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颈椎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人员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对36例脊髓颈椎患者进行有效术前心理护理、指导术前训练,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结果通过精心术前、术后护理,36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术期全面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颈椎病,脊髓型 颈椎前路手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刃针治疗颈颈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运用刃针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颈椎患者54例,观察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有效率,以评估刃针治疗颈颈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效率方面,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9%。结论刃针治疗颈颈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刃针 颈型颈椎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颈椎邪滞经脉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将70例神经根颈椎邪滞经脉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双氯芬酸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蠲痹汤加减内服。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颈椎邪滞经脉患者有较好的临床观察。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神经根型 颈椎病 邪滞经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小针刀加整脊治疗颈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124例于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颈椎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利用电脑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62例观察组和62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小针刀加整脊治疗,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干预,给予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治疗效果以及疾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优,患者疾病的复发率显著要低于对照组,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差异不明显,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有所改善,疼痛评分比较具有差异化。结论对于颈椎患者采用小针刀联合整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是治疗后患者的疾病有复发现象,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获取较高的护理价值,值得参考。

  • 标签: 小针刀 整脊治疗 颈椎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焦点解决模式对于颈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颈椎患者共计300例,并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划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用焦点解决模式,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之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经过统计学比较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焦点解决模式的应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焦点解决 护理干预 颈椎病患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合并肺脓肿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2糖尿合并肺脓肿病例1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能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及感染,减少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结论根据老年患者及疾病本身的特点,通过专业的护理和合理的治疗,可以稳定血糖,保证足够的营养,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肺脓肿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1例2糖尿合并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包括控制血糖血压、制定饮食计划、运动指导、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焦虑症状、健康宣教、家庭随访,患者住院期间配合治疗,住院第16天口角歪斜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 标签: 糖尿病 面神经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IL-37mRNA在寻常银屑病患者静止期、退行期的表达及发病关系,探讨IL-37mRNA在寻常银屑病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莱芜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银屑病患者,正常对照组为我院健康查体人群48例。两组进行放射免疫法测定IL-37观察其变化,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探讨IL-37可能作用机制,结果患者组血清IL-37水平显著降低,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寻常银屑病因较复杂,细胞因子IL-37水平降低在寻常银屑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IL-3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肥胖2糖尿伴心力衰竭患者中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0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肥胖2糖尿伴心力衰竭患者(86例)做研究,随机分为乙组(43例)、甲组(43例),乙组行胰岛素治疗,甲组行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总结血糖水平、胰岛素每天使用剂量、血糖达标率、心功能指标。结果甲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胰岛素每天使用剂量、血糖达标率、心率、左室射血分数等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前后径高于乙组患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肥胖2糖尿伴心力衰竭患者中,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其血糖水平以及心功能,并且减少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以及提高血糖达标率。

  • 标签: 肥胖型 2型糖尿病 心力衰竭 胰岛素 二甲双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肥胖2糖尿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6例腹肥胖2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二甲双胍的治疗,其中对照组则采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西格列汀予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相较于对照组的16.67%明显降低。比较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关于临床腹肥胖2糖尿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不仅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改善,同时对于抑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作用,其安全有效性值得肯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型肥胖2型 糖尿病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的129例脊髓脊膜膨出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31%(61/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52/65)(P<0.05)。结论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脊髓脊膜膨出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选至2015年11月—2018年1月,将其分成两组围手术期护理试验组38例,基础护理对照组38例,评定两组结果。结果试验组独立生活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近年来,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及致残率每年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好发于青年人,若治疗期间得不到一套带有系统性的康复治疗,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预后功能恢复的效果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有效加强患者抗病能力,同时减轻应激反应的影响,已成为众多临床学者需要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

  • 标签: 青年脊髓损伤 心理障碍康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动物模型中探讨吗啡耐受过程中,Hedgehog信号通路在脊髓水平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建立吗啡耐受的动物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组A生理盐水+吗啡组,组B生理盐水对照组,组C空白对照组,组Dcyclopamine+吗啡组,组Evismodegib+吗啡组,组FRobotnikinin+吗啡组,组GShh-IgG+吗啡组。在不同时间点检测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吗啡耐受组注射结束后1~5d脊髓SHH、Ptch1和Smo表达上调,而Gli1在吗啡注射结束后7d时表达上调;在不同位点抑制Hh信号通路后,TWT均较吗啡耐受组延长;激活Hh信号通路后,TWT均较吗啡耐受组缩短。结论Hedgehog信号通路与吗啡耐受密切相关,抑制Hh信号通路后,能够抑制或延迟吗啡耐受。

  • 标签: Hedgehog信号通路 吗啡 耐受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糖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2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试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9±1.7)mmol/L、(8.8±1.5)mmol/L、(6.7±1.2)%;对照组分别为(7.3±2.2)mmol/L、(11.2±2.1)mmol/L、(8.1±1.0)%;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糖尿有显著效果,有效控制血糖,减少糖尿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将生理性膀胱冲洗与被动性膀胱冲洗对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尿管后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生理性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2—2016年12月在我院脊柱外科的113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58例。将主动增加饮水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生理性膀胱冲洗),未增加饮水量者作为对照组(被动性膀胱冲洗),对各组尿路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0.9%,观察组感染率为20.7%,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每周换尿管,每日换尿袋感染率为20.69%,观察2组为每周换尿管,每周换尿袋感染率21.43%,两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每日保持饮水>2500ml对预防尿路感染有显著性意义,每周更换尿袋与每日更换尿袋尿路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住院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比被动性膀胱冲洗法预防尿路感染效果好,是一种简便、经济适用的预防脊髓损伤后留置尿管患者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方法。

  • 标签: 生理性膀胱冲洗 脊髓损伤 预防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胰岛素注射部位对初诊2糖尿治疗效果的强化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018年近三年时间内到本院参与诊断治疗的100名2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对比组采用皮下组织随机部位注射的方式进行定时定量的注射治疗;实验组采用固定方位注射的方式在皮下组织进行有方位性的定时定量的注射治疗,经过一个周期的注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有序的采样对比,分析两种注射方式对患者产生的一些优劣影响。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注射治疗及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注射血糖控制时间普遍长于对比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优于对比组,其数据具备普遍性及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对2初诊糖尿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其注射部位的规律性对血糖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行日常2初诊糖尿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胰岛素注射的部位控制,实现更为科学有效的血糖控制及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注射部位控制 强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凉血熄风汤、中药熏洗联合治疗寻常血热银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寻常血热银屑病患者11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凉血熄风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凉血熄风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SI各项评分、银屑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寻常血热银屑病患者临床中采用凉血熄风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复发率得到有效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凉血熄风汤 中药熏洗 寻常血热型银屑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提高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性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性护理模式组开展干预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疾病认知水平、血糖和血压控制时间、遵医行为;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血糖和血压;护理投诉率。结果干预性护理模式组满意度、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血糖和血压、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疾病认知水平、血糖和血压控制时间、遵医行为、护理投诉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模式效果确切。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生活质量 干预性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综合内科收治的2糖尿合并高血压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两组病人给予2糖尿与高血压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加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与护理8周后两组健康行为、血糖与血压达标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血糖与血压控制效果,促进病人健康生活。

  • 标签: 2型糖尿病 老年病人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