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由邓东教授主讲,“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物中华医学会医师培训工程超声专辑DVD系列光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超声诊断和胎儿畸形的遗传检查》已出版发行,每盘60元。邮购地址:100710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121室,收款人: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标签: 胎儿染色体异常 遗传学检查 超声诊断 胎儿畸形 出版物 DVD
  • 简介:妇女儿童健康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妇女儿童健康指标不仅是国际上公认最基础的健康指标,更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人口素质包含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等。孕期母亲的身心状态及生活环境将影响胎儿的宫内环境,从而改变胎儿的部分基因,最终影响胎儿的组织和器官的发育,导致胎儿成人后发生各种身心疾病;可见为孕妇和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

  • 标签: TORCH检查 孕期 妇女儿童健康 孕前 社会经济发展 宫内环境
  • 简介:外科史上有3次伟大的飞跃,第1次是1906年Carrel完成了微小血管吻合,为现代血管外科和移植外科奠定了基础,1912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第2次是1954年Murrey完成了同卵双生兄弟间肾移植,从此揭开了器官移植的篇章;第3次是1987年法国妇产科医师Mouret完成了第1例LC,从而拉开了微创外科的帷幕。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快速康复外科 循证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深圳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SLC-2000B系列电子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对2280例宫颈疾患女性检查并以改良Reid评分,其中有1886例同时接受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确诊宫颈不典型增生(CINⅠ-Ⅲ)161例,其中CINⅠ~Ⅱ级156例(占6.84%);CINⅢ级5例(占0.22%);宫颈原位癌3例(占0.13%)。与阴道镜检查结果对照,3例原位癌在镜下诊断癌疑,161例CIN的改良评分为1~5分。结论: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宫颈病变 阴道镜
  • 简介:由于基层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高,基层卫生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部分患者需要转诊到上级体系医院治疗。转诊是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但目前基层卫生队转诊率偏高,过高的转诊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层卫生机构的诊断水平及救治能力还不够。如何加强卫生队建设,提高基层卫勤保障能力,提高为兵服务质量,从而降低转诊率,以下几点提供参考。

  • 标签: 病人转诊
  •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患者官腔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462例有1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史行官腔镜检查的临床资料,对其官腔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后宫腔镜检查的异常发生率,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462例中宫腔镜检查异常者占52.6%(243/462),其中子宫先天发育异常14.3%(66/462),以子宫不全中隔最常见8.7%(40/462);获得性子宫异常占38.3%(177/462),以宫腔粘连最常见17.1%(79/462)。发生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患者分别占26.0%(120/462)、41.1%(190/462)和32.9%(152/462)。各组宫腔镜检查结果为正常、先天发育异常和获得性异常者分别占50.0%(60/120)、15.8%(19/120)和34.2%(41/120),48.4%(92/190)、14.2%(27/190)和37.4%(71/190),以及44.1%(67/152)、13.2%(20/152)和42.8%(65/152),3组宫腔镜检查结果构成比无统计差异(X^2=2.272,P=0.686)。在获得性子宫异常中,官腔粘连在发生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患者发生率为34.1%(14/41)、42.3%(30/71)和53.8%(35/65),随流产次数增加而升高。术后随访率95.5%(441/462)。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后进行官腔镜检查治疗后再次流产率分别为0.8%(1/118)、2.7%(5/186)和9.5%(13/137),差异有显著性(X^2=13.531,P=0.001)。1次自然流产后进行宫腔镜检查治疗后再次妊娠超过28周占43.2%(51/118)。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自然流产患者早期诊治的简单、准确及必要的手段,建议自然流产患者在1次流产后尽早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早干预。

  • 标签: 自然流产 宫腔镜检查 流产率
  • 简介:预选卫生士官主要从事基层部队卫生工作,是基层部队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战(现)场救护等一系列卫生工作的承担者,直接参与部队平战时的卫勤保障,是军队卫勤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部队卫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面了解和掌握预选卫生士官的基本素质及任职能力是做好预选卫生士官培训工作的基础。本文全面分析和总结了预选卫生士官的任职特点、基本素质和任职能力。为军队医学院校和卫生训练机构做好预选卫生士官培训提供参考。

