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脑通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药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脑血栓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6例,两组患者完成检查并入选后,首先给予20%甘露醇125rnl,快速静脉滴注后,给予100~150万U尿激酶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30分钟内滴完。继给予20%甘露醇12ml,Q8h静脉滴注。并给予尼莫地平、维生素E、维生素C、含镁极化液、胞二磷胆碱等脑保护剂。治疗组是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脑保护剂益脑通胶囊,方药组成水蛭6g,地龙9g,僵蚕9g,天南星(制)6g,黄芪15g,丹参12g,川芎12g,全蝎9g,鸡血藤20g,牛膝20g,石菖蒲30g,天麻20g,钩藤20g,白术12g,生地20g等组成,3周1个疗程。结果两组愈显率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39例、基本痊愈率为51.3%,显著进步21例,显著进步率为27.6%,愈显率为78.9%;对照组基本痊愈24例、基本痊愈率为31.6%,显著进步11例,显著进步率为14.5%,愈显率为46.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脑通胶囊的制备工艺简便及药效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 标签: 脑血栓,益脑通胶囊,制备工艺/药效学应用
  • 简介:目的:抗轮状病毒卵黄免疫球蛋白(yolkimmunoglobulins,IgY)的制备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MA-104细胞转瓶培养技术,批量制备人型轮状病毒Wa株和猴型轮状病毒SA11,以纯化病毒,佐剂对SPF纯系莱航产蛋母鸡进行强化免疫,通过盐析、柱层和超滤方法从鸡卵黄中制备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并对纯化的免疫球蛋白进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免疫鸡卵黄中产生高滴度特异性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其EL

  • 标签: 卵黄 免疫球蛋白 轮状病毒 制备 生物学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与免疫》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关系、课程时间安排顺序、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的关系进行教学探讨。

  • 标签: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学体会
  • 简介:药品是中国重要的卫生资源.尽管上市前药品研究已受到相当重视,但对上市后药品的实际问题关注较少.合理使用和分配上市后药品资源是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经济评价作为优化分配和使用药品的有效工具现已得到公认.本文介绍了上市后药物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原则.上市后药物的经济评价根据证据的有效性和数量分为三种情况,并相应地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上市后药物经济评价方法应采取标准路径.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建立经济评价框架和评价经济证据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同类药物的评价方法.

  • 标签: 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果 药物评价 循证医学
  • 简介:外科史上有3次伟大的飞跃,第1次是1906年Carrel完成了微小血管吻合,为现代血管外科和移植外科奠定了基础,1912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第2次是1954年Murrey完成了同卵双生兄弟间肾移植,从此揭开了器官移植的篇章;第3次是1987年法国妇产科医师Mouret完成了第1例LC,从而拉开了微创外科的帷幕。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快速康复外科 循证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黄连有多种炮制方法,因此其功能与主治也有差别。生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酒黄连善消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因此,本文基于历代药典,研究不同黄连炮制品的质量,探讨不同黄连炮制品的质量标准。关键词黄连;炮制工艺;质量标准

  • 标签:
  • 简介:摘要: 制药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医药生物技术在制药技术的影响下,仍然存在某些细节问题,必须科学的进行区域系统的优化。因此,如何使生物技术中的制药技术发挥最佳效果,也逐步成为许多研究团队和相关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

  • 标签: 生物制药技术 制药工艺 应用
  • 简介:摘要制药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医药生物技术在制药技术的影响下,仍然存在某些细节问题,必须科学的进行区域系统的优化。因此,如何使生物技术中的制药技术发挥最佳效果,也逐步成为许多研究团队和相关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

  • 标签: 生物制药技术 制药工艺 应用
  • 简介:1医学影像的研究现状1.1X线解剖及介入放射解剖近几年来数字成像系统的出现,满足了一些X线的特殊用途及特殊环境[1],也对影像解剖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影像解剖应更详细、更准确及更实用,我国的X线解剖研究也因此而取得了一些新成果.戴力扬作了胸、腰椎椎体高度的放射测量及寰齿间距的放射测量[2].丁士海用X片推测出颅容积[3].孙群慧作了腕骨的X线片观测[4].张维彬作了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X线观察[5].此外,利用头颅骨性标志定位前、后联合:膀胱下静脉内结石的解剖及X线分析:心室壁动脉分布的图象分析: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水平段的立体定位以及视神经孔形态的X线解剖等等都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发展趋势 CT MRI 医学影像学 断层解剖学
  • 简介:摘要:医疗卫生事业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制药工艺中生物制药技术工艺的应用更好的为医药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下面文章就对生物制药技术工艺对应用方向展开探讨。

  • 标签: 制药工艺学 生物制药 制药技术 技术工艺
  • 简介:摘 要:诊断就是鉴别诊断,没有鉴别就不能准确诊断。中医诊断类似于公安局刑警队破获案情,必须在案发现场寻找蛛丝马迹,才能探明案情之来龙去脉,发现作案嫌疑人,最后一举拿下犯罪嫌疑人。这个嫌疑人就类似于患病之症结。医生只要在临证中识别出患病症结之所在,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病之症结就是病变中心,病变中心就是病变核心。医者在繁杂锁碎的证候中能快速找出病变焦点,与一个破案刑侦高手极其类似,要破案就必须进行技术鉴定,要诊断准确就必须进行详细鉴别。

  • 标签: 鉴别诊断 病之症结 条分缕析 伤寒论 温病条辨 湿温病。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精制工艺研究活动,对精制精氨酸的可靠手段进行探究。方法:针对精氨酸物质具有的特点,选择通过正交实验来探究精制精氨酸时的最佳生产条件。结果:在针对精氨酸展开的正交实验结束后,确定了最佳工艺生产条件,如下:物质结晶最佳温度为 -5℃,溶解时的最佳温度为 65℃,溶解时的最佳时间为 0.75hr。结论:本次正交试验获取的生产参数是可靠的,能够将生产效率提升到 90%,生产成本也被降低,与现代精氨酸生产系统改进需求相符。

  • 标签: 精氨酸 精制工艺 研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