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外科脊椎后路手术术后镇痛的复合镇痛药剂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术后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复合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剂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椎后路手术术患者术后选择合理的复合镇痛剂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脊椎后路手术 术后镇痛 复合镇痛药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9月400例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0例,观察组采取镇静镇痛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经过镇静镇痛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镇痛护理运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不仅能够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性,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护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开腹胃肠术后患者局部麻醉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行PCIA镇痛,B组行局部麻醉镇痛,然后就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资料整合,A组患者嗜睡多于B组(P<0.05);局部渗液A组低于B组(P<0.05)。结论术后局部麻醉镇痛与自控镇痛在开腹胃肠道术后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开腹胃肠道术 局部麻醉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产妇运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分娩镇痛的作用。方法从我院产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集的产妇中选取82例进行分组研究,Ⅰ组41例镇痛方式选择腰硬联合麻醉,Ⅱ组41例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评估此两种麻醉方案的镇痛效果。结果①Ⅰ组的镇痛有效率占92.7%,相比Ⅱ组的14.6%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②活跃期时间、起效时间的对比,Ⅰ组相比Ⅱ组均显著缩短,统计学成立(P<0.05)。③两组在分娩期间均未产生严重副反应。结论在产科积极推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理想,而且具有起效快、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分娩镇痛 连续硬膜外麻醉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在对胃镜检查中使用静脉麻醉镇痛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无痛胃镜,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镇静程度和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总结。结果所有100例受检者均完成检查,且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镇静程度2级86例(86.00%),对镇痛效果满意的患者共计96例(96.00%),临床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结论在胃镜检查中对患者行静脉麻醉镇痛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胃镜检查 静脉麻醉镇痛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40例产妇,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常规方法麻醉,对比两组的分娩镇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镇痛时使用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快、镇痛效果好。

  • 标签: 产妇 分娩镇痛 腰硬联合麻醉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的应用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近年来我院130例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临床效果及出现了不良反应34例,观察其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无1例无效,不良反应经过处理后很快消除,无后遗症发生。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只要术后注意观察、及时处理,是可防可控的。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镇痛泵 不良反应 处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无痛分娩过程中椎管内麻醉的主要风险及产程不进展等情况的应急处理对策和机制。方法将120例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记录产妇在产程中对疼痛的反应程度和主动参与分娩的能力,对比研究给予药物的剂量和时机,使镇痛用药更趋个体化。结果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显著。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论研究并开展椎管内分娩镇痛,减轻孕产妇分娩疼痛,减低新生儿的窒息率,进一步降低母婴死亡率和并发症率,达到优生优育效果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分娩镇痛 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自然分娩62例,经单盲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1例,不给予镇痛;余31例入组实验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分娩配合度评分高,产痛程度轻,第一产程和总产程较短,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组间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麻醉对提高产妇分娩配合度、减轻产痛有积极意义,产程明显缩短,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娩 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镇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将重症监护患者疼痛观察工具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中。方法将2014年7月至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27例为治疗组,2013年7月至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17例对照组。对照组每两小时进行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和镇静躁动评分(RASS评分),CPOT疼痛评分>2分或RASS评分>0分者,汇报医生调整镇痛药物剂量。观察组每两小时给予RASS评分,RASS评分>0分者汇报,根据医生医嘱进行镇静镇痛治疗。结果在使用镇痛剂量方面和镇静评分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静药物剂量方面、镇静达标后生命体征呼吸机使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POT疼痛观察工具可以正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与RASS评分结合达到预期镇痛镇静的目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巴喷丁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c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加巴喷丁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共纳入7篇RCT研究,合计744例患者。结论加巴喷丁在多模式镇痛下的膝关节置换术中并未确切的临床收益。

  • 标签: 加巴喷丁 膝关节置换 多模式镇痛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手术后疼痛几乎是每一位手术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一系列反应及情感的一种不愉快经历,这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可不同程度的影响各个系统功能,影响术后康复。近年来,作为手术后镇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但手术后应用镇痛泵部分患者有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笔者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分析总结了镇痛泵的主要副作用,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以解决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镇痛泵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并均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子痛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痛经评分、子宫内膜的厚度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4.29%,对照组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65.7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和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症,产生了较好的疗效,治疗的过程安全且有效,具有临床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散结镇痛胶囊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在甲状腺术后镇痛采用地佐辛和芬太尼对患者呼吸的影响,为临床甲状腺术后更好的选用镇痛药物提供一定支持。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甲状腺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甲状腺术后采用地佐辛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在甲状腺术后采用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患者呼吸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吞咽VAS评分以及咳嗽和深呼吸是的BCS评分明显改善,但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呼吸率(R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明显降低,但实验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中,地佐辛和芬太尼镇痛效果差异不明显,但是地佐辛对于患者的呼吸影响明显小于芬太尼,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 镇痛 地佐辛 芬太尼 呼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腰麻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即曲马多-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组(TR组20例)和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20例)。腰麻用罗哌卡因15mg。TR组于术后在膝关节腔内注射盐酸曲马多10mg加0.75%罗哌卡因5ml;R组于术后在膝关节腔内注射0.75%罗哌卡因5ml。分别于给药后8、12、24h患者屈膝90°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完全无痛为0分,难以忍受的疼痛为10分。术后随访48h,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TR组VAS评分显著低于R组(P<0.05)。术后随访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膝关节内注射,观察到用药后患者仅在屈膝关节90°时感到膝关节有轻微疼痛,镇痛时间至少为24h,显著超过长效局麻药的作用时间,未见任何副作用,达到了临床镇痛要求,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新方法。

  • 标签: 曲马多 罗哌卡因 镇痛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方法,观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急诊科就诊的急诊患者80例,通过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观察病人的满意度和效果。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后急诊病人情绪稳定,改善了护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在接诊急诊病人的过程中应积极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救治,提高抢救质量。

  • 标签: 急诊 心理护理 效果观察 抢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辛伐他汀的降糖效果及其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5,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和试验组(n=65,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后HDL-C、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TC、TG、LDL-C等指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应用匹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及HDL-C水平,值得临床选择并进行积极推广。

  • 标签: 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 辛伐他汀 降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24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6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一般护理服务,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憋喘缓解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对小儿肺炎护理中的运用,可以显著的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性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缩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以及憋喘缓解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肺炎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憋喘缓解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