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抽选出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急诊重症监护时患者120例。将120例急诊监护室患者按照简单抽样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前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每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以及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液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并提高预防作用。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导管相关性感染 预防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科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透明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透明敷料更换频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肿瘤科留置PICC导管的120例患者,其中男76例,女44例,随机分为4组:透明敷料7、8、9、10d组,每组患者30例,比较4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20例肿瘤患者中有3例发生过敏性皮炎,其中9d组1例、10d组2例;16例发生导管感染,7d组、8d组、9d组、10d组的导管感染率分别为16.67%、13.33%、13.33%、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7,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导管相关血流。结论:PICC透明敷料更换频率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0d更换一次。

  • 标签: PICC透明敷料 更换频率 导管相关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对预防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观察。方法:以在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且给予治疗的68例ICU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医学研究重点观察对象。计算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常规看护,研究组:深静脉置管+皮肤护理,比较内容: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研究组患者出现2例导管感染,占比5.88%,对照组出现8例导管感染,占比23.53%;②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2.65±1.32)天,对照组者住院时间(6.47±2.02)天;③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18%高于对照组70.59%,均是研究组理想(P<0.05)。结论:ICU危重症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与皮肤护理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皮肤护理 ICU 导管相关性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泌尿外科多采用置管方式帮助患者引流。据临床数据统计,超过七成以上患者均需要留置导尿管,在一些因素影响下,导致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概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不利于治疗效果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护理研究新进展行讨论,现作一综述,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集束化护理应用ICU患者群体,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40名ICU科室患者构建研究,基于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导尿管留置时间、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导尿管留置时间和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导尿管 预防效果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以50例PICC置管新生儿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8年12月-2020年12月,详细记录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50例新生儿中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10例(20.00%)。PICC导管相关感染组新生儿与无感染组新生儿比较,分娩方式、机械通气史、使用抗菌药物比较,差异P

  • 标签: 新生儿 PICC导管 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科延期妊娠产妇引产与剖宫产之间的相关。方法:收录从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延期妊娠产妇资料共264人,其中在引产后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人数为60人,将其分为一组,引产后正常阴道分娩的患者人数为204人,将其分为二组,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延期妊娠引产与剖宫产之间的相关。结果:一组患者于二组患者之间的身高数值,引产前宫颈bishop评分,产时人工破膜,催产素应用,羊水粪染,新生儿体质量等存在明显的差异,综合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孕妇自身的身高,引产前宫颈bishop评分,潜伏期时间等是延期妊娠引产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针对延期妊娠产妇在引产的处理过程中,产科医务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身高,引产前宫颈bishop评分以及临产后潜伏期时间等进行分析,针对身高矮,引产前宫颈bishop评分低或者临产后潜伏期较长的产妇,需要做好产妇的母婴综合评估之后,选择更加合理的分娩方式来帮助产妇完成分娩,为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改善母胎结局。

  • 标签: 延期妊娠 引产 剖宫产 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沉(ES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分析相关参数与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的相关,分析病原体感染率与性别、年龄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9年1956例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PIV)、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八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情况,并结合1956例患者WBC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PH)、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沉(ES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计算粒淋比值(NLR值),探讨这些血细胞参数、血清学指标与呼吸道病原体抗体检出率间的相关。结果: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体检出率与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抗体检出率与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3.甲型流感病毒(IV-A)抗体检出率与RBC、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乙型流感病毒(IV-B)抗体检出率与ESR、CRP、中性粒细胞计数、RBC、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嗜肺军团菌(LP)抗体检出率与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出率与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肺炎衣原体(CP)抗体检出率与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性别对PIV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除腺病毒(ADV)外,其他七种病原体在不同年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了解不同病原体检出率与性别、年龄间的关系,并通过结合血细胞参数和其他血清学检验指标的变化,对明确感染的病原体、患者的临床治疗、疾病的综合评价和鉴别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呼吸道病原体 ESR CRP NLR RBC HCT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实施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分组方法是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4例。参照组应用雷珠单抗治疗、实验组应用康柏西普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结果: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治疗前临床指标具有一致、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治疗1周、1月后眼压、黄斑中心区厚度具有一致,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视力较低,P

