB)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和影像诊断。方法对1例肺内数枚团状肿块患儿行肺叶切除术,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检查,对此病例进行学习讨论。结果2岁男孩手术见右肺三枚大小不等肿块,免疫组化标记检查确诊为PPB。结论PPB是罕见的肺间质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差,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相结合。

  • 标签: 儿童 PPB 病理表现 CT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肝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通过对1例肝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标本进行常规组织细胞学检查(包括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和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果镜下肿瘤由大量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伴明显出血及坏死。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68和vimentin表达(+)、Ki-67(+10%),CK7、CK20、CK19、CK8/18、AFP、S-100、肝细胞、SMA、CD34、EMA、溶菌酶均表达(-)。结论本例肝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虽然形态学并未见明显异型性,但患者术后1月死亡,表明该肿瘤属于恶性。

  • 标签: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 临床病理 生物学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支持护理对乳腺纤维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诊治的乳腺纤维手术患者中抽取84例,并予以随机分组对照组(n=42)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2)则加用心理支持护理。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是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2)研究组满意度是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结论心理支持护理对乳腺纤维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肯定,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推广。

  • 标签: 心理支持护理 常规护理 乳腺纤维瘤手术 满意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小肠小淋巴细胞淋巴是一种低度恶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目前最常用的分期系统参照Rai分期系统和Binet分期系统。早期患者可以放疗也可以“观察和等待”。晚期患者可选用化疗,年轻、预后差的患者可选择参加自体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SLL的5年总体实际生存率是51%,无生存率是25%。总体中位生存率是7年。

  • 标签: 小肠肿瘤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Rai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神经母细胞(neuroblastoma,NB)伴骨髓转移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NB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血液科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神经母细胞伴骨髓转移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5例患儿中,男3例,女2例。发病中位年龄3岁3月。病程中位数13天。(1)5例患儿中,4例发热,2例关节疼痛,2例腹痛,1例咳嗽,1例走路不稳。(2)5例患儿LDH、SF及CRP均升高。4例NSE升高。5例患儿均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未见异常。(3)5例患儿骨髓中均发现肿瘤细胞。(4)影像学证实肿瘤原发部位后纵隔3例,腹膜后1例,肾上腺1例。结论儿童神经母细胞伴骨髓转移者,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易误诊。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转移 临床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髓母母细胞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5年收治及病理确诊的髓母细胞的40例成年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40例患者,40例患者行手术全切患者占到62.5%(25/40),行大部切除患者占到22.5%(9/40),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占到15%(6/40)。经分析,复发转移和放疗方式是成人髓母细胞的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效果有密切关系。结论成人髓母细胞临床特点较为复杂,应有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肿瘤复发转移与患者预后效果存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成人 髓母细胞瘤 手术治疗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群胶质母细胞是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的治疗指南。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胶质母细胞生存期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单存因素生存分析,老年胶质母细胞生存期与患者的治疗方案(放疗、手术局部切除、手术全部切除)、年龄(<75岁、>75岁)、是否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有显著性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存期与肿瘤部位(额、颞、顶、枕叶)、大小(<4cm、>4cm)无显著性关系,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老年胶质母细胞生存期中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全部切除)、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越高(<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为保护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越大表现为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期与肿瘤部位(额、颞、顶、枕叶)、大小(<4cm、>4cm)等因素的分析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老年胶质母细胞生存期中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全部切除)、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越高(<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为保护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越大表现为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大小及肿瘤部位对中位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老年胶质母细胞瘤 手术切除 替莫唑胺 KPS评分 年龄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肾母细胞患儿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肾母细胞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肾母细胞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感、舒适度、哭闹时间、睡眠质量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感、哭闹时间、睡眠质量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肾母细胞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肾母细胞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术后病理、免疫组化及临床治疗方案,为颅内血管周细胞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报告颅内血管周细胞1例,复习中外相关文献,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诊治。结果颅内血管周细胞1例,无特异性症状体征,MRI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术中出血量大,手术全切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周细胞。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少见,术前易误诊为脑膜,治疗上以手术为主,肿瘤有残留或复发者可行放疗,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但对患者总体生存率及远期预后影响不大。

  • 标签: 颅内 血管周细胞瘤 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