  • 标签: 预选卫生士官 任职特点 基本素质 任职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价值和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的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发现腹腔游离气体和游离包裹性积液的敏感性分别为85.4%(41/48)和87.5%(42/48);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的敏感性为75.0%(36/48)。结论超声检查可诊断出胃肠穿孔时腹腔内游离气体、积液以及异常回声等征象,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为临床外科急腹症的快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消化道穿孔 超声检查 X线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分别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和内膜癌,其中71例接受手术治疗,18例接受诊断性刮宫。将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为94.4%(17/18),内膜增生的符合率为90.9%(10/11),内膜癌的符合率88.0%(22/25),黏膜下肌瘤的符合率为82.9%(29/35)。结论根据子宫内膜病变的腹部超声图像特点,腹部超声检查能较准确测量内膜厚度、观察内膜形态、判断回声与肌层厚度的关系,宫腔内是否有团块及其性状。从而对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子宫内膜病变 腹部超声 病理诊断
  • 简介:美国空军指令AFI48-123——《医学检查标准》(MedicalExaminnationsandStandards)是美国空军所有军人及雇佣人员必须强制执行的核心医学标准之一,它涵盖了空军各类人员所需的医学检查的程序、要求、记录及标准。美国空军于2009年对2006年版的AFI48-123的1,2,3,4卷进行了修订并合并为一个整体标准,2011年颁布执行。本文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并与我军相关标准进行比较。

  • 标签: 航天医学
  • 简介:髌股关节不稳是指髌骨脱位、或半脱位、或髌骨滑动轨迹异常。髌股关节不稳中,绝大多数为髌骨外侧不稳(占95%),可进一步分为急性髌骨脱位、慢性复发性髌骨不稳、和习惯性不稳;内侧、上方及下方髌骨不稳少见。一、髌骨稳定性的相关解剖

