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014.7~2015.12朝阳双桥医院玻璃体混浊口服复明片治疗疗效。方法把门诊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口服复明片每日3次,每次5片,同时氨碘肽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每次1滴;B组氨碘肽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每次1滴,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A组38例60眼,显效9眼,占15%,有效40眼,占66.7%,无效11眼,占18.3%。B组38例62眼,显效5眼,占8%,有效33眼占,53.2%,无效24眼,占38.7%。结论A组疗效优于B组,复明片治疗玻璃体混浊值得探讨。

  • 标签: 玻璃体混浊药物治疗 复明片 氨碘肽眼水
  • 简介:目的观察玻璃体腔灌注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的疗效,探讨其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24例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实施23G玻璃体腔灌注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26眼)患者手术实施顺利,护理配合准确,术中眼压控制平稳,未发生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1—3个月,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护士熟练掌握手术流程及配合要点,术前妥善准备器械和仪器,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度,准确传递器械,及时调整仪器参数,维持眼内压平稳,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微创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超声波治疗眼科玻璃体混浊的价值进行分析,为寻求玻璃体混浊治疗的最佳方法提供材料。方法研究采用对照试验,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超声波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治疗。结果超声波治疗组在治疗效果、后续康复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眼科玻璃体混浊来说,超声波治疗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超声波治疗,可以更好更有效的进行治疗。

  • 标签: 超声波 玻璃体混浊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眼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干眼患者,随机平均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与SIt值。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It值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观察组的SI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眼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熏眼 玻璃酸钠滴眼液 干眼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在年轻恒牙冠折再接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3例(103牙)年轻恒牙冠折患者分为两组,均行永久性根充和桩核冠系统修复。其中对照组41例(53牙)采用传统铸造镍铬合金桩核系统,观察组42例(50牙)采用高强度锥形玻璃纤维桩核系统。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最终随访时间分别为(18.3±3.2)个月和(18.5±3.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观察组成功率94.0%,对照组成功率8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在牙体形态、颜色和咬合功能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在年轻恒牙冠折再接中的应用价值优于传统铸造金属桩。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年轻恒牙 冠折 铸造纤维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术对PDR患者黄斑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PDR患者资料,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N1波、P1波5环的潜伏期、振幅密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研究组P1波5环振幅密度与N1波5环潜伏期均比对照组低,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263.84±27.35)μm显著低于对照组(137.65±18.54)μm(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应用于PDR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视网膜传导功能与感光,从而达到改善视力的目的。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区 结构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从本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42例到我院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变化情况,OCT检查与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超过2行患者25例,视力稳定患者15例,视力无改善患者2例;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裸眼视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玻璃体腔 康柏西普 老年性黄斑变性
  • 简介:目的:探讨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早中期髌股关节炎(PF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7月确诊为早中期PF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用针刀联合膝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膝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完成所有治疗疗程后第0、6、1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组间比较采用重复资料方差分析,经分析得F=4.54,P=0.037〈0.05,说明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OMAC评分经分析得F=9.2,P=0.004〈0.01,说明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软骨损伤治疗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数据经秩和检验显示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Z=0.976,P=0.329〉0.05)。结论:针刀联合膝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早中期PFOA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膝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

  • 标签: 髌股关节炎 针刀 玻璃酸钠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