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医院感染作为一门学科,即医院感染,是我国学者王枢群、张帮燮教授第一次提出的,其定义为:医院感染研究在医院发生的一切感染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管理的一门学科。因此,研究医院感染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医院内感染。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任务如下。

  • 标签: 医院感染学 控制管理 医院内感染 学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方法在卫生服务研究中的关键作用。卫生统计为我们提供了处理、分析和解释卫生数据的强大工具,涵盖了数据类型、收集方法以及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等统计技术。流行病则关注卫生问题的传播、流行趋势和疫情控制策略,通过流行病调查、传播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卫生问题的模式和影响因素。

  • 标签: 流行病学 卫生统计学
  • 简介:海尔施康冲剂是由山楂,决明子,枸杞等组方组成的冲剂,抗1.0,2.5和5.0g/kg给大鼠灌胃,同时给以高脂饲料,可使血清胆固醇(TC)浓度显著下降,按2,4和6g/kg给高血脂小鼠灌胃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故认为本品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 标签: 海尔施康冲剂 血清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药效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肾癌亚型的影像特征,评估螺旋CT扫描在其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肾细胞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肾透明细胞癌3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6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型肾癌)19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比较平扫、增强动脉期的强化幅度及特征。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及Xp11.2易位型肾癌的平均CT值增强量(即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平扫相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分别为(59.87±29.21)HU、(28.88±23.29)HU及(37.22±35.96)HU,三者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癌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后两者,而乳头状肾细胞癌与Xp11.2易位型肾癌强化幅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不同肾癌亚型所表现出的影像特征有助于肿瘤的初步诊断和术前预测。

  • 标签: 肾脏肿瘤 亚型 影像学 CT值
  • 简介:摘要蛋白质组作为一个整体、动态、网络的变化过程是后基因时代的主要研究方向。唾液是口腔微生态环境的产物,它的蛋白质组表达谱研究作为临床疾病的实时监测手段优势已经开始显现,尤其在寻找疾病分子标记物从而服务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用药、疗效评价和预后防治方面。本文主要就唾液蛋白质组在西医临床病种相关研究和中医证实质等几个方面的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唾液蛋白质组学 临床 综述
  • 简介:摘要肝癌主要指的是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影像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关肝癌的影像检查主要包括超声波、血管造影以及CT和MRI四种方式,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这四种影像检查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肝癌 影像学检查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29-01
  • 简介:摘要蛋白质组作为一个整体、动态、网络的变化过程是后基因时代的主要研究方向。唾液是口腔微生态环境的产物,它的蛋白质组表达谱研究作为临床疾病的实时监测手段优势已经开始显现,尤其在寻找疾病分子标记物从而服务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用药、疗效评价和预后防治方面。本文主要就唾液蛋白质组在西医临床病种相关研究和中医证实质等几个方面的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唾液蛋白质组学 临床 综述
  • 简介:摘要牛蒡是很好的药食同源性植物,化学结构复杂,生物活性广泛。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牛蒡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期为牛蒡进一步开发利用于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牛蒡 化学成分 生物学活性
  • 简介:目的评价伊伐布雷定在中国人群中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将3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给予2.5、5、7.5mg伊伐布雷定片,给药后8、15、30、45min和1、1.5、2、3、4、6、9、12、24、36、48h分别采集静脉血,并用HPLC-MS/MS法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单次口服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后,血浆中伊伐布雷定的t1/2为(4.4±1.0)、(5.2±1.2)、(4.6±1.2)h;Cmax为(15.1±4.1)、(35.9±8.9)、(48.2±9.6)ng·ml-1;AUC(0~48)为(64.4±14.2)、(169.6±33.1)、(215.6±55.6)ng·h·ml-1;去甲伊伐布雷定的t1/2为(7.9±1.4)、(9.9±1.2、(9.8±1.3)h;Cmax为(1.8±0.7)、(3.1±1.6)、(6.3±1.0)ng·ml-1;AUC(0~48)为(13.4±2.8)、(23.9±9.4)、(44.1±9.2)ng·h·ml-1。结论2.5~7.5mg伊伐布雷定片在中国人群体内代谢呈线性动力学。

