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螺钉新式置钉点对治疗Ⅱ、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Ⅱ、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术前颅骨牵引后行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并对进钉点进行改进。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8~12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示生理弯曲和椎体位置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月。未见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与下颌下腺损伤及脑脊液漏和饮水呛咳等。22例颈部疼痛症状缓解,2例感轻微疼痛但不影响生活。结论改进枢椎螺钉进钉点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C2-3HangmanⅡ型与Ⅱa型骨折,具有骨折融合率高、椎间稳定性好和早期下床无需长期佩戴halo支架等优点,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 标签: Hangman骨折 前路融合 进钉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2015年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骨科治疗的124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案。结果124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18个月至22个月,平均(19±2.3)个月。术后12个月X线片检查示融合节段有连续骨小梁形成。初步证实上述治疗方案效果较好,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做好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出院患者给予正确的指导,是提高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多节段脊柱结核 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路径应用颈椎病前路手术护理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病前路手术护理中121(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劲椎病 前路手术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人员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对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有效术前心理护理、指导术前训练,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结果通过精心术前、术后护理,36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术期全面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颈椎病,脊髓型 颈椎前路手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经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给予经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者良好的手术配合,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手术配合 脊柱内固定术 胸椎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要求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31例老年性股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收治的22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且观察组术后随访的Harri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不同术式 治疗效果
  • 简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11)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科2010年10月~2011年10月58例股骨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急躁等不良心理,积极配合手术;有针对性加强关节活动,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结果5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能扶拐出院。结论股骨骨折病人通过围手术期的心理、饮食护理及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股骨颈 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6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手术室亲情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300例,其中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的100例患者为常规组,实施手术室亲情护理的50例患者为亲情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基本情况及疼痛、抑郁、焦虑的情况。结果亲情组患者护理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SDA评分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术室亲情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缓解患者的疼痛及抑郁、焦虑的心理,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围手术期 手术室 亲情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丛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实施内固定手术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随机分为臂丛阻滞麻醉组、丛阻滞麻醉组、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组,每组20例,观察三种麻醉方法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臂丛联合组麻醉效果较另两组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应用,操作简易,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是锁骨手术较完善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手术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患者164例分别实施骨科常规护理6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疼痛控制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当天、第2天、第3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当天、第2天、第3天疼痛控制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并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老年股骨颈骨折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胆囊颈部结石并嵌顿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处理胆囊结石嵌顿的对策和技巧。结果38例成功,中转开腹4例,其中胆囊三角“胼胝样”粘连3例,Mirrizzi综合征1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胆囊管结石嵌顿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结石嵌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6)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16)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GCQ评分、NRS与Harri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P<0.05。结论对行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降低疼痛和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实际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78例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n=39)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n=39)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骨折实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的治疗效果肯定,可改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安全有效。

  • 标签: 老年 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人。A、B组为实验组。采用4一点穿刺,行双侧丛神经阻滞。实验组A、B,分别将0.4μg/kg和0.8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稀释到15ml,C组使用生理盐水,在10分钟之内静脉泵入,然后实验组A、B以右美托咪定0.6μg/(kg?h)的速度持续泵入。对照组C组则以同样方法泵注生理盐水。结果A、B、C3组t1时SBP和DBP与t0时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t3、t4、t5各时间点,B组SBP与DBP显著低于C组,也显著低于t1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t4、t5时间点SBP与DBP明显低于C组,也显著低于本组t1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t2、t3时间点SBP和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t1各时间点心率较t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t3、t4、t5各时间点A、B组心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内t2、t3、t4、t5与t1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t2、t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能很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麻醉 颈丛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0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骨折患者经人工股骨头手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均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前后期均进行综合的护理,对照组手术前后期均采用常规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综合护理下4~7天能拄拐杖缓慢行走有12例,护理效果显著率80%(12/15),患者手术后伤口愈合,无感染现象;手术7~10天后能拄拐杖行走3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下7~10天后能拄拐杖缓慢行走5例,护理效果显著率33%(5/15),患者伤口愈合较慢,无感染现象,在手术后7~10天能拄拐杖缓慢行走10例。结论综合护理有效提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骨折患者恢复时间。

  • 标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股骨颈骨折 围手术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自制荞麦皮枕在甲状腺过伸体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例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正常护理中使用自制荞麦皮枕,观察并记录使用前后一次摆放成功率、护士满意度、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颈部酸痛。结果使用自制荞麦皮枕后各项观察指标数均优于使用前。结论使用自制荞麦皮枕,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易于护理,增加舒适度。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颈过伸体位 荞麦皮颈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了长征医院2015-2016年3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并随访6个月,评估病人术后效果及满意度。医患及时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发生的症状,以求患者的理解,从而使患者更大程度地配合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通过平均住院日,术前及术后VAS评分,术前及术后患者教育,术前及术后标准化护理,总结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3~5天。实行后路椎间孔镜手术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前VAS评分,术后1天VAS评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患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有2例微创治疗无效,再次实行开放手术,总有效率为94.7%,术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99%。结论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单节段神经根板型颈椎病的有效、安全、微创、经济的手术方法。而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心理护理及有效及时的人文关怀,术后住院期间的细致病情观察,标准化护理及功能锻炼,出院患者的出院宣教是取得手术成功及患者满意的重要保障措施。

  • 标签: 颈椎 经皮椎间孔镜 围手术期 护理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从而寻找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在2013年10月到2015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床位编号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在麻醉优良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麻醉过程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以及全身麻醉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腰-硬联合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肱骨外科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骨折的效果。方法选134例肱骨外科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应用AOT型钢板固定治疗的方法;试验组采用解剖型固定治疗的方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颈骨折的康复状况和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重要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根据Neer评分标准比较,对照组在术后的评分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采用解剖型固定治疗的方法,肱骨外科骨折术后的恢复效果显著,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的生理、心理也更加健康。

  • 标签: 解剖型钢板 固定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