  • 标签: 不稳影像学 影像学评价 股关节不稳
  • 简介:目的基于疾病负担,循证评价与遴选我国乡镇卫生院合理治疗成人骨折的基本药物。方法按本系列研究之二制定的方法、标准和流程,参考国内外循证或权威指南的推荐意见,结合国内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循证评价并推荐相关药物。分别采用RevMan5.1和GRADEproler3.6等软件整理分析数据和评价证据质量。结果①共纳入17个治疗指南,其中6个是循证或结合专家意见制定。国外指南推荐药物主要为骨折手术及镇痛类药物,国内指南推荐中成药。②1个RCT表明,与单纯复位而未用药相比,伤科接骨片能有效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低级证据质量,MD=–4.2周,95%CI(–5.25,–3.14)]。1个RCT表明,伤科接骨片较三七药片的临床总疗效有效率更高[低级证据质量,RR=1.28,95%CI(1.11,1.47)]。1个RCT表明,与沈阳红花片相比,伤科接骨片对骨痂生成效果更好[低级证据质量,RR=1.48,95%CI(1.27,1.73)],对骨折临床愈合有效率更高[低级证据质量,RR=1.62,95%CI(1.37,1.9)]。1个RCT研究表明,伤科接骨片的骨折愈合程度评分略高于跌打丸[中级证据质量,MD=0.25,95%CI(0.026,0.47)]。1个RCT表明,与单纯复位而未用药相比,伤科接骨片能有效减轻疼痛[低级证据质量,MD=–25.9,95%(–32.6,–19.19)],且止痛时间较短[低级证据质量,MD=–38.6,95%(–41.44,–35.77)]。1个Quasi-RCT表明,伤科接骨片有效减轻疼痛率较扑炎痛高[低级证据质量,RR=1.13,95%(1.04,1.23)]。1个RCT表明,伤科接骨片消退肿痛有效率较沈阳红花片高[低级证据质量,RR=2.4,95%CI(1.88,3.02)]。1个RCT表明,伤科接骨片减轻肿胀程度优于跌打丸[中级证据质量,MD=–0.4,95%CI(–0.60,–0.2)]。2个RCT(n=198)表明伤科接骨片未出现不良反应。药费7.47元/d,以温开水或黄酒口服,适用性好。③1个CCT显示试验组服用接骨七厘片21天时,其骨痂形成者明显多于不服药组[极低级证据质量,R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基本药物 循证评价与遴选 骨折
  • 简介:《中国实验血液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国家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际上权威的MEDuNE/IndexMedicus,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和美国EBSCO大型文献库收录,在国内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10余种重要的知名检索系统或刊物收录。据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刊载,本刊2010年影响因子为0.908(扩张版)和0.642(核心版),在基础医学期刊中排名第5位;另据2011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刊载,本刊2010年影响因子为0.821(复合影响因子),0.608(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和0.600(基础研究影响因子),在基础医学期刊中排名第8位。本刊已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标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期刊影响因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统计源期刊
  • 简介:目的评价伊伐布雷定在中国人群中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将3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给予2.5、5、7.5mg伊伐布雷定片,给药后8、15、30、45min和1、1.5、2、3、4、6、9、12、24、36、48h分别采集静脉血,并用HPLC-MS/MS法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单次口服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后,血浆中伊伐布雷定的t1/2为(4.4±1.0)、(5.2±1.2)、(4.6±1.2)h;Cmax为(15.1±4.1)、(35.9±8.9)、(48.2±9.6)ng·ml-1;AUC(0~48)为(64.4±14.2)、(169.6±33.1)、(215.6±55.6)ng·h·ml-1;去甲伊伐布雷定的t1/2为(7.9±1.4)、(9.9±1.2、(9.8±1.3)h;Cmax为(1.8±0.7)、(3.1±1.6)、(6.3±1.0)ng·ml-1;AUC(0~48)为(13.4±2.8)、(23.9±9.4)、(44.1±9.2)ng·h·ml-1。结论2.5~7.5mg伊伐布雷定片在中国人群体内代谢呈线性动力学。

  • 标签: 伊伐布雷定 去甲伊伐布雷定 HPLC-MS/MS 血浆药物浓度
  • 简介: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是最常见的重症先天性畸形,活婴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为0.8%~1.0%[1-2],简单畸形出生后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矫治,而约50%的复杂畸形通过目前的治疗手段难以完全矫治,甚至相当一部分患儿在新生儿期就夭折.为了减轻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出生后给自身带来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产前正确诊断胎儿心脏复杂畸形尤为重要.