  • 标签: 伊伐布雷定 去甲伊伐布雷定 HPLC-MS/MS 血浆药物浓度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 ABC 疑难血型患者的血清检测和配血处理效果 。 方法 收集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检测的 80 例 ABC 疑难血型患者的血液标本 , 均进行 ABC 血型及亚型检测 。 结果 80 例 ABC 亚型患者中 , A 亚型 ( 包含亚型类型 A2 、 A3 、 Ael ) 患者占 23.75% , B 亚型 [ 包含亚型类型 B3 、 Bel ] 患者占 43.75% , AB 亚型 ( 包含亚型类型 AB3 、 ABel ) 患者占 32.5% 。 结论 对 ABC 疑难血型患者进行血清检测有利于准确分析疑难血清 , 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

  • 标签: ABO疑难血型 血清学检测 配血处理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但是我国工作环境质量日益下降。众所周知,工作环境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关联性,而尘肺病就是基于恶劣工作环境的呼吸内科疾病。国内医学临床现存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以及铸工尘肺等十二中具体类型。

  • 标签: 尘肺病 影像学 临床诊断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外伤骨折法医学临床鉴定的相关方法。方法:在此次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接收的共计50位外伤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0位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且对其进行法医鉴定,对患者的受伤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50位外伤后骨折患者中,外伤性隐患眼眶骨折共计30位,占比达到60%。胸腰椎体骨折20位。结论:对于外伤性骨折患者进行相应的法医鉴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对既往病史、受伤过程,以及影像资料与实际的骨折组织反应等诸多信息进行详细的研究,由此使实际诊断的精确度得到一定的提升。

  • 标签: 法医临床学鉴定 外伤性骨折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外伤后骨折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实际内容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选取200位鉴定为外伤后骨折患者作为实际的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患者的时间来源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对于所有患者开展有效的影像检查,以及相应的法医鉴定,对患者具体受伤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结果:在研究中可发现,所有外伤后骨折患者共计47位为脊椎骨骨折,26位为肩胛骨骨折,8位患者为肋骨骨折,21位患者为肱骨骨折,16位患者为股骨骨折,8位患者为尺桡骨骨折,61位患者为椎体楔形,另有13位患者并未存在新鲜骨折的实际表象。结论:在外伤后骨折患者开展实际法医鉴定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和实际的既往病史、受伤过程以及相应的骨折的临床表现与各类影像资料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确保鉴定工作能够更加具备准确性。

  • 标签: 外伤后骨折 法医鉴定 法医临床学鉴定
  • 简介:在过去十年中,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椎间盘退变及其病因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进步。此前,人们认为身体的过重负荷,尤其是与职业相关的负荷是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椎间盘组织退变的过程被认为是一个不断磨损的过程,椎间盘营养状况不稳定加重了其进展。然而,在对双胞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中发现,腰椎过大的体力负荷,尤其是与职业或者运动有关的腰椎负荷过大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只起到一个很小的作用。新近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对椎间盘退变的过程影响很大,可用以解释成年人群中发生率高达74%的差异。自1998年开始,一些和腰椎间盘退变相关的基因型相继得到确认,这使遗传作用得到证实。此方面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椎间盘退变的生物机制,包括基因和环境因素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与研究中使用DNA分析技术相比,使用表型或定义和测量来研究椎间盘退变和遗传受到更多限制,标准的公认的椎间盘退变的定义尚未明确。常用的各种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的方法都是按照定性来进行轻重排序的,缺乏精确性。尽管椎间盘退变常见,但其特殊症状的普遍性还不清楚。通过对正常人和腰痛患者的流行病研究可以评估椎间盘退变的各种症状,其范围极大。椎间盘退变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异,原因主要是缺乏统一的定义和评价标准,这阻碍了对椎间盘退变的流行病研究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流行病学 遗传学 椎间盘组织退变 DNA分析技术 体力负荷
  • 简介:摘要恶性胸腔积液好发于肺癌晚期患者又称肿瘤性胸腔积液,其次是乳腺癌和淋巴癌患者是一种癌症并发症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使患者消瘦、胸闷、呼吸困难、气短等,当积液量过多时会使得肺部受压明显,严重威胁患者日常生活健康。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多为癌症中晚期,出现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生存期仅为3至12个月。故临床早期通过有效的检查措施可以确诊治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目前我国主要以X线、B超与CT的检查方式对患者做初步检查确诊。本文从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诊断进展做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诊断方法 影像学技术 进展 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