  • 标签: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出血病人脑血肿面积与血压的相关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脑出血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3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实验对象共计83人。在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借助影像学资料对患者脑血肿面积进行计算和统计,比较分析其与患者基本信息、血压、血糖的关系。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所选患者体重指数、性别及年龄、血糖等因素对患者脑血肿面积无明显影响,组间数据差异可以忽略不计(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深入的分析,所选患者血压对脑血肿面积有着直接的影响,数据相比差异较大,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脑出血病人脑血肿面积与血压有着密切的联系,有高血压史的患者脑血肿面积扩大。

  • 标签: 脑出血病人 脑血肿面积 血压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护理对腹膜透析(PD)患者导管感染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患者40名为对照组(常规护理),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40名患者为观察组(预防护理),观察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以及导管感染情况。结果:预防护理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更好,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腹膜透析(PD) 导管感染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伴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方法:以本院为单位,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选取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50例中老年人群作为实验对象,按照体检结将其划分为高血压组(40例)、高脂血症组(38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组(35例)、 健康组(37例),所有对象均接受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厚度,对比各组检测结果。结果:高血压组、高脂血症组、合并组颈动脉内-中厚度、斑块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血压 高脂血症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中厚度 血脂指标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它运用半透膜的原理,通过扩散和对流将体内各类有害和过量的代谢废物及电解质排出体外,从而实现净化血液,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长期导尿的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经临床研究及观察,其余导管插入术前后的护理情况紧密相关。对于长期导管插入反复感染的问题,我们总结了经验,发现了原因,查阅了文献,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就2021年在我院诊治的1例血透长期导管患者,对临床护理方法作一体会报告。

  • 标签: 血液透析 反复感染 长期导管
  • 简介:摘要: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是全面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推进优质护理的必然要求。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是指护士在特定文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倾向、能够通过护理人文关怀行为体现出来的内在专业禀性或特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临床护理 人文关怀 医学叙事能力
  • 简介:【摘要】1、目的 对驻疆某部新训731名新兵进行心理干预,并对比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评分变化情况并与中国新兵常模进行比较,以此来了解驻疆部队新训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2、方法 对驻乌鲁木齐市空军某部731名新兵在新训动员开始前10d进行测试,新训结束10d后再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比较分析。3、结果 新兵在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因子分中的敌对、强迫症状、躯体化、焦虑、偏执、精神病和人际关系因子分有明显下降(P<0.05)。4、结论 心理干预对改善在应激情况下的新训新兵的情绪有很大帮助,值得在边防部队推广。

  • 标签:   新训 心理干预  SCL—9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时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及与临床的相关。方法:对50例不同时期(急性期、恢复期)的COVID-19患者CT图像及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急性期对比,在恢复期,普通型患者累及叶减少、病灶和磨玻璃影完全吸收的病例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较多,而在恢复期更容易出现纤维化加重或转化为磨玻璃阴影。T 淋巴细胞亚群中的 CD4+ 水平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结论:与急性期相比,患者恢复期COVID-19患者的NRCT征象明显减轻,体内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与病情进展有一定的相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CT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评估患者家庭关怀程度,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价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采用Pearson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白内障患者家庭关怀度量表总评分为(7.34±1.55)分,其自我感受负担总评分为(32.76±4.29)分,其中存在自我感受负担患者85例,占患者总数的85.00%,且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与家庭关怀度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多数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在术后伴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且患者感受负担程度受家庭关怀度影响,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通过提高患者家庭关怀度,降低其自我感受负担,保证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积极及稳定,进而促进其快速恢复,同时还应对病眼视力较差的患者加强护理,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患者 白内障手术 患家庭关怀度 自我感受负担 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