  • 标签: 超声心动图检查 胎儿 安全性 适应证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 简介:目的基于疾病负担循证评价与遴选我国乡镇卫生院治疗子宫肌瘤基本药物。方法应用本系列研究之二制定的基本药物循证评价与遴选标准、方法、流程,循证评价并推荐相关药物。结果①共纳入6个指南,含循证指南3个。②指南涉及子宫肌瘤治疗药物3类9种及手术后辅助用药3类5种。③根据WHOEML(2011)、NEML(2009)、CNF(2010)和指南推荐药物的证据数量和质量,强推荐甲羟孕酮、缩宫素、麦角新碱;弱推荐丙酸睾酮、甲睾酮、三苯氧胺、米非司酮、氨甲环酸、益母草等;不推荐丹那唑和芳香化酶抑制剂。④米非司酮、甲睾酮、三苯氧胺、缩宫素、益母草国内均查见相关文献并评价证据,米非司酮其配伍甲睾酮、三苯氧胺用于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缩宫素和益母草用于子宫肌瘤术后减少出血。每日费用米非司酮片(25mg/d)13.0~27.5元,甲睾酮(5mg/d)0.074元,三苯氧胺(20mg/d)0.6~1.4元,益母草注射液(25mg/mL)15元/次,缩宫素注射剂(10U)1.5元/次。⑤国内研究表明,米非司酮配伍甲睾酮、三苯氧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行,缩宫素和益母草能有效预防子宫肌瘤术后出血,联合应用有促子宫收缩作用,安全有效。结论①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推荐使用三种用药方案:(A)米非司酮片25mg,qd;(B)米非司酮25mg+甲睾酮5mg,qd;(C)米非司酮25mg+三苯氧胺10mg,bid。三种方案均从月经周期第1天起,连服3个月。②术后辅助用药,益母草注射液(20mg/mL)1~2mL/次、缩宫素注射液(10U/mL)10U/次,用于减少术后阴道流血。③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严密随访,动态监测肌瘤变化和月经改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基本药物 循证评价与遴选 子宫肌瘤
  • 简介:目的评估系统干预对提升32层CT冠状动脉成像成功率及图像优良率的价值。方法188例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男性99例,女性89例;年龄34~87岁,平均(63±12)岁,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干预组105例,采用预约检查,从心率、呼吸、扫描层厚、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提前准备。常规组83例,直接登记检查。比较2组的心率控制情况,一次扫描成功率及图像优良率。结果〈70次/min为标准,干预前2组心率差异无统计意义。干预后干预组心率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χ2=8.095,P〈0.05),干预组一次成功率(93.3%)明显高于常规组(66.3%)(χ2=22.417,P〈0.05),干预组优良率(81.6%)亦高于常规组(45.5%)(χ2=21.416,P〈0.05)。结论系统干预能有效提高32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成功率和图像的优良率。

  • 标签: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干预
  • 简介:目的基于疾病负担,循证评价与遴选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工流产基本药物。方法应用本系列研究之二制定的基本药物循证评价与遴选标准、方法、流程,参考国内外循证或权威指南的推荐意见,结合国内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循证评价并推荐相关药物。主要采用RevMan5.1、GRADEpro3.6等软件处理数据、评价证据质量。结果①共纳入4个指南,含循证指南2个。②指南涉及人工流产基本药物8种及手术流产后所用抗生素4种。③药物流产基本药物遴选根据WHOEML(2011版)、NEML(2009版)、中国国家处方集(2010年版)、指南推荐及证据数量和质量,强推荐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不推荐前列腺素。④缩宫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国内均有相关文献,并有相应剂型和规格上市。⑤国内研究表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可接受性较好。结论人工流产推荐用药: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片25~50mg,每日2次,连服2~3日,总量150mg。米索前列醇0.6mg,在服用米非司酮36~48小时后,空腹口服。②缩宫素,药流胎盘娩出后肌肉注射5~10U,用于减少药流阴道出血量及缩短出血时间。建议统一规范判效标准,提高临床研究设计和实施质量。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基本药物 循证评价与遴选 人工流产
  • 简介:目的基于疾病负担循证评价和遴选我国乡镇卫生院治疗糖尿病的基本药物。方法采用本系列研究之二制定的研究方法、标准和流程,循证评价和遴选治疗糖尿病药物。分别采用GRADE标准评价证据质量,RevMan5.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糖尿病诊疗指南6个,含3个循证指南,指南出版时间2006~2011年。②根据WHOEML、中国EML、中国国家处方集和各国指南推荐药物及其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推荐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格列本脲、罗格列酮、吡格列酮5种药物,并评价前3种药的国内证据。③该3种推荐药物国内均有相应剂型和规格上市。二甲双胍普通片、肠溶片及缓释胶囊对空腹血糖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37、3.76和3.50;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74、4.0和3.71。格列苯脲与格列美脲疗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23和13.81。结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糖尿病推荐用药:①二甲双胍片剂/胶囊(0.250g),禁用于肾功能不全。②格列苯脲片剂(2.5mg),胶囊(1.75mg);格列吡嗪片剂(2.5/5mg),分散片(5mg)。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大手术围手术期、胰腺全切除术后患者、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禁用。③建议循证制定符合我国乡院需求的标准诊疗指南,开展这3种药物治疗糖尿病的大样本、高质量临床研究和药物经济研究。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基本药物 循证评价与遴选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