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质量和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6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 5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设置为对照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随机选取 2016年 7月至 12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 50例患者中进行研究,设置为观察组运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7月 ~2017年 7月期间收治的 56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在护理满意人数上,显著低于观察组 (P< 0.05)。结论: 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总体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手术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融合探究式学习理念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 年 7 月 -2018 年 4 月在本院心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 100名进行本次研究,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护理实习生平均分成对照组 50名,按照传统心外科护理教学方法进行带教,观察组 50名,在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融入探究式学习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教学。结果:观察组护理能力优良率为 82%,对照组护理能力优良率 58%, P< 0.05;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综合素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为 94%,对照组满意 78%, P< 0.05。结论:探究式学习理念用于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能够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护理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也能明显提升,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外科 护理教学 探究式学习理念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分级护理管理应用于 ICU患者的护理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我院选取了时间段从 2014年 7月到 2015年 9月的 54例 ICU患者,将所有的 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分级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 ICU监护时间、患者的出院时间、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 ICU监护时间、患者的出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了明显的缩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也相对较高;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也明显的提高。以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了分级护理,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使得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的恢复时间也明显得到改善,较常规的护理方法更加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ICU患者 护理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介入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评价循证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方法: 自我院 2014年 10月 -2016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12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组并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 结果: 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如HAMD、 HAMA、身体、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差异显著 (P< 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恶心、呕吐、血管壁损伤、肝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3.13%,2/64)明显优于对照组( 18.75%, 12/64),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在肝癌患者行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肝癌 介入化疗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实行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100名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实行介入治疗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 SAS、 SDS评分和术后患者舒适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SAS、 SDS评分结果无差异性( P> 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 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差异性( P< 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 8H、 16H、 32H、 64H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差异性( P< 0.05)。结论 经过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有所改善,并且患者在术后的舒适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提升,该方法值得临床大幅度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肝癌 介入手术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 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评价。 方法 选 择来我院就诊的 120 例心律失常患者 ,随机分为 优质护理、 对照 两 组,每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 -2017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比较符合患者的医疗需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冠心病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 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的 措施及 临床 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期间进行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100 例,将其随机且平均分为 2 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冠心病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对 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干预,可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优质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预后康复的疗效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5 年 4 月 -2017 年 2 月收治的淋巴瘤患者 70 例进行研究,对 70 例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明显减少, 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淋巴瘤 护理干预 预后康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对处于肺癌晚期并且进入临终关怀期患者进行家庭式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到 2018年 2月来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 1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将 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家庭式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身体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家庭式护理后患者身体状态、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处于肺癌晚期并进入临终关怀期的患者应用家庭式护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身体转态,并且对患者所产生的异常心理活动也有一定的对抗作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式护理 肺癌 临终关怀期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于 2014年 4月)为研究对象,对该科室内的 40名医护人员以及 32名护理人员实施细节管理。结果 通过对比将细节管理应用于患者的满意情况发现,在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医护人员的不满意( X2=7.263, P值< 0.05)、比较满意( X2=6.291, P值< 0.05)以及非常满意( X2=13.725, P值< 0.05)对比差异均显著,并且实施细节护理前的总满意为 67.50%,实施细节护理后的总满意为 97.50%,对比差异显著( X2=8.872, P值< 0.05);通过对比将细节管理应用于患者前后的考核能力结果发现,在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医护人员的考核能力结果出现不及格( X2=4.296, P值< 0.05)、良好( X2=6.629, P值< 0.05)以及优秀( X2=1.752, P值< 0.05)的人数对比差异显著,并且总达标率在实施前后的差异性也较大( X2=3.851, P值< 0.05)。结论 对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静配中心 细节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 ICU护理工作中的价值 进行 评价。 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 例在 ICU 病房接受治疗的 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 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早期预警评分干预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 患者护理后出现并发症以及意外情况的病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 2 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ICU护理工作中 采用 早期预警评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以及意外情况的发,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 护理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综合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的护理手段,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分析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也高,值得被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来那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将本院在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诊治的 6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3例,对照组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硼替佐米 +来那胺 +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缓解率分别为 42.42%和 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4.24%和 27.27%,两组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来那胺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来那度胺 地塞米松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检验科实验室自制胱抑素 C( cystatin C, Cys C)质控品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正常体检病人和肾功能受损但无其他疾病病人各 30名,收集血清,充分混匀,分装, -70℃冰箱保存。在奥林巴斯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连续 12个月使用北京利德曼和上海景源两种胱抑素 C试剂盒检测 CysC水平,收集两组血清中 CysC水平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试剂盒的检测数据均表明,无论在正常体检病人还是在肾功能受损病人的血清中, CysC的水平在 12个月中无明显变化(组内任何两个月的检测结果两两比较 P< 0.05),且不同试剂盒和同种试剂盒但不同批号的检测结果也无统计学差异(组内任何两者比较 P< 0.05)。结论 实验室自行收集病人血清制成 CysC的室内质控品是可行的。

  • 标签: 胱抑素 C 质控品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 B 超及 B 超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 69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n=35 )、参照组( n=34 ),研究组选取 B 超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参照组选取 B 超定位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研究组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等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与参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正中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研究组、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 2.86% 、 8.82%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B 超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优于 B 超单独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其阻滞起效时间较快,疼痛消失时间更短, 神经痛觉阻滞完善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B 超 神经刺激仪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运用单侧肾上腺切除治疗对肾上腺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88例在 2016年 3月 -2018年 3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治疗,比较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肾上腺储备功能情况。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手术 14天后患者的血醛固醇、尿醛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低( P<0.05);在术后 14天,对患者实施 ACTH兴奋 1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与手术前相比,患者各时间点皮质醇水平均较低( P<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运用单侧肾上腺切除治疗后,能够促进患者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有效降低。

  • 标签: 单侧肾上腺切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储备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研究 优质护理应用于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选 择 201 7. 1 .1 0 -2018. 1 .1 我院 乙肝后发生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

  • 标签: 优质护理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在 2018年 6月— 2018年 10月期间入住我院并进行护理恢复的 64例患者。将进行本次研究的患者自由分成两个组别,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预见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循证护理方法。经过两种护理方法之后,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联合护理方法干预后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因此该种护理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循证护理 手术室 临床疗效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