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在患者中实施亲情服务,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人员的满意。 方法 更新观念、完善环境、精化流程,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提供亲情服务。 结果 比较实施亲情服务前后参加就诊的 4000名患者满意,实施后患者满意有较大的提升( P<0.01) .结论 实施亲情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满意的医院影响力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亲情服务 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视觉是人体系统重要的功能之一,视觉是辨别物体大小、形态的重要工具。在临床中,通过视力可以准确的评价所感受的内容。视觉评价具有敏感性,视力下降主要包含白内障、眼疾病、视觉神经病变、聚光不正等疾病,需要根据眼科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明确临床直觉应用的价值操作标准,加强必要的敏感价值应用分析,提高综合系统的研究。

  • 标签: 眼科临床 敏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术前访视新模式的流程及影响效果。方法 将入住某院的 8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3例,实验组按照新模式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术前访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并实施人性化术前访视新模式,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术前访视 新模式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患者满意。方法:选取 2017年 5月到 2018年 6月来我院的 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一般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护理,护理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做出观察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值得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生活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降低,使医患纠纷减少。方法:对呼吸科的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科中氧中毒、压疮、跌倒或坠床等都属于常见的护理风险。结论:对呼吸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只要有效地管理风险,就可以使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得到保证,使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提高。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风险;处理方法    在我国,使人民健康受到危害的一种常见病就是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最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与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呼吸科疾病的病发率增高 [1]。所有可能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在患者身上的不安全事件都属于护理风险。呼吸科患者具有的特点一般包括病情反复且多变、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年龄大等,一些会危害患者的意外伤害很可能在住院期间发生,在全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承担的风险与责任都十分重大。分析呼吸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处理,能够预防护理风险出现。使医患纠纷减少。     1 呼吸科中常见的护理风险     1.1 氧中毒    肺炎可能会引起肺不张、肺水肿与实变,进而造成肺内动脉分流性缺氧与血流或通气比例失调,由于分流静脉血的氧合不会因氧流而增加,例如氧流量低于 20%时,为纠正缺氧可吸入超过 50%的高浓度氧;但是如果大于 50%,就可能疗效不佳,这种高浓度氧被长期吸入时就会导致氧中毒。如果患者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吸氧时需要给予其氧流量大于 35%的高浓度氧,但需要控制吸入的氧浓度不大于 50%,避免氧中毒 [2]。     1.2 压疮    呼吸科的患者经常保持端坐卧位、半坐卧位或坐位等强迫体位,身体会下滑,当髋骨移动时,其相邻组织也会移动,因床单与皮肤之间存在摩擦力,会无法移动皮肤与皮下组织,出现的剪力会拉开组织,损伤深层皮肤组织,造成压疮。 部分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与大量出汗,皮肤经常有潮湿的表现,出现压疮。作为慢性病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具有反复性,患者长期卧床,营养情况不佳,个别肿瘤患者甚至全身水肿,皮肤弹性下降,有低蛋白症状,受压时很可能导致压疮。     1.3 跌倒或坠床    导致呼吸科住院患者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年龄,因为其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特别是老年人,其跌倒致死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患者各脏器的功能也会因其年龄增长而减退,其感觉反应能力、认知能力、体力与心肺功能等都会下降,很可能发生跌倒事件。另外患者在 COPD急性加重期会经常出现气促明显、心累、低氯血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且会因活动而加重。因此患者必须谨遵医嘱,坚持卧床休息,习惯大小便在床上进行,但一些患者可能不习惯如此,或因高估自己的活动能力,且不愿麻烦家属和护理人员,经常自己下床解便,从而跌倒。若患者已经超过 2周在卧床休息,其体质下降,眩晕很可能在起床后出现,从而跌倒。除了这些症状,一些患者还会明显咯痰和咳嗽。同时为了协助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止血,镇定剂就是常用药物,增加患者跌倒的频率。最后,风险因素还包括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因为老年人在呼吸科的患者中占大多数,为避免跌倒或坠床,年龄超过 65岁的患者必须使用危险因子评估表做评估,且新入院的患者应完成压疮评估、入院首页评估,并签订吸氧告知书与离院责任书,并且有许多输液、发放药物类的工作,但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详细告知患者评估单内容,只是让其填写,造成患者与家属的不重视。     2 处理呼吸科常见护理风险的方法     2.1 氧中毒风险处理    对于氧疗原则应严格掌握,尤其当患者伴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且缺氧,在氧疗时需要持续低流量( 2L/分)、低浓度( 25-29%)的给氧。护理人员需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告知入院患者氧疗注意事项,且签字确认,经常巡视病房,保证以准确的流量与浓度供氧。     2.2 压疮风险处理    评估新收患者可能压疮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危重患者,采用 Braden量表评估病情危重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以防发生压疮。床单需保持干燥、蒸汽、清洁,若衣裤汗湿需及时更换,皮肤要勤擦洗,保持干燥、清洁;使患者 1-2h翻一次身,若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翻身,需用纱布或棉质秋衣自制软枕每隔 1h垫在足跟、腰或肩部,使局部受压情况得到缓解,减少患者承受的压力;患者的饮食以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加强营养,不免发生压疮。若已有压疮,需勤交接班,积极有效护理,促进愈合 [3]。     3 结语    作为护理行业的一种,护理行业所承担的责任与风险都很高,因为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疾病的不可预见性与复杂性,以及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导致风险率居高不下。目前医院的呼吸科中存在较高的医疗风险,医患纠纷很容易出现在该科室,对呼吸科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及有效管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使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得到保证。护理工作的过程是动态而连续的,尤其在现代医疗中应用了许多高新技术,也逐渐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与风险,所以必须建设风险文化。护理人员应有效评估风险,并以其结果为依据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积极措施对潜在风险进行预防,实现减少或避免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覃朝晖,于普林,乌正赉畅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J].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 24( 9): 711-714.     [2] 金丽霞,汤淑芳,施丽华,等畅骨科患者眩晕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J].畅中华护理杂志, 2013, 35( 3): 157.     [3] 牛文忠,李江,翟庆燕,等畅军队实行防制急性高原病工作标准化 15成绩回顾 [J].畅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2, 24( 3): 157-15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寻求社区口腔健康更加深入的教育方式,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以笔者所在社区为实验社区,在社区内选取 50名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培训,并让其参加相关讲座,阅读相关材料,让 50名志愿者掌握口腔健康专业知识。随后,让志愿者深入社区人群,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宣教。并在宣教前与宣教后分别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从而了解居民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口腔疾病发生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与干预后,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问卷及格率分别为 79.00%和 95.00%,干预后及格率明显高于干预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干预前后居民的口腔疾病患病率为 23.00%和 5.00%,干预后患病率明显低于干预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通过对社区志愿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后,他们能够较好地掌握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并能够对居民进行较好的口腔健康宣教工作,提高了本社区居民对于口腔健康的了解程度,并改善了居民的护牙行为,降低口腔疾病患病率。因此该教育模式可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健康 教育 拓展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患沟通在急诊科护理 满意及风险事件的影响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6 月到 201 8 年 12 月间急诊科收治的患者 120 名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 60 名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及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概率。 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的程度要较常规组高很多, P<0.05 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出现护患纠纷事件的概率要较常规组低很多, P<0.05 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增加护患沟通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同时降低护患间的冲突问题,进而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 标签: 护患沟通 急诊科护理 满意度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 3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n=150)及观察组( n=150),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分析组间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 P< 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风险管理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效果。

  • 标签: 风险管理 妇产科 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内科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内科患者 104例为研究对象,住院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n=52)和观察组( n=52)。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 100.0%)高于对照组( 86.5%),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通过对内科住院患者使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患者的护理满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我院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内科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骨科牵引患者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总结有效的护理经验。 方法 选择 2018 年 5月~ 2019年 5 月我院骨科行牵引治疗的患者 9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患者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住院的时间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优质护理可显著的提高骨科牵引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 标签: [ ] 优质护理 骨科牵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亲子陪护式护理对新生儿哭闹次数及家属满意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治疗的 100 例新生儿 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 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的新生儿采用无陪护的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给予亲子陪护式护理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哭闹次数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对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高达 98% ,明显优于对照组 76% 的护理满意, 2 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亲子陪护式护理能够明显的减少新生儿哭闹次数并且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

  • 标签: 亲子陪护式 新生儿 哭闹次数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门诊护士应用品管圈提升老年患者就诊满意的效果追踪。方法 釆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 2018年 8月至 2018年 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 80例为对照组,选取 2018年 10月至 2018年 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 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普通就诊引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活动后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病人家属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门诊护士 品管圈 老年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进行孕前优生检查对 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 市 于 2016 年 1月 ~201 7年 12月符合生育政策标准并准备怀孕的 900 对计划内怀孕夫妇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 900 对夫妇分为孕前优生检查组(实验组)和未检查组(对照组)各 450 对,分析比较两组的新生儿发生缺陷的情况等。 结果: 两组计划内怀孕夫妇各项指标经对比显示实验组新生儿出生缺陷(指畸形、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计划内怀孕夫妇 进行孕前优生检查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缺陷的发生率,从根本上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真正做到了优生优育,值得全面推广应用开来。

  • 标签: 孕前优生检查 出生缺陷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PICU)的胃肠道喂养。方法 选取我院自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 9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49例)与对照组( 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在对照组患儿护理错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采用胃肠道喂养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的胃管留置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以及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胃管滞留时间、恢复正常喂养时间以及体重增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 P< 0.05)。结论 新生儿采用胃肠道喂养护理能够显著的改善患儿的胃肠道功能,提高了对早产儿进行母乳喂养的进程,能够是早产儿体重正常成长。

  • 标签: 新生儿 PICU 胃肠道喂养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的不良因素以及改进措施。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1月间我院门诊护理管理出现的不良事件 30例,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种类、内容以及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相关改进措施后,我院门诊护理管理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医院 门诊 护理管理 不良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入对照组( 40 例 )和研究组( 40 例 ),分别采取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型分布状况。 结果: 研究组 的 诊断符合率为 97.5% ,高于对照组 77.5% 的 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比较妊娠囊型、团块型、宫腔型的分型分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性,其临床诊断价值明显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阴道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中社区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选 2017年 1月 -2019年 8月在我社区医院医治的高血压患者( 50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 250例,对照组 2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社区护理干预,总结依从性评分和血压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的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的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显著降低其血压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 SMU)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收治的 SMU患者 15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 2组,对照组 79例,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显著更少( P< 0.05)。结论:宫腔镜手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小生理损伤,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更高安全性,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子宫肌瘤 宫腔镜手术 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满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 5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27 例)及对照组( 27 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 HAMA 、 HAMD 评分均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同时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况,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冠心病 综合护理 心理状况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