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患者,采用30联合二甲双胍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30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采用30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诺和锐30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80例来我院进行糖尿病检查与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待患者疾病确诊后分两组分别给予其双相门冬胰岛素-30、预混人胰岛素-灵30R进行针对性治疗,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糖改善情况以及发生低血糖的例数。结果经过30胰岛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异常血糖获得有效改善与控制,低血糖发生率低,各项数据较之于对照组有着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时要求医生在把握患者血糖指征基础上,选择应用效果好、安全性高的30胰岛素进行治疗,以此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双相门冬胰岛素 预混人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纵隔肿瘤的准确诊断。方法收集32例纵隔肿瘤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胸腺瘤12例,胸内甲状腺6例,支气管囊肿4例,恶性淋巴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畸胎瘤2例。CT定位准确率100%,CT诊断准确率达93.75%(30/32)。结论CT检查是诊断纵隔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纵隔肿瘤的发生部位、影像学特征及得当的检查方法,并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一般均能对纵隔肿瘤做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纵隔肿瘤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牙周炎患者采取盐酸米环素软膏单用联合替硝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选自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期间,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将选取的患者的进行均分。将采取盐酸米环素软膏单独治疗的32例牙周炎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盐酸米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的32例牙周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对其治疗有效率、显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判定。结果经治疗后,对比2组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效率,其治疗有效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显效率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性存在(P<0.05);两组牙周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采取盐酸米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的效果相对较优,其不良反应也得到良好的控制。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替硝唑 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存在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征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不采用预防措施治疗措施,在观察组中采用预防措施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发病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中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则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老年 心脑血管 预防措施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地前列酮栓缩宮素用于瘢痕子宫妊娠临产促宫颈成熟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产科收治的144例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n=48),所有产妇阴道试产前做好抢救、输血及剖宫产手术的准备,地前列酮组产妇阴道放置地前列酮栓,缩宫素组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对照组自然分娩。比较三组产妇催产后不同时间点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以及分娩方式。结果(1)用药后4h、8h、12h24h时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产妇Bishop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并且地前列酮组产妇Bishop评分较缩宫素组显著增加(P<0.05);(2)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并且地前列酮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较缩宫素组显著增加(P<0.05);(3)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产妇的阴道产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诱发临床时间总产程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地前列酮组产妇诱发临床时间总产程均较对照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地前列酮缩宫素均可以促进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宫颈成熟,缩短诱发临床时间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的风险,但是地前列酮的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缩宫素,诱发临床时间总产程较缩宫素缩短。

  • 标签: 瘢痕子宫妊娠 催产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孕期口服替福韦的安全性评价远期影响。方法取我院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5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替福韦)与对照组(拉米夫定)各27例,评价两组分娩前后血清HBV-DNA、血清HBsAg阳性率与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分娩前血清HBV-DNA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分娩后血清HBV-DNA水平低,血清HBsAg阳性率也低,药物安全性高,P<0.05。结论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孕期口服替福韦药物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加以有效阻断,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高病毒载量 乙肝孕妇 替诺福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地前列酮栓缩宮素用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催产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产科收治的144例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n=48),所有产妇阴道试产前做好抢救、输血及剖宫产手术的准备,地前列酮组产妇阴道放置地前列酮栓,缩宫素组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对照组自然分娩。比较三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母婴结局。结果(1)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产妇的阴道产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地前列酮组总产程较缩宫素组显著缩短(P<0.05);(2)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是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是地前列酮组缩宫素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前列酮栓缩宫素可以显著降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剖宫产的风险,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新生儿并发症,两者对瘢痕子宫妊娠母婴结局影响相当,但是前列酮栓可显著缩短产妇总产程,并且临床应用更为方便,可以首先予以考虑。

  • 标签: 瘢痕子宫妊娠 缩宮素 催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应用喹酮类药物。方法对我院喹酮类药物回顾性统计调查与分析。结果滥用喹酮类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结论合理应用喹酮类药物势在必行。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划分标准为治疗方法的异同。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的统计判定分析,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经过对比可知前者的数值结果显著低于后者,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米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9月间接收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米环素软膏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76.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连续随访2个月发现,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盐酸米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慢性牙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药剂头孢米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8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别分为未成年组成年组,每组43例患者。观察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呼吸道感染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86%,泌尿系统感染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69%;呼吸道感染组未成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2%,成年组为13.95%,泌尿系统感染组未成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成年组为13.9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药剂头孢米杀菌效果显著,但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在使用前应进行皮试,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

  • 标签: 西药药剂 头孢米诺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替福韦酯替比夫定在临床中对妊娠慢性乙肝治疗及母婴阻断所具有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慢性乙肝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替比夫定治疗,予以研究组替福韦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变化、转阴情况及母婴阻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均有明显变化,但研究组患者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转阴率明显较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转阴率母婴阻断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治疗中予以妊娠慢性乙肝患者替福韦酯治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有效提升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降低婴儿患病风险,具有较高临床治疗应用价值。

  • 标签: 替诺福韦酯 替比夫定 妊娠慢性乙肝 母婴阻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氟喹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进而提高临床中该类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应用氟喹酮类药物且发生不良反应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性资料及不良反应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中,患者使用氟喹酮类药物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同时,男性患者使用该类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就患者的年龄而言,38~58岁患者使用氟喹酮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该年龄阶段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探究氟喹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可有效的指导临床科学用药,提高氟喹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使用盐酸米环素软膏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本医院诊疗的60名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随机原则进行分组,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常规治疗方案运用于对照组患者,盐酸米环素软膏运用于观察组患者。分别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牙龈指数(GI)以及PD与AL基线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0.00.00%,显著比对照组66.67%高,观察组牙龈指数(GI)以及PD与AL基线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盐酸米环素软膏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龈改善情况更为高效。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慢性牙周炎 西地碘含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喹酮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提出该药物合理应用策略,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1例因使用氟喹酮药物而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氟喹酮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症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结果在临床用药中,以氧氟沙星药物应用频率最高,与其他药物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统计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居多,与其他不良反应比较累计系统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氟喹酮药物治疗疾病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选药用药,并重视其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护理,并做好防范措施,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氟喹诺酮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习乳腺贴外敷辅助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具体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习乳腺贴外敷治疗方法,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习乳腺贴外敷辅助治疗急性乳腺炎具备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方面进一步的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习诺乳腺贴 外敷辅助治疗 急性乳腺炎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