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4月份的交叉配血不合者34例,其中运用MP法、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处理。结果43例交叉配血不合原因中3例甘露醇静脉注射,4例白细胞水平超高,2例不规则抗体导致凝集,4多发性骨髓瘤疾病,2例血小板水平超高,2高纤维蛋白原引发,6例为血液样本溶血,9例红细胞凝集,2例冷凝集。结论用血前交叉配血应该同时做完全抗体与非完全抗体的检测,这样可以有效确保输血安全性。

  • 标签: 交叉配血不合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家长对于手足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儿童的生活卫生习惯,探讨手足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4~6月份患有手足病的100名儿童以及同年龄段未患该病的100名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导致手足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影响因素研究中,是否知晓手足病防治方法、是否吃生冷食物、是否喝生水和是否曾与患儿一起玩这几项被纳入多元回归方程中。结论知晓手足病的防治方法是预防手足病发病的保护性因素,吃生冷食物、喝生水还有与患病儿童一起玩这三项是手足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病例对照 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病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断为手足病的患儿,共计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常规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家属对手足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家属对手足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别为(92.6±1.6)分明细高于对照组(79.7±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通过优质的护理可以减少手足病小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对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探讨手足病的有效防控措施,为更好的控制手足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沛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478例手足病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结果全县15个镇均有发病,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的乡镇发病率较高,发病主要集中在3~6月份,发病人群集中在1~4岁的儿童,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手足病与年龄、季节、易感人群分布有关,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卫生防范意识,增强手足病防护措施,是控制手足病的关键。

  • 标签: 手足口病 发病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病患儿114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7例患儿单纯给予干扰素治疗,研究组57例患儿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病患儿采取炎琥宁、干扰素联合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干扰素 炎琥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硚区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妇幼卫生计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硚区2010~2014年三网监测的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硚区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动态变化。结果硚区三网监测指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的趋势,孕产妇死亡率稳定在20/10万左右,新生儿出生缺陷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硚区三网监测指标总体呈向好转趋势,需落实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措施,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早期筛查、诊断,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

  • 标签: 三网监测 5岁以下儿童 孕产妇 新生儿出生缺陷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直肠癌术后肠造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行直肠癌肠造手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普通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结果经过WHOQOL-100评价后,两组患者在环境项上评分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在生理机能、独立性、心理及社会关系这4项上评分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理干预对于直肠癌术后肠造患者而言,是行之有效的,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升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直肠癌 造口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性肠梗阻肠造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和护理。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15例癌性肠梗阻患者行肠造术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造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15例癌性肠梗阻患者行肠造术后发生造粘膜水肿7例,造粘膜分离3例,造周围皮炎3例,造粘膜轻度缺血坏死1例,造旁疝1例,经积极处理,造并发症全部治愈,三个月后随访患者无造并发症再发生。结论癌性肠梗阻行肠造术后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只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造护理方面的健康指导,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技巧,做好居家护理的追踪,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肠梗阻 造口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好一满意”活动在结肠造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8月到2015年9月选择在我院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永久结肠造患者120例,根据护理内容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由病区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造健康宣教和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护理指导,由造专科护士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自理、造自理与造康复比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总生活质量量表、功能量表、症状量表、症状子量表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好一满意”活动在结肠造病人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与康复情况,从而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ldquo 三好一满意&rdquo 活动 结肠造口 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08例小儿手足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36例,给予甲组患者干扰素治疗,给予乙组患者炎琥宁治疗,丙组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甲组与乙组患儿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两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异,没有可比性(P>0.05);丙组患儿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两个方面,分别和甲组、乙组对比,均要优于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病患者使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能够迅速退热,增强患儿食欲,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炎琥宁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10例出现手足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病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105例。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在常规的护理方式基础之上使用综合的护理方式,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105例患儿,痊愈64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6%;实验组105例患儿,痊愈72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手足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病毒性心肌炎 患儿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甸县2014年39例手足病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罗甸县2014年全年39例手足病患者情况,分析其发病年龄、发病时间、性别特点等。结果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4岁以内患儿,其中男患儿与女患儿比为2514;发病时间集中在5至7月春夏交界和11月至12月的秋冬交界时节;所有患者中没有死亡案例,均得到治愈。结论手足病属于小儿患者高发疾病,要针对高发年龄段与季节做好预防管理。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发病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心理干预对于直肠癌患者行肠造瘘手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入院的直肠癌患者80例,且均在我院行肠造瘘手术,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9.47±4.73分,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3.14±3.91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精神健康评分差异最大,观察组为82.53±3.14分,对照组患者为73.79±4.76分。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患者焦虑情绪,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术后恢复,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直肠癌 肠造瘘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竞争压力增强,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导致越来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心理亚健康是一种重要的类型,本研究阐述了心理亚健康的定义与原因,并结合众多文献总结了心理亚健康的调护方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工作、学习效率,预防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心理型亚健康 定义 原因 调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加长PFNA结合钢丝环扎微创治疗Seinsheimer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使用加长PFNA结合钢丝环扎微创治疗Seinsheimer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患者共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36.7岁,均应用加长PFNA结合钢丝环扎技术治疗。术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和X线检查综合判定。结果术后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利用Harris评分标准和X线检查综合判定,本组患者优11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8.9%。结论利用加长PFNA结合钢丝环扎治疗SeinsheimrV股骨转子下骨折时,能较好解决术中骨折复位困难问题,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且创伤小、费用较低、内固定牢靠,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SeinsheimerⅤ型股骨粗隆下骨折 加长型PFNA 钢丝环扎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痉挛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效果,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2月~2014年7月,医院共收治痉挛脑瘫儿童71例,给予手术、传统疗法、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理疗等综合个体化治疗。结果治疗后GMFM、FMFM、综合功能高于治疗前,上肢痉挛、下肢痉挛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率25.35%,无效者双瘫低于有效者,合并不随意运动、影像学检查见异常、中重度、开始治疗时间高于有效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个体化治疗痉挛脑瘫有一定的疗效,但疗效影响因素较多,治疗需及早,努力提高家属康复训练能力。

  • 标签: 脑瘫 痉挛型脑瘫 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治疗休克异位妊娠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休克异位妊娠患者6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组(观察组)35例,开腹组(对照组)32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异位妊娠是安全可行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 标签: 异位妊娠 休克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周围小肺癌采用CT诊断的方法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53例原发性周围小肺癌患者进行CT和X线的诊断,研究比较患者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同时和患者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X线诊断中有44例患者诊断准确,准确率为83.02%,CT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周围小肺癌患者采用CT诊断,其符合率高,能够清楚显示患者病灶内部结构以及边缘形态,为疾病治疗提供准确资料。

  • 标签: 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 CT诊断 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