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医院供应室以及加强院供应室消毒灭菌管理的重要性,从供应室污染区、清洁区和物品存放区域管理;消毒灭菌措施以及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医院供应室的质量管理,进而提出了如何加强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管理的对策,应该提高重视,完善医院供应室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质量监控管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增强医护人员的消毒灭菌技术,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为医院供应室消毒及其灭菌质量管理提高科学的建议,从而促进医院供应室提升监控管理水平、保证医院医疗工作顺利搞笑进行。

  • 标签: 医院供应室 消毒 灭菌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PDCA管理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对其消毒灭菌质量改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未实施PDCA管理之前消毒供应中心的40份灭菌物品作为B组,以及同时期所收治的患者40例作为参照组,另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实施PDCA管理之后消毒供应中心的40份灭菌物品作为A组,以及同时期所收治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的满意度,以及A组与B组的消毒物品合格率。结果对比A组与B组灭菌物品的合格率,A组合格的灭菌物品为38份,B组的为30份A组合格率为95%,B组的合格率为7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7.5%高于参照组75%,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管理,对提升消毒灭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升消毒物品的合格率,并且患者对其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该种管理措施可广泛推广运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灭菌质量 PDCA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和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6月——10月我院300个手术器械包、消毒包作为对照组,同时筛选2016年6月——10月我院300个手术器械包、消毒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器械包、消毒包按照常规灭菌管理进行,研究组器械包、消毒包在常规灭菌基础上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和管理,结果对照组出现消毒不合格引发患者感染率为1.67%,而研究组无感染情况出现,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灭菌质量检测合格率为93.67%,较比研究组99.00%的合格率,明显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消毒灭菌监测是必要的,杜绝了消毒灭菌环节中的不规范操作,有效提高了医疗器械及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减低了患者交叉感染率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灭菌 质量监测 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细节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室灭菌消毒质量的影响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就此段时间对本院消毒供应室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消毒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按照实施护理干预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区分,其中2020年1月到6月未采取任何护理干预措施,于2020年6月到12月开展细节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的消毒供应室整体菌落质量及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也明显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节护理 消毒供应室 灭菌消毒质量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确保患者安全及提升医疗服务品质至关重要。这些过程的有效执行不仅有助于预防医源性感染,保护患者免受疾病威胁,还能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损耗和更换频率,进而减少医疗成本。此外,优化处理流程可提高效率,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因医院感染死亡的人数超过百万。因此,改进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技术不仅是提高医疗水平的必要措施,也是维护公共健康安全的关键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将为国内外医疗器械处理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南,具有深远的应用潜力与社会价值。

  • 标签: 医疗器械 清洗与消毒 灭菌技术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医院供应室消毒后杀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医护人员主要通过根据卫生行业准则相关规定对医院供应室进行消毒杀菌。其中,医护人员将供应室内设施设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主要对未开展品设施设备进行常规的消毒灭菌措施,而观察组主要对开展品进行质量控制消毒灭菌措施。医护人员每天对供应室内器材、设施设备进行消毒灭菌,通过对两组消毒杀菌效果进行对比,医护人员主要对比分析内容有,消杀时间、灭菌效果等等。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消毒杀菌效果以及消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中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院供应室 消毒灭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口腔医护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预防牙科患者的交叉感染,在进行口腔治疗或护理的时候,我们的工具和设备经常会接触到患者的唾液甚至血液,这就很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如果没有对工具和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消毒灭菌,就很容易出现人传人或人传给医护人员的风险。因此,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有效的消毒灭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这里,我们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开展综述,详细阐述消毒灭菌的重要性,为在日常口腔诊疗中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口腔 诊疗器械 消毒 灭菌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质量,某院选用细节护理措施进行了相关干预,希望能够明确细节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从某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人员中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研究对象的抽选,共计选出了20位实验对象,其中包括护理人员以及护理员,。此次实验设立了两个小组,分别为A组(n=10)以及B组(n=10)。A组并未进行细节护理干预,选择的时间段为2019年2月~2020年8月之间;B组需要应用细节护理干预措施,选择的时间段为2020年9月~2021年1月之间。统计两组灭菌物品合格率和干预前后消毒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结果:B组(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后)的灭菌物品合格件数为485件,合格率97.00%;A组(未实施细节护理)合格件数465件,合格率为92.00%,B组明显高于A组。观察两组各方面的表现,综合来看B组的表现要优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 消毒灭菌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质量监管在控制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灭菌质量方面起到的作用。方法:选择 2021.1 ~ 2021.6月作为 I 阶段 (没有改进质量监管方法),2021.7 ~ 2021.12月 作为 II 阶段(对消毒供应室实施完善化的质量监管办法),分析以上两阶段器械消毒 灭菌监管情况。结果:阶段 II 无菌区空气、医务人员手及器械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8. 3% 、97. 5% 、100. 0% ,阶段 I 分别为79. 2% 、 80. 8% 、82. 5% ,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结论:加大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灭菌情况的质量监管力度,有助于提升器械消 毒灭菌的合格率,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监管 器械 消毒灭菌
  • 简介:目的:分析PDCA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8名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8名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取PDCA,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方面,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对比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消毒灭菌工作的差错率及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错防范意识、安全问题防范意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毒灭菌工作中差错率为0.40%,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05%(P〈0.05);观察组科室满意度为98.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6%(P〈0.05)。结论:PDCA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消毒灭菌质量及科室满意度,对于降低消毒灭菌工作的差错率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灭菌质量 科室满意度 PDC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细节护理对于器械灭菌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针对本医院当中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实施选取,共计入组80件,应用双盲式分组,每小组40件,细节组均采取细节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器械管理(洗涤、灭菌、包装)合格率。结果:细节组器械管理(洗涤、灭菌、包装)合格率对比常规组明显偏高,存在显著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中实施器械细节护理能够促进整体器械管理质量提高,降低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率。

  • 标签: 细节护理 灭菌质量 器械消毒 消毒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护理安全干预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总计22例,研究时间区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随机分组,观察组为护理安全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消毒灭菌认知、护理满意度与消毒灭菌不合格率。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认知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 强化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性质直接决定了该科室的分工协作程度。该科室的工作大都不是单人完成,每类器械包均要双人核对签名,以确保精确无误。同时,每位护理员工要树立质量优先的理念,依靠管理制度的约束力,落实岗位责任制及各项操作规程。

  • 标签: 消毒 灭菌 重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质量监测管理模式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器械消毒灭菌结果进行控制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需要进行清洗的手术器械为样本,分为两组进行消毒处理,所涉及到的器械件数为1880件。对照组为常规消毒灭菌处理,观察组则实施质量监测管理模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条例的规范实施,并成立消毒质量控制小组,加强监督管理。结果从管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检查得到合格率为96.8%,对照组为85.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上观察组发生率低,仅为0.3%,对照组则为1.3%,最后,在医生使用的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为96.7%(2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7%(26/30),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的管理控制成效更高。结论采用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慰临床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提升使用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监测管理 控制器械 消毒灭菌质量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医院进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和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部门。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等密切相关,对医疗和护理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甚至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危。有人将供应室比做“医院的肝脏”,形象地比喻了供应室对可重复使用器械的去污过程是一系列处理过程的组合,包括清洗、消毒灭菌,使重复使用的器械经过严格的高标准去污染过程之后可以更安全的用于后面的患者,可见消毒供应室工作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院消毒供应室采取了一些了行之有效的灭菌消毒方法,确保了无菌物品的质量,杜绝了因供应室消毒灭菌原因而造成的医院内感染。现将报道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院内感染 消毒灭菌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