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血清炎症因子在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婴幼儿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肠胃炎伴良性惊厥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McAb-APAAP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与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α与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发病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6、TNF-α与IFN-γ和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儿童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发病过程。

  • 标签: CD4+T 淋巴细胞 炎性因子 胃肠炎 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难治性ITP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治疗意义。方法选用32名来我院治疗的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使用UC-MSCs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5.9±1.3)%明显高于对照组(2.8±1.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MSCs治疗难治性IT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TP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T细胞亚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照患儿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各3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CD3+、CD4+、CD8+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CD3+、CD4+、CD8+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经过有效治疗后可有效纠正指标异常,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可作为该病临床诊疗的依据。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T淋巴细胞亚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T2-4及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治疗手足多汗症患者术后的代偿性出汗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多汗症患者随机平均分组,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切断2~4的神经链,而观察组患者切断3~4的神经连。对比术后代偿性出汗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手汗均完全消失,两组手汗治疗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代偿性出汗患者共计5例(8.77%),对照组术后的代偿性出汗者共12例(21.05%),对照组的代偿性出汗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手足多汗症患者时,通过降低胸交感神经链的切断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代偿性出汗的发生率,因此采取T3-4的切断术能够缓解术后的代偿性出汗情况,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帮助。

  • 标签: 代偿性出汗 手足多汗 交感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并冠心病患者T细胞免疫状态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老年肺结核并冠心病患者50例分为A组、另选择5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B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选研究对象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免疫状态的动态变化。结果A组CD3+、CD4+及CD8+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下降,CD4+/CD8+比值升高,Ts细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免疫功能失衡与老年肺结核并冠心病的疾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标签: 肺结核,冠心病 T淋巴细胞亚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D44.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本院本科室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和20例单纯性乳腺小管增生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双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CD44和CD24的表达情况。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究CD44和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结果对本次研究分析后,对照组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和单纯性乳腺小管增生患者,CD44、CD24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15.00%、15.00%和20.00%,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乳腺癌患者CD44、CD24细胞的阳性率均>65.00%,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44、CD24在乳腺癌中具有比较高的表达率,其较高的表达率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 标签: 乳腺癌 CD44 CD2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21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处γδT细胞,并使用IL-21刺激扩增γδT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第3天、6天、9天使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γδT细胞的增殖数量,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21、IL-17、IFN-γ的浓度水平;加入IL-21的γδT细胞与处于对数期生长的肺癌A549细胞混合培养,24小时后用MTT法检测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细胞毒性。结果流式细胞计数显示,加入IL-21组γδT细胞的数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ELISA结果提示IL-21、IL-17、IFN-γ的浓度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加入IL-21组,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细胞毒性作用较空白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IL-21能增强γδ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能促进γδT细胞的增殖及促进γδT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

  • 标签: &gamma &delta T细胞 IL-21 炎症因子 肺癌A549细胞
  • 简介:摘要T细胞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prolymphocyticleukaenia,T-PLL)是一种罕见的胸腺后T淋巴细胞肿瘤,主要临床特点为淋巴细胞异常增多,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浆膜腔积液。T-PLL属成熟T细胞肿瘤,外周血及骨髓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其临床病程呈侵袭性,对常规化疗反应差,生存期短,因而准确诊断对改善预后极为关键1。本文报告1例以白细胞异常增高、脾大为首发表现的患者1例,结合流式细胞检测诊断为T-PLL,现报道如下。

  • 标签: T细胞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细胞术 免疫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感染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我市1155例HIV感染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型的变化。结果HIV感染者CD4细胞百分数和CD4/CD8比值显著降低,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者年龄不影响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判断病情和评估疗效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FCM HIV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T1~T2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伴有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T1~T2期乳腺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术后未接受放疗的为对照组,术后接受放疗的为观察组,统计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5年后的生存率为95.3%,远高于对照组的79.1%;观察组患者5年后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放疗应用于伴有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T1~T2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癌细胞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放疗 腋窝淋巴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hs-CRP和PCT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30例脓毒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30例普通细菌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CD64、hs-CRP和PCT水平以及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D64、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64、hs-CRP、PCT的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hs-CRP和PCT水平均明显升高,三项联合阳性率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脓毒血症 中性粒细胞CD64 hs-CRP P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在胃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胃癌组织标本,采用SABC法检测标本中CD44蛋白表达,应用Pearsonχ2检验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确定CD44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性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00例胃癌标本中,CD44蛋白呈阳性表达有59例。呈阴性表达41例。胃癌组织中CD44蛋白表达范围主要在细胞浆。胃癌组织中,CD4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管浸润、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等有关(P<0.05)。结论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胃癌 CD44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中PD-L1表达和调节性T细胞浸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52例肺癌患者。抽取标本后,放入中性福尔马林浸泡,低温石蜡包埋,6um厚度连续切片,放入PD-L1抗体和Foxp3,放置到正确环境中进行保存。结果NSCLC组织中PD-L1表达强度与Foxp3+Treg细胞浸润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肿瘤组织中PD-L1的强度越高,Foxp3+Treg浸润数量越多。结论肺癌微环境中PD-L1表达和Treg浸润有所联系,肺癌患者根据PD-L1信号阴道Treg数量升高,这可能是肺癌发生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

  • 标签: PD-L1表达 肺癌 调节性T细胞浸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3型、乙型流感病毒在MHL混合细胞中的增殖情况。方法利用LLC、MDCK以及HEP-2混合细胞培养瓶与MDCK单一细胞培养瓶对甲3型以及乙型流感病毒标准毒株进行接种,同时设置对照组。分析甲3型与乙型流感病毒毒株在MDCK细胞瓶以及混合细胞瓶中的单克隆抗体荧光染色情况、细胞病变效应以及血凝滴度。结果病毒的血凝滴度为116,通过15稀释的甲3型与乙型流感病毒接种MDCK细胞瓶以及MHL混合细胞瓶在37℃的环境下进行48h的培养之后,感染乙型流感病毒的细胞发生了脱落以及细胞固缩的现象,而感染甲3型病毒的细胞则出现了细胞团聚以及拉网现象。结论经MDCK、LLC以及HEP-2混合细胞瓶进行分离和培养,能够有效监测甲型流感的暴发趋势,并有助于对其它呼吸道病毒进行有效的分离和鉴定,可为临床诊断以及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混合细胞培养 MHL 甲3型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全血细胞计数主要参数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参照《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提供的评价验证方案,依据CLIA′88中相关标准和仪器厂商的要求对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参数的空白计数、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进行评价。结果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主要参数的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符合厂商要求,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小于1/4CLIA′88,正确度符合卫生部规定行业标准要求。结论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性能优良,适合临床血液标本全血细胞计数检测。

  • 标签: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精密度 正确度 线性范围 性能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在湿热浸淫型湿疹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清热除湿汤,探究治疗效果和对机体血清T细胞亚群产生的影响。方法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80例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应用黄柏胶囊,观察组应用清热除湿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较高(P<0.05);治疗完成后血清T细胞亚群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湿热浸淫型湿疹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清热除湿汤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调节了T细胞亚群紊乱。

  • 标签: 治疗效果 血清T细胞亚群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重型手足口病患二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10例作为试验组,50例体检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进行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M、IgG和IgA水平,对两组儿童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D3+、CD4+、CD8+、CD4+/CD8+均明显降低(P<0.05),IgM、IgG和IgA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T细胞亚群浓度下降,免疫球蛋白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因此及时了解患儿免疫水平的改变,对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T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方法对72例病脑患儿分别于急性期(病后1-2天)、其中30例结果异常者于临床治愈后(约2周)、仍有异常者10例于病程4周,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测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进行检测,上述各项指标于治疗前后行自身对照。结果急性期病脑患儿脑脊液CD3+及CD4+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D8+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正常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动态观察2周后,显著性差异仍存在,但较急性期变小;4周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病毒性脑炎的免疫异常在脑脊液表现为细胞免疫异常为主,也可伴有体液免疫异常,并且该免疫指标的完全恢复多在临床治愈之后。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 T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动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