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发医疗设备管理出现风险的危险因素以及探究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引起的28套(台)价值为50万~100万元的医疗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各设备运行和效能发挥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根据实际医疗工作创建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结果引发设备管理出现风险的主要因素有物理风险、技术风险以及临床风险,经过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后,我院28套(台)医疗设备均可正常使用,设备可用率为100%,27套(台)医疗设备完好,完好率为96.43%,无设备发生医疗事故和闲置。结论医疗设备在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其存在较多的物理、技术及临床风险,相关人员需认真分析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和完好率,并降低设备医疗事故和闲置的发生率。

  • 标签: 风险分析 医疗设备管理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作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手术护理风险管理能防范隐患,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人员在骨科手术中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和差错事故的发生。面对骨科手术的逐渐增多,骨科手术的安全隐患问题越来越突出,展开对骨科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骨科手术 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42%)明显低于观察组(9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5.58%)明显高于观察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行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可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事件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乙肝感染患者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与ALT、AST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1)使用酶联免疫方法对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进行检测。(2)采用散射比浊法对ALT、AST进行检测。结果俗称的“大三阳”和“小三阳”之间的ALT和AST活性差异无显著性,而这两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ALT和AST活性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说明ALT和AST的活性与乙肝病毒是否正在复制中无明显关系。

  • 标签: 乙肝两对半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更好的强化急诊护士的护理水平以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到2017年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明确急诊护理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急诊护理出现风险是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的,因此要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能力,完善制度建设,减少急救风险以及纠纷的出现。结论做好制度建设,强化急诊护士的素质能力,能够使急诊护理更加安全,减少风险出现的几率。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方法理解护理风险的涵义,掌握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达到安全实施临床护理。结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不仅让患者得到安全、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同时也让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得以保障。结论全面掌握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正确实施防范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 标签: 护理风险 涵义 影响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风险事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抽取我院ICU自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所收治的322例在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抽取我院ICU自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所收治的316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ICU接受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对ICU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重视ICU护理风险因素,掌握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并有效落实,能够提高ICU护理质量和治疗安全性,让患者对医护工作更加满意。

  • 标签: ICU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摘 要】为了保证儿科护理工作有良好质量,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要认识到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并能根据儿科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本文基础儿科护理方面的安全管理以及风险因素防范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儿科 护理 安全 风险
  • 简介:摘 要:新药品的研发是药品企业进行长期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它也关系着药品质量的好坏。药品直接应用于受伤人群中,这些人的身体较弱,因此,新药品的安全监测很重要。药品研发分为多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开始之时,对药品进行风险测试,并对其评估,可以使新药品的质量以及其风险在掌控之中。而对药品的研发进行严格控制,不仅关乎企业的服务能力,也关乎大众的安全。

  • 标签: 药品研发 质量控制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性病传染患者的风险护理措施 。方法:采用心理护理的健康教育措施。 结果: 针对艾滋病多种传播途径的高危行为进行相应的有效的风险 护理是减少性病传染 的重要途径。 结论: 患者能够自觉改变危险行为 , 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 减少性感染机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性病传染 患者 风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患者中有17例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占所有患者的21.25%,没有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是63例,占所有患者的78.75%。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17例中,护理人员因素10例,占58.82%,患者因素4例,占23.53%,医院环境因素3例,占17.65%。结论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较高,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明确引起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措施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病人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院的期望值不断提升,小小的事件就能引发医疗纠纷,护士的一言一行及职业操守直接影响到护患关系,所以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尤为重要,需要护理管理者和护士的共同努力。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风险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疼痛科疾病护理中常见的风险事件,对疼痛科疾病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进行研讨,以期提升疼痛科疾病护理的质量。方法对我院疼痛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出现的37例疾病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并对其原因及防范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37例疾病护理风险事件中有11例是因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而引发的,占29.73%;有13例是因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沟通能力而引发的,占35.14%;有5例是因患者自身的原因而引发的,占13.51%;有8例是因环境因素而引发的,占21.62%。结论应当严格落实好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慎独”精神、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大对病房环境的安全管理力度,这样方能使疼痛科疾病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使疼痛科疾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实现有效的降低。

  • 标签: 疼痛科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眼科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98例患者,对其病例资料及其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对眼科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了影响眼科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一些因素,并找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有效规避眼科护理风险,切实提高眼科护理质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眼科 护理 风险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艾滋病作为一种严重疾病,已成为社会关注重点。虽近年来各种抗病毒药物问世,不但无法彻底治愈疾病,还出现用药风险。故需加大艾滋病用药风险的评估力度,便于为日后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艾滋病 用药风险 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护理工作中方,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管理措施。 方法: 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 87 例患者,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以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护理风险因素 管理对策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护理当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探讨并总结相应的预防措施。策略30例参与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总结日常眼科护理工作所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对解决此类风险的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心理因素、睡眠障碍、体位不适、便秘、伤口感染以及生活能力下降等因素均是眼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结论对每例眼科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在日常护理时需做到细心、严谨工作以及体贴护理,从而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确保患者能够顺利恢复身体。

  • 标签: 眼科护理 护理风险 风险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