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试验条件对酸性磷酸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类型的样品管同时采集同一受试对象的静脉血标本,并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检测总酸性磷酸和耐酒石酸性磷酸活性。结果:采血后低温分离血清ACPT和TrACP活性在1h内无明显变化,室温放置2.5h后活性下降约9%,离心后未及时吸出血清或全血静置2.5h再离心检测,ACP活性上升约20%。促凝胶可使ACP总活性明显上升,柠檬酸钠和氟化钠一草酸钾对ACP活性产生抑制,尤以后者更为显著。胆红素对ACP活性测定有明显的负干扰。结论:ACP活性易受多种试验条件的明显影响,应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试验条件 酸性磷酸酶活性 影响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在消化性溃疡出血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9例消化溃疡出血患者按给药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止血时间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4.24±1.45天,平均止血时间1.25±0.86天;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6.67±1.78天,平均止血时间1.78±0.74天,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止血时间相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质子泵抑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 不同药物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质子泵抑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不同给药剂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20例分成A、B、C三组,每组40例。患者均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三组采取不同剂量,A组7mg/h,189mg/d;B组82mg/d;C组43mg/d。评价和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效果,A组显著好于B组和C组;三组出血时间比较,A组比其他两组短;胃液pH数值,A组明显比其他两组高,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质子泵抑制治疗效果较好,用药剂量和疗效具有正相关性。

  • 标签: 消化性溃疡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用药剂量
  • 简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是反映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临床上通常用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creatinine,Se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creatinineclearancerate,Ccr)来反映GFR。目前认为,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cystatinC,Cys—C)是反映慢性肾脏病时GFR较为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我们测定了103例不同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血清Cys—C浓度,以探讨血清CyS-C对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意义。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碱性磷酸结合血清钙检测对于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肺炎患儿及骨肿瘤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60例非肺炎及非骨肿瘤病性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碱性磷酸活性和血清钙浓度。比较分析检测结果与疾病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钙及碱性磷酸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疾病的检测中,碱性磷酸及血清钙的检测水平与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血清钙 碱性磷酸酶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源性碱性磷酸(BAP)测定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4月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487例3个月~2岁小儿进行末梢血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NBAP)活性检测,并按卫生部颁发的婴幼儿佝偻病预防方案对487例小儿进行佝偻病临床筛查。结果487例3个月~2岁小儿中NBAP阳性率为34.91%,而临床筛查佝偻病患儿为65例,阳性率为13.35%。结论NBAP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对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预防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婴幼儿 佝偻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宫缩抑制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宫缩抑制的种类、治疗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总结。结果及结论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可改善母婴的预后。PPROM发生后应立即使用宫缩抑制。而不应等到有宫缩后才使用,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护母胎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时机终止妊娠以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宫缩抑制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质子泵抑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质子泵抑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明显低于观察组(96.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食管吞咽困难、吞咽痛、烧心、反酸以及胸骨后疼痛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质子泵抑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莫沙必利 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9月1收治84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消化内镜联合大剂量质子泵抑制治疗组42例,对照组单用大剂量质子泵抑制治疗组42例比较止血时间、Forrest分级、再出血率、平均输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质子泵抑制联合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入院血色素水平是质子泵抑制治疗的0.420倍;优于单独质子泵抑制治疗,其OR值的95%可信区间为(0.213,0.826)。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再出血率、止血后在出血、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内镜下应用质子泵抑制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止血 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 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在应用 PD-1抑制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的水平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 收集 56例接受 PD-1抑制治疗的晚期 NSCLC患者的基线和治疗期间 NLR。选择了 NLR = 4的临界值进行分析,比较 NLR ≤4和 NLR> 4两组间疾病控制、疾病进展、中止治疗情况及 PD-1治疗前后 NLR值变化情况。结果 NLR ≤4组较 NLR> 4疾病控制率高( 72.7% vs 50.0%)、进展时间长( P< 0.01),中止治疗可能性小( P< 0.01)。 PD-1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组 NLR呈下降趋势( P< 0.01),进展组 NLR呈上升趋势( P< 0.01)。结论 外周血 NLR≤4 在 PD-1治疗过程中可能与疾病控制和治疗反应相关,应作为潜在的疗效预测指标进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 ] NSCLC PD-1抑制剂 NLR 免疫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激素免疫抑制及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疗效。方法选取AAV患者30例,其中15例患者单采用激素免疫抑制进行治疗归为对照组,另15例患者给予激素免疫抑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NCA、Scr水平及B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NCA、Scr水平及B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仍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免疫抑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AAV的疗效优于单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激素免疫抑制剂 血浆置换 ANCV相关性血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配合质子泵抑制的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式,观察组则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联合泮托拉唑的治疗方式。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经双联抗血小板配合质子泵抑制的治疗方式下,其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14%,对照组的则为30.9%,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出现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两组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双联抗血小板配合质子泵抑制的治疗方式,可显著降低患者在PCI术后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质子泵抑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92例SAP患者,研究时段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观察组(46例,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合)、对照组(46例,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联合),比较临床症状变化、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症状、腹部深压痛消失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合可有效缓解SAP患者腹痛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生长抑素 SAP(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检查的100例肺结核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剂量胸部扫描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检查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能够清晰显示患者肺内病变情况,其中观察组有3例图像表现存在部分模糊的现象,通过分析其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未完全屏气所致,但其不会影响临床诊断的结果(P>0.05);两组患者共有91例清晰显示纵膈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其中对照组有6例显示较模糊的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界,观察组有3例显示较模糊的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界,但是均不会造成诊断结果的影响(P>0.05);另外,观察组扫描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检查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高,其不仅安全可靠,且能够减少患者辐射伤害,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因此,该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CT 低剂量 64排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部健康体检中应用低剂量螺旋CT(LDSCT)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例在我院进行胸部健康体检的人员,分别使用LDSCT与胸部数字化X线片(DR)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结果、肺外病变检出率以及不同年龄层LDSCT检查结果。结果LDSCT阳性检出率、肺外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DR检查(P<0.05);在40岁及以上人群中,LDSCT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下人群(P<0.05)。结论在胸部健康检查中,40岁以上人群胸部病变发生率更高,并且使用LDSCT检查方式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能够作为早期诊断方式。

  • 标签: 低剂量螺旋CT 胸部健康体检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临床怀疑肝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剂量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进行图像质量比较以及放射剂量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放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图像质量评分与噪声值上则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不会影响肝癌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低剂量扫描可减少放射剂量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肝癌 腹部扫描 低剂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技术和X线胸片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肺结核患者,90例患者依次接受低剂量螺旋CT检查、X线胸片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肺结核典型病理特征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以及空洞、卫星灶、支气管播散灶、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和少量胸水的检出率均比X线胸片检查高(P<0.05),误诊率和漏诊率比X线胸片检查低(P<0.05)。结论在诊断肺结核中,低剂量螺旋CT技术的符合率较X线胸片检查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结核 低剂量 螺旋CT技术 X线胸片技术
  • 简介: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检测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及显示结节征象的能力,探讨最优的扫描参数。方法:在模型预扫描的基础上,对200例行常规CT检查发现肺微小结节(直径≤15mm)的研究对象行64层螺旋CT小范围低剂量(30mAs和21mAs)扫描,分析不同扫描剂量对结节分叶、毛刺、钙化、空泡和支气管征、密度不均匀、胸膜凹陷等征象的显示情况及结节直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30mAs扫描可检出模型及研究对象所有的肺结节[最小直径为3mm的磨玻璃样阴影(GGO)],在显示结节内部、边缘征象及大小测量的准确性方面与常规剂量影像无明显差异(P〉0.05)。在200例研究对象中,采用21mAs扫描无法显示1例4mmGGO,且显示结节的毛刺征欠佳。低剂量扫描测量的肺结节直径与常规剂量扫描所得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小结节进行筛查、初步鉴别诊断和随访是可行的,提示30mAs是优选的低剂量扫描参数。

  • 标签: 肺结节 辐射剂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