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 2021-02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5 例患者资料,男7例,女8例;年龄 80~91 岁,平均 85.6 岁;均为单侧;骨折按Evans分型为Ic型6例,Id型9例。所有患者作常规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利用春立160型股骨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  15 例均获得3年以上随访,未出现感染、假体失稳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疗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分:优13 例,良1 例,可1 例,优良率为93.3%。Engh固定/稳定标准评定假体和骨界面的骨长入效果:均为骨性固定。结论  春立160股骨柄半髋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术后能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龄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方法:2022.6-2023.7,选取100例研究,确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观察组康复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实施股骨头置换治疗,康复时间更短,髋关节功能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头置换 内固定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康复时间 髋关节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疾病干预效果。方法:择定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利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减少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对照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之中,尤其是在高龄患者之中,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相对理想,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身体康复。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股骨粗隆间 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开展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开展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评价对比组间围术期一般情况、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围术期手术耗时、围术期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改善围术期一般情况,更有利于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型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 2020年9月就诊于某院临床诊断为股骨干骨折且发现隐匿性股骨颈骨折的70例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影像学资料、和治疗方案。观察FNOF的临床表现,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能。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旨在探究股骨干骨折患者合并同侧隐匿性股骨颈骨折(FNOF)时的诊疗手段和预后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FNOF的漏诊率为40.00%,患者常有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X射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对FNOF检出率分别为45.71%、93.33%、100%。股骨颈骨折术后平均11±3月骨折愈合,男性患者较女性患骨折愈合早(P=0.014),年龄越大骨折愈合越慢(P<0.01)。

  • 标签: 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影像学检查,骨折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由于这种骨折具有极高的致死率,一些临床研究人员甚至将其定义为生命中最后一次发生的骨折。该类疾病是由老年人骨质疏松或者退变而引起的一种常见骨疾患,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这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内固定。通过这种手术方式,可以鼓励患者在早期进行功能性的锻炼,这不仅有助于患者功能的快速恢复,还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其中髓内钉是一种新型骨科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骨骺及关节软骨免受外力破坏和影响,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髓内钉的治疗方法具有闭合复位的明显优点,这大大降低了对其他软组织的伤害,并且这种治疗策略与人体的骨骼解剖结构更为吻合。因此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本项研究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髓内固定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 标签: 髓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股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研究组开展持续性健康教育,对比患者的知识知晓程度、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视股骨骨折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工作,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和满意度,对并发症的减少非常重要。

  • 标签: 股骨骨折 健康教育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Intertan两种髓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计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和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评分等方面,与Intertan组相比较而言,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中,PFNA和Intertan两种治疗方式均能获得良好效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方面,比Intertan更少,但是术中出血量却比Intertan多。

  • 标签: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Intertan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经皮骨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时间: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基于乱数表法分为创新组(n=40,PFNA内固定术治疗+经皮骨钩技术复位)与传统组(n=40,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与康复的相关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创新组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更长,恢复时间(住院、骨折愈合、开始负重)均短于传统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创新组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经皮骨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骨钩技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术中保温护理强化对于股骨干发生的骨折患者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股骨干骨折患者治疗患者共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各组均60例。对照组进行护理时,运用术中常规保温护理模式,实验组进行护理时,展开强化术中保温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清醒拔管时间、复苏监护时间方面均较短,产生的术中出血量也比较少。对照组中,获得护理满意度为76.67%,实验组中,获得护理满意度为95.00%,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获得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结论:患者出现股骨干骨折以后,手术过程中,通过强化术中保温方式展开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优化患者术中指标。

  • 标签: 强化术中保温 股骨干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老年股骨胫骨骨折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法实施护理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22年8月-2024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98例老年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法,普通组49例,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49例,在普通组前提下予以优质护理。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具体评价指标分别从生理、心理、环境状态和社会关系几方面进行划分。结果:护理后,优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普通组巴塞尔指数评分、HSS评分低于优质组(P<0.05);普通组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评分低于优质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状况与活动功能,推动患者髋关节功能痊愈,提升患者生活水平。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的原则进行分组,均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以动力髋螺钉术治疗,而研究组则以PFNA术治疗,对比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数据反映,研究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并发症控制情况更优,并发症率为4.65%,低于参照组的23.2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PFNA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患者恢复,且能够控制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实施补阳还五汤+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老年人)6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号法完成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的分组工作,研究组、对照组为两组的命名,对前组实施补阳还五汤+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后组实施常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该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更佳(p<0.05)。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时,临床应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同时,加以补阳还五汤治疗,这种方式的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放射DR检查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到我院接受诊疗的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共有45个股骨头,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放射DR检查,分析患者在DR检查下的特征以及不同时期的诊断率对比情况。结果:经DR诊断,初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有0例,早期患者有7例,中期患者有14例,晚期患者有9例,初期、早期、中期、晚期等时期的概率分别为0.00%、36.84%、100.00%、100.00%。结论:给予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DR检查,对中晚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初期及早期患者的诊断结果并不理想,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结合其他诊断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 标签: 放射科 DR检查技术 股骨头坏死 检出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CT、MRI进行股骨头坏死放射诊断的效果对比。方法 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医院收治的且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分为CT组,采用CT影像学检查,MRI组采用MRI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 Ⅲ期和Ⅳ期患者检出率相比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对于整体检出率、Ⅰ期和Ⅱ期患者检出率MRI组显著高于CT组(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放射诊断中,相比于CT,MRI影像学检查检出率更高,应用效果更好。

  • 标签: CT MRI 股骨头坏